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9年10月14日11时16分,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响,“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和搭载的巴西科学应用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资源一号”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根据1988年7月中巴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联合研制的,卫星质量为1540公斤。星上装有CCD相机、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宽视场成像仪、空间环境监测系统和数据收集与传输系统等有效载荷,可昼夜观测地球,向中国、巴西和世界上其他具有接收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实时发送可见光、多光谱、短波红外和热红外遥感图像信息。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智多星”。 相似文献
3.
4.
走向世界的华文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华文文学走向世界是20世纪世界文坛的一大奇观。因国情不同,海外华文文学已形成相当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主要表现有二:从创作主体看,儒商化和学者化分野已经颇为明朗;从创作成果看,在作品内容与表现手法上都与中国本土文学有明显不同。随着创作的发展,有关组织与活动亦有较大的发展。可以预期:华文文学走向世界不但给华文文学为人类作出新贡献提供了更大可能,而且为东方文化积极参与全人类文明进程创造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李延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70
主持人语: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文化研究是齐齐哈尔大学的长项,在国际、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此研究不但为俄罗斯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中国东北近代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方面,笔者与俄罗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同行的学术交流已经日益向纵深层次发展,在俄罗斯和日本甚 相似文献
6.
张继忠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10)
从伟大的唐宋文明,中华文化的发展达到世界文化的顶峰开始,中国成为世界唯一的海上霸权国家,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禁止海上航行,从此中国主动退出海上霸权地位,从此闭关锁国,经过1978年11届3中全会后我国走向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重新汇入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潮流,到了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为全世界所瞩目,中华话语经历了核心型话语、自大型话语、孤立型话语、边缘型话语、尾随型话语和融合型话语六个连续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8.
9.
10.
陈威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2)
英国《金融时报》最近载文介绍了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为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必须履行各项承诺,必须进行全面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而以往的成功经验足以表明,中国完全有可能在今后五年内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东巴文化走向世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向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本文全面回顾了东巴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百三十多年历史,提出五个发展时期说;并对“东巴文化即将在这个星球上消失”的预言进行探究,认为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东巴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13.
王云鹏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249-252
汉服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复兴的自然结果,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应该清楚我们的传播对象——世界。其次,重新定义汉服——不仅仅是汉民族服饰。再次,明确汉服对外传播的主要策略,这包含三个方面:弘扬东方美基础上的求变创新;追求传统的活化,深度挖掘汉服的内涵;现代传媒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将能够使汉服再次回到世界艺术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15.
在世纪之交 ,有机会参加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 ,能够跟中日的陶学专家一起探讨陶渊明的诗歌 ,我作为一个陶渊明研究的新兵感到非常荣幸。我在一本书的自序中写道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 ,所以我翻译他的诗。”前两年学陶、译陶和研陶的一点微薄收获 ,是奉献给各位专家的两本小书 :《英译陶诗》和《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 ,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以便进一步修订和提高 ,努力使国内第一部陶诗英文全译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译本。陶渊明是汉字文化圈中深受喜爱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世界级的大师是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6.
贾芝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
在解放初期,我是由于工作的需要,组织的分配,参加了民间文学的工作。从前我也不是搞民间文学的。学生时代,我喜欢写诗。那时候,我是学经济学的,并没有学文学。我进入文艺界是很偶然的,当然也还是由于个人爱好。对于民间文学,虽然搞了这么多年,研究工作做得不多,主要是做了一些组织工作。因为我们中国的民族很多,民间文学非常丰富,需要组织搜集、研究。最基础和最大量的工作还是搜集和抢救,研究是建立在搜集成果之 相似文献
17.
胡经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6):101-10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度辉煌,在唐代已发展为强势文化,辐射亚洲,又逐步走向西方,对欧洲启蒙运动发生过重大影响。但在康、雍、乾以后,落后挨打,逐渐沦为弱势文化。跨入新世纪以后,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拿来”、“送去”应互动,融合中外铸新范。 相似文献
18.
丘菊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
客家乃是我国历史上从中原向南迁徙中形成的隶属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他们落地生根,千百年来,生息在我国南方广大的深山密林地区,是泥土气十足的山里人。为什么后来(主要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里)能迅速地快节奏地离开乡土远涉重洋走向世界,散居全球各大洲,并被誉为“日不落”的民系和世界人呢?对于中国人这一国际性的人口迁徙,早在本世纪30年代,一个叫中国太平洋学会的民间组织就在其“中国向外移民的原因调查”中断言,中国人大批迁居南洋的原因有下列几种情况:经济压迫占69.95%,南洋 相似文献
19.
田建国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走向世界教育舞台田建国教育面向世界,汲取和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经验,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谋略。人类历史证明,教育从来就是在各民族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冲击和融汇中发展的。任何一个伟大民族的教育,总是有所继承,有所创新,有所吸收,有所扬弃。对中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