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庐墓"是古人在居丧期间的一种行为.父母去世后,孝子为了表达对至亲的哀痛之情,居倚庐,寝苫枕块;既葬后,有的孝子还要在墓旁搭"墓庐"而居,以守护坟墓,这就是"庐墓".庐墓现象的出现,既是古代礼制发展的极端表现,又是统治阶级推崇孝道的结果.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庐墓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儒家学者提倡居丧,出发点自然是好的,而且庐墓守丧现象对当时的社会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2.
老莱子是先秦的道家学者,汉代的"老莱子"故事衍生两个支流:一,老莱子是古代楚国的隐士;二,老莱子是"戏彩娱亲"的儒家孝子.唐前诗歌的"老莱子"典故都用隐士含义,唐诗的"老莱子"典故大多数用孝子含义.这一现象彰显了唐人对儒家家庭伦理的倡导与推崇;唐人借此典表达对归家省亲的渴望之情;表达"忠先于孝"和"忠孝两全"的忠孝观念.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庐冢”的注释通用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游褒禅山记》原注为:“庐冢(Zhǒng),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作‘庐冢’.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家,坟墓.”(见本书第228页注②)这个注释显然是不正确的.首先,这里的“庐冢”,应该是慧褒自己的庐冢,而不是其弟子的庐墓.试看《游褒禅山记》第一段开头几句话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4.
老莱子是先秦的道家学者,汉代的“老莱子”故事衍生两个支流:一,老莱子是古代楚国的隐士;二,老莱子是“戏彩娱亲”的儒家孝子。唐前诗歌的“老莱子”典故都用隐士含义,唐诗的“老莱子”典故大多数用孝子含义。这一现象彰显了唐人对儒家家庭伦理的倡导与推崇:唐人借此典表达对归家省亲的渴望之情;表达“忠先于孝”和“忠孝两全”的忠孝观念。  相似文献   

5.
高二旺 《南都学坛》2014,34(6):28-31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居丧哀毁致死者达四十多例,远远多于汉代。居丧毁卒的典型反映了居丧之风的变化,封建帝王无论自己是否居丧合乎礼仪,他们都鼓励社会上的居丧行孝活动。居丧毁卒现象的出现,不仅与帝王的倡导密切有关,也是居丧之风政治色彩强化及士人为了保持家风的结果。居丧毁卒者的数量反映了统治者以孝道为工具厉俗敦风,加强思想控制的严密程度。  相似文献   

6.
孔子孝亲观至两汉时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主要体现为父权的至高无上、亲丧后的庐墓而居和哀毁骨立、父母之仇的不共戴天。这些异化现象跟两汉政府以孝治国政策造成的孝亲文化的政治化、制度化、法律化等紧密相关。挖掘两汉孝亲文化的异化与以孝治国策略间的关系,可以为优秀孝亲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8,(2):10-19
汉代的儒家思想在不断地强化父权观念。但是,概览汉代文献,汉代的孝道实践却是孝母现象远远多于孝父现象。在性别视角的分析被引入史学研究后,研究汉代孝行中的性别问题,将有新的发现,即汉代的孝行有两个性别特点:一是孝子人数远远多于孝女和孝妇;二是孝子多孝母。究其原因,一是与男女的家庭角色不同有关;二是儒家的孝道观强调的是对父亲的礼尊,而母亲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辛勤抚养与慈爱,则使孩子更多地私尊母亲。这样就使得孩子对父亲的孝多体现在丧葬的礼制中,而对母亲的孝则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的侍养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坟丘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墓葬封土,又称"墓冢"、"坟丘",既是一种墓葬标志,也是文明时代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关涉先秦历史文化和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进程中的诸多内容.江南地区的土墩墓--作为探索中国古代坟丘起源的一种特殊例证--与中原地区的封土墓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周时期"坟丘"即已存在是很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的释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阳西水坡M45号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以往某些解释关系到对古代部族分布、文化演进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有重新释读的必要;并对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该遗址不属于仰韶文化系统,而属于与磁山—裴李岗文化及长江中游古文化有共同渊源的、古三苗部族的文化遗存。(2)该墓的蚌塑之一被学者确认为"虎",恐误;应当是五色犬,即"盘瓠",犬是古三苗部族中以"盘瓠"为祖神的氏族集团的图腾。  相似文献   

10.
秦兵马俑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写实的,精细而准确;汉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表现手法则是夸张变形的,大气且简练。二者的艺术风格差异明显。汉代霍去病墓石雕艺术风格的形成包含了民族心理因素的成分,其真正的根源在于对古代“胡人美术”造型语言的吸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用不同量的高锰酸钾,在弱碱性条件下氧化等量的环已酮制备已二酸,获得不同产率,从而得出高锰酸钾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2.
分光光度法测定市售白酒中甲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锰酸钾将甲醇氧化成甲醛,甲醛与变色酸在浓硫酸条件下反应生成蓝紫色络合物,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探究了测定甲醇的最佳条件.甲醇含量在0.005g/L0.12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较准确,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以配置的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氯与高锰酸钾单独使用及联用灭活细菌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投药总量相同情况下,二者联用消毒的效果与单独氯消毒的效果相当,有时甚至略好于单独氯消毒;用Berenbaum公式计算得出氯与高锰酸钾联用灭活细菌时浓度比为0.71,氯与高锰酸钾联用对细菌为协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法处理对氨基苯酚模拟废水,考察了光强、Fenton试剂的用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450W高压汞灯照射以及较强太阳光照射的条件均可以明显加快Fenton法催化氧化降解对氨基苯酚溶液的过程.Fe^2+(2.5g/L)投加量为1.0mL,H2O2(6%)投加量为1.0mL,初始pH值为4,太阳光照射下降解对氨基苯酚时效果较好,反应40min后降解率高达99%;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光助Fenton法氧化降解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光助Fenton反应对苯胺的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光助Fenton反应能有效地氧化降解苯胺,本实验条件下,光反应1h可使苯胺完全矿化;反应液的初始pH值,H2O2和Fe^2 浓度对苯胺的光解均有较大影响,pH值在3.3左右光解效果最佳:Fe^2 用量有一最佳值,当Fe^2 用量超过该值时,苯胺的去除率反而有所下降,苯胺去除率随H2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H2O2浓度较高时,其有效利用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浓度、不同用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在不同条件下氧化乙烯和乙炔,并得到不同的产物的实验,从而在理论上加以论述,并对大专院校不同实验书中有关此实验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盐藻粉中维生素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藻粉中维生素E含量进行测定,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测定盐藻粉中维生素E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C 18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将维生素E分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维生素E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R=0.99994,本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1.15%,回收率93.0%~107.0%.通过对皂化时间、KOH用量、焦性没食子酸用量以及蒸发温度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样品制备最佳实验条件.正交实验表明焦性没食子酸用量和KOH用量是影响样品制备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A8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γ-氨基丁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对实验效果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温度、低聚异麦芽糖用量和接种量,最佳合成条件依次为pH4.5,温度33%,低聚异麦芽糖用量7g/L,接种量20%.在最优条件下,γ-氨基丁酸产量最高可达19.2g/L.  相似文献   

19.
以香豆胶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香豆胶的羧甲基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羧甲基化香豆胶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得出了香豆胶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0.15mol/L,NaOH与氯乙酸钠(ClCH2COONa)物质的量比为1∶1.25,碱预处理时间45min,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同香豆胶原胶相比,改性后的香豆胶水溶液中水不溶物质量分数由35.8%降低到了7.9%,表观粘度显著提高。可为工业化生产羧甲基香豆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已有文献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利用西部上市公司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认为:西部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控股比例和CR5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存在能使公司绩效达到最高的最优股权集中度;从股权结构来看,西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能否获得提升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前五大股东控股比例尽可能地接近最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