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心理距离、审美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玉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6):107-108
时间与空间造就了心理距离,心理的距离创造了审美,旅游活动恰恰就因为其自身时空变迁的特点,而演绎为了审美活动。人的审美是一种情绪上的认知,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往往有知觉的闭合原理和再造想象的参与,所以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呼唤关于景区景点的一种开放性的弹性结构,旅游者不仅可以审美、赏美,还可以创作,旅游者也因此在距离与审美、审美与认知、审美与创作中不断的掀起愉悦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3.
马秀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超距离审美”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审美活动与实用性目的结合起来的审美活动。在超距离审美史上 ,男性以自己确定的审美主体地位 ,将女性本身作为超距离审美的主要对象 ,从而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获得了身心两方面的自信 ;女性的审美主体地位则是在男性文化规范内、相对物品而言的 ,与男性不在同一层次 ,主要审美对象为女人自身和生活常用品 ,审美目的是取悦男性 ,因此她们的超距离审美活动反成了异化自己身心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传东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261-263
魏晋时期,人类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视角开始从近距离平视慢慢向远距离俯视转变,这对当时诗歌的美学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人类对时间的认识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丰富了诗歌的哲理内涵,这些转变,给诗坛带来了新奇的自然美和无限的哲理美。力图对这一现象作一简单描述,追其前源述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诗歌翻译的审美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3)
诗歌翻译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译诗实现原诗的审美饱和度:首先是两个文本兴发方式的差异;其次,近譬式与远譬式取材方式的不同;其三,译者客观性的"之谓"式表述方式和主观性的"谓之"式表述会影响原诗和译诗之间的审美距离;其四,对诗歌器用审美结构的调整也会造成原诗和译诗在审美旨趣上的差异;最后,"明辨"式或"忘言"式的诗歌语言表征会对诗言与诗意之间的审美距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家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32-34
审美距离与化静为动是文艺美学上两个重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和动词的词性之间有何关系?研究发现,动词词性决定了动词拥有的审美距离感比名词要近。通过巧妙利用动词,调取最佳的审美距离,会产生更好的审美效果。这也是"化静为动"这一美学手法能产生神奇的审美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赵大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审美的心理距离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距离作为美感领域里的一个特殊的观察方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同,但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也引起许多美学家的关注和评论。在我国,审美距离说自从被朱光潜先生介绍进来后,就一直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美学理论。奇怪的是,人们一方面批判它,一方面又羞羞答答地承认它,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笔者近来尝试用系统论方法重新探讨布洛的美学理论,发现布洛的美学理论同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在这种奇妙的联系中我们会得到很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试论中国画审美的距离把握方式戚序旋转着的无限—太极图,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国人的艺术所营造的空间是一个用心,而不是用肉眼所能看到的世界。在古典哲学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中国的艺术精神、造型观念、造型形态,不论是从敦煌壁画或文人画师之作到民间艺术品都可以... 相似文献
9.
潘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97-100
译学与美学早已结下不解之缘,许多美学理论思想和审美范畴对翻译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审美经验过程主要是由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四种心理机能的通力合作其共同完成,而"心理距离"审美态度又是当下恰当美感经验产生的前提,它在文学译者整个的审美经验实现过程中起到促进、协调、规范的作用,它同时也是译者审美欣赏和创作要共同遵循的原则,对文学翻译的审美和表美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00-401
从心理距离角度入手,以张爱玲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指出文学作品的悲剧美来源于作者高超的距离化手法,即通过距离的保持、距离的缩小来实现心理距离的调控,在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形成张力,由此产生悲剧美感的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白春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122-127,136
叙述距离是美学和文艺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叙述距离是小说叙述主体(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是作者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精心创造出来的,它的有效控制是读者审美距离形成的必要前提,所以,距离控制是小说最根本的修辞目的;而陌生化是小说叙述距离的修辞本质。 相似文献
12.
白春香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7,136
叙述距离是美学和文艺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叙述距离是小说叙述主体(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是作者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精心创造出来的,它的有效控制是读者审美距离形成的必要前提,所以,距离控制是小说最根本的修辞目的;而陌生化是小说叙述距离的修辞本质。 相似文献
13.
杨鸿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5):46-50
试图通过对美国无冕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停》及我国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这两首诗词中境界的比较,来探询创作过程中这两位诗(词)人与自己作品中意象的不同的审美距离,从而再现带有基督教信仰痕迹的《雪夜林边停》中的入世观及带有道教信仰色彩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中的出世观,进而对弗洛斯特与王国维这两位几乎是同时代但却处于不同国度的诗人的尘世理想的差异一窥端倪。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97
陌生化意指打破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定式,利用形式的新奇变异,增加感知难度和时间,以期打破索然无味的阅读,重新激发读者的审美欲望。换言之,陌生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唤醒,延长阅读的审美距离。类比式翻译借由两种语言形式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理并表征与原文形式对等的审美距离,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法传达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本文着重论述距离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创作主体自身必须在生命的体验与心理超越之间、在功利与超功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创作主体与客体必须在时间、空间,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生命的体验是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若沉醉于生命的体验之中不能自拔会阻碍创作主体的创造能力的发挥;人皆有功利之心,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纯然超功利的创作,而急功近利往往又会使作品流子浅薄与浮躁;时间、空间的距离常常使得创作主体对世界人生的认识更为深刻、创作主体自身的感情更为纯净,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来;抽象与具象的距离问题也是艺术创作中常遇到的难题。这种种距离的尺度通常难有一种永恒的标准,只能是创作主体在创作实践中自己去把握。 相似文献
16.
杨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Z1):110-112
本文以译者为中心,运用"心理距离"美学,将译者纳入整个动态翻译过程中,对艺术欣赏创作的审美原理进行描述分析,以期对译者主体行为进行规范调整. 相似文献
17.
李冠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5-98
“赋、比、兴”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元修辞”。借用布洛的“审美距离”概念、参以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对它们的内涵及意义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就审美距离的生成而言,文学的修辞方式比它的表现对象更为重要。“赋、比、兴”这三种修辞方式,可以从审美距离的角度加以考察;它们在不同的写作策略中被有效地运用,是保持理想的审美距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深层审美心理与审美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5):24-30
人类的审美现象千差万别,也有许许多多共同之处。形成这些差别和相同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深层审美心理的差异和相同却是根本性原因之一。审美意识具有民族、阶级、时代、地域和个体的异同,它们是审美意识的内驱力的外指向,也就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外在化。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