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初,李大钊先生在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静的文化。他说:“吾人于东西之文明,发见一绝异之特质,即动的与静的而已矣。东方文明之特质,全为静的;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文明与生活,盖相为因果者,惟其有动的文明,所以有动的生活;惟其有静的生活,所以有静的文明。故东方之生活为静的生活,西方之生活为动的生活。”①这里所说的“东方文明”实即指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本文将讨论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在独特的社会氛围中所培养起来的“静”的生活情趣及走向宁静的心路历程。        …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客观而全面地提出并论证了“伦理道德是基础生活力”这一命题,对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作了新的思考。笔者认为德育的基础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做人的自觉性,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情趣。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一科学命题的三大理论价值和四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朱光潜反复所指出:“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①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于人生。”②魏晋士人在对社会人生作理性的思考与反省中,进一步体认人生、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品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休闲文体,到了明代中后期,受到解放思潮的影响,小品文艺非常发达.张岱是当时小品文创作的代表人物.其小品中记载了明季文人的许多生活情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明季文人的休闲生活,对今天的休闲文化不啻是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5.
看戏和认官     
看戏除了受教益、得启迪、增加生活情趣外,还能增长知识。特别是一些传统历史剧,它所反映的题材、生活距今为时久远,一些知识不是今人都能知道的。 传统戏中常用“鸣锣开道”一说。这是官府中官员出巡时的一种威仪。除了喝令闲人让道回避外,锣声还  相似文献   

6.
一、消费流行的概念和特点 消费流行是指某种消费行为或消费生活方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一定的人群所喜爱,认同和接受,并迅速践履,竞相仿效、追随,进而广泛传播的一种消费生活现象或特殊的消费过程。消费流行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它反映了一部分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一时期内共同一致的志趣爱好、生活情趣和消费意向。消费流行所涉及的消费行为内容极为广泛,不  相似文献   

7.
孔烽 《家庭科技》2009,(11):28-28
根据多年的资料积累与长期的生活实践,我把健康老人应遵循的生活规律,总结归纳为“十二律”。我认为若能照此“十二律”生活,定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有生活情趣的长寿老人。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具有《诗经》农事诗中那种“劳者歌其事”的真情实感,而且倾注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审美情趣。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悠闲文化是指人类在闲情逸致时,为满足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和生理需求所建构的一种生存文化状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知识体系,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理念、智能结构、行为准则、活动方式和文化消费等。林语堂是我国现代悠闲文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悠闲文化观为解读林语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青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轨迹探索───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张一兵众所周知,与马克思一样,早年的恩格斯是一位充满人情味和感情冲动的热血青年。他有着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尝试,也有洋溢着生活情趣的奋进的活力,确定地说,他并不是踏着一个严密自然科学家的鼓点起步...  相似文献   

11.
浅议汉英颜色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作为一种视觉效果 ,人们对它的感知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心理、审美情趣 ,人们对颜色词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本文根据相当数量的译例 ,归纳分析了汉英颜色词的异同 ,阐述了在三种不同情况下汉英颜色词翻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戏剧话语是话语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戏剧的本质和精髓。事实上,戏剧创作的过程就是剧作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蓝本,建构剧中人物的话语,反映社会生活,形象表达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过程。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戏剧话语的语言性质和功能进行阐释和归纳,可以揭示戏剧话语所蕴含的深层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观念的价值被实体化和相对化都遮蔽了价值的本真状态。情趣是人们基于共同的生活积淀和体验所形成的对于世界的基本理解和内在的意欲指向,它是价值升降的判准。情趣作为世界的整观不仅是现在的统一,也是历史的统一,因此情趣需要在共同体的历史中拾获。被意识着的"欲求"不断向生活世界给出,价值也就表现为不断涌出的意义之流,并通过规范不断向生活世界给出,而规范只有不断翻新才能及时"表述"这种给出。  相似文献   

14.
唐代的夜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赛时 《东岳论丛》2000,21(4):104-108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夜生活格外兴盛。唐朝人以其特有的自信。。和丰富的创造力,为自己铺设了夜间娱乐的美妙园地,其中,夜间的宴欢聚会、娱乐游戏和节令夜生活,构成了当时夜生活的主要内容。唐代人通过对自我生活方式的改造,把生活情趣调节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白居易的人生偶像之一.白居易对陶渊明思想、精神作了全面阐释,并以自己独到方式刻意学陶.白居易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和生活情趣引入"中隐"的生存方式之中,为吏隐之士找到一种学取陶渊明的独特方法,这也是白居易留给中国士人的一份特殊礼物.  相似文献   

16.
《南方论刊》2011,(7):I0004-I0005
这里有喧嚣与繁华,这里有悠谧与宁静。一边是人潮车阵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热火朝天的商战硝烟:一边是翠叠拥秀乌语花香的生态湿地,闲情逸致的生活情趣。她——就是深圳福田中心区和她的红树林。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小品:它们融合了地域性的世俗风情与平民化生活的原生态韵致,但其中却深蕴着浓重的儒雅情趣;它们不以概括时代人生的重大主题见长,而是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向人们展示自己从生命体验中获得的情致,表现出一种从容、洒脱、旷达的幽雅神韵,展现出一种俗中透雅,雅中含俗的美学风貌;它们不属于“下里巴人”,但与“阳春白雪”又有许多区别;它们是介于雅俗之间,又超乎雅俗之上的一种文品。这种雅俗杂读的审美特性使其充满了艺术魁力。在这里,我试图阐释其艺术魁力生成的原因及作家主体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环境心理学家尼·列夫曼博士指出,室内家具摆设不时移动、改变,不但可以增加生活情趣,而且使人精神获得新的刺激,对心理、精神都会产生积极效果。从心理学观点来说,改动家具布置是一种求新的潜在意识的外射,对无法负担购置新家具的人,会使生活变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19.
用灵心感悟宇宙自然──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一个特点高建新在现代美学家中,宗白华先生无疑是一位最具特色、最使人们钦慕的大师。他一生耿直方正、淡泊自处,追求生活的艺术化与情趣化,推崇灵性气韵,注重直觉体悟,一片天机,随性而来。在谈到中国绘画时,宗白华先生...  相似文献   

20.
嘛呢经是流行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乡村妇女生活中的一种珍贵而又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念唱嘛呢经是当地大多数中老年妇女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课业,从侧面反映了她们的生活情趣及道德取向、精神信仰等。嘛呢经与民和当地的各种民间宗教信仰、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从总体上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特性,同时也是研究该地区民众(主要指妇女)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价值和女性文化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