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摘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应成为新时期城市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着力点。大庆作为拥有宝贵精神财富的资源型新兴城市,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了培育大庆城市精神的深厚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对于培育城市精神,大庆市委高度重视,动员全体市民参加讨论,在集思广益中凝聚了力量。通过科学谋划,进行创新管理;用教育方式提升市民素质;结合实际推进城市精神落实;创新载体与时俱进地传承文明传统;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使城市精神内涵得以丰富;建设标志景观,塑造大庆城市开放包容的新形象,使大庆城市精神的培育具有了迫切的现实需要和更大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2.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本文在界定文化管理内涵基础上,探讨城市形象塑造与文化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沈阳市形象调查问卷结果,提出城市形象塑造中运用文化管理对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市民素质、改善政府管理行为等的重要意义。论文提出了文化管理应用于城市形象塑造主体和城市形象塑造过程的应用做法,对城市形象塑造中运用文化管理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包括以整合和设计城市理念体系为出发点,将城市理念具体化为并广泛传播,形成城市形象塑造全员参与的氛围等建议,旨在提高城市形象塑造效果,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民工精神塑造与社会工作的回应性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产物的民工,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究其原因既与我国的体制因素和历史文化积淀相关,但更与民工自身的物质贫困、特别是精神贫困有很高的关联度.社会工作能推动民工与城市的非震荡性互动,在民工与城市之间构建一条和谐的道路,从而促进民工精神脱贫,使城市化道路避免陷于困局.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前所未有,经济果实无比丰厚。然而,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充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并没有感觉到生活得日渐美好和幸福。比如,竞争的残酷、工作的压力、精神的迷惘等等。是什么让我们在充分享用物质财富所带来的愉悦时,却倍感生存的艰辛和浮躁?根源不在别处,就在于人自身,在于人自身的修养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具体说就是人们的道德水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责任意识等人文素养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大庆这块热土上,在实现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建设目标上,要提升市民的人文 相似文献
5.
6.
塑造公务员精神为新疆地区公共行政提供了一种非制度化的动力支持;塑造公务员精神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行政范武的变革;塑造公务员精神可以提高新疆地区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塑造公务员精神可以增强新疆地区公务员队伍的凝聚力;塑造公务员精神可以增强新疆地区的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7.
弘扬城市精神关键在于增强市民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应在凝练上突出特色,在认知上讲究“灌输”方法,在引领上“示范”带动,在实践中优化环境.城市精神要切实掌握群众,就应由标语性话语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由精英信仰转化为大众信仰,进而达到自觉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大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原理对之加以审视,可以为理解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新型关系提供一种维度,从而对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崛起。在内涵上,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和公共领域的总和;在实践上,市民社会的崛起预示着社会结构转型。在市民社会崛起的背景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三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即权益意识、私人自主意识和自觉博弈意识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市民精神与城市精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市民精神是地域性、民族性、全球性 ,历史继承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 ;市民精神要成为城市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党的 80年历史 ,她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十分注重文化建设 ,更是精心建构、继承和发展了作为党的文化精髓的文化精神 ,包括理性精神、哲学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在纪念建党 80周年之际 ,坚持和发展党的文化精神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岳新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4):17-2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情绪的因素主要是:1.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2.教师对教学的示范、组织以及自身情绪状态;3.教材内容、气候条件、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把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作为首要因素,是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岳新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9):14-18
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史的梳理 ,可以看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马克思哲学中是统一的。两者的统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历了一个人文精神统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逻辑相矛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初步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自觉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权力的运行应该受到权力伦理的引导,权力伦理的基本精神应当涵盖权力伦理核心价值的坚守、公共节操的培育和强化、权力边界的制度规约等三个方面.应当倡导权力伦理的核心价值,确保权力对权利的忠诚,保障公共价值的实现;高扬公共节操,培育权力主体的公共德性,让权力主体形成健康、高尚的道德人格;设置权力边界,强化制度对权力的伦理约束功能,使民众尽享权力之利而免受权力之害. 相似文献
16.
论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区分,既有深刻的法理根据,又有充分的现实根据.民事义务体现了主体的行为自由,是适法状态的范畴;民事责任体现了对主体行为的强制,是违法状态的范畴.民事义务的违反之时,即是民事责任的产生之时.区分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对于厘清二者的关系,确定给付之诉的诉权成立之时、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和损害赔偿的范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的合理性,就在于与时偕行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以其伦理精神价值的具体合理性适应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的需要。中华伦理范畴在和合学"竖观"、"横观"、"合观"的视野下,其逻辑的结构性,思维的整体性,形态的动静性,历时同时态的融合性,内涵的生生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价值合理性也得到了完善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马计斌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和升华。而且 ,人类创造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每时每刻又在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打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烙印。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 ,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科学精神就是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 ,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 ,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 ,执著敬业的献身精神。它有三个特点 :… 相似文献
19.
论民事习惯法与民法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历来是我国民间调整社会秩序的一种补充手段.我们在制定民法典时不能忽视对习惯法的借鉴与吸收.制定法与习惯法间有冲突但也有互动.要透过习惯法中的纷扰看其本质,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将其上升为法律,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深得民心,发挥长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