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的虚拟戏剧通常采用"独立封闭"的形式:借助于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固定场所的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现实和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戏剧场景和表演戏剧。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受到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作为对人类行为进行模仿再现的戏剧,必然要考虑到人类的网络交互行为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虚拟戏剧模型,该模型将虚拟戏剧场景分布在网络中的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上,突破了传统虚拟戏剧的独立封闭形式的局限性;每个参与人通过Agent提出自己的戏剧场景,并且与网络上其他参与人的Agent进行交互协同;控制器根据网络系统中所有参与人各自提出的局部戏剧场景,构造出一幅合理的整体戏剧结构场景。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IT与家电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一种作为计算机、通信与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融合的信息家电产品——网络冰箱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家庭的网络终端。网络冰箱至今经历了食品需求为主和以信息需求为主的两个阶段。在后一阶段,网络冰箱已经具有了媒介形态的特征,在传播界面、传播信息的内容、传播方式上都有着与以往媒介不同的特点,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途径,也扩展了人们的休闲时间,改变了家庭的空间构成和社会功能,同时引起社会生存方式的变革。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家庭中的其他物品都可能因数字技术的应用而成为智能化、网络化的媒介,从而构成一个媒介化家庭环境,人们将进入一种"媒介化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变得更加自由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唐宋词人的生命意识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闲愁"自来,一种是对生命的理性把握。在生命意识的认知上,"耻感文化"的心理标杆来自于他人和外部的评价机制,"罪感文化"则是个体生命对自己的内在约束。柳永和苏轼是这两种文化心理的代表,解读二者的异同,可以对宋代词人的生命意识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在人类表演学的研究中,表演不仅涵盖专业演员在舞台上、镜头前的行动,即艺术表演(Aesthetic Performance),也涵盖普通人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当众的、有目的的行动,即"社会表演"(Social Performance),如人们在仪式中或职场中的角色行为等。在各种表演行为中,演讲和表达是当众性最强、与艺术表演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社会表演。  相似文献   

5.
违反法律义务并因而对他人造成损害,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接触往来日益密切,发生这种现象的机会大量增加,它们的情况和性质也更加复杂多样。在日常生话、工作、旅行中,在私人关系或公私关系上,都随时可能发生一方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一般地说,这种行为是在一方违反对另一方的法律义务而造成的。这种违背法律义务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称为侵权行为。规范这种行为的法律可以称为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法是民法的一个重要成分,它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话动的增加,公私关系上的侵权行为也已大量增加。有的国家将这方面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一个人以往的成败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四种途径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综合发挥作用。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加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卷化"可以指一种现象,也可以指一种机理。文中认为其是一种历史形成的机理,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一旦定型于这种机理,就会陷入诺斯所说的"锁定"状态,进入恶性的路径依赖,任何从内部的制度创新都成为不可能。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本来是市场转型时一种过渡性身份,但现在却出现身份逐渐凝固化的发展趋势。在其职业劳动生涯中,由农村流到城市务工时,其职业流动是一种上升流动;而由城市再回流到农村务农,则是一种向下流动。通过尝试用内卷化理论描述农民工问题形成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农民工阶层内卷化的机制以及消除这种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理解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必须从解答资本主义私有制与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这两种所有制之间互相对立的内容入手。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二者在占有的财产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还是以他人劳动为基础这一点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取代后者正是一种否定行为。否定在此表现为剥夺。在经历了劳动者被剥夺再到剥夺者被剥夺之后,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正是一种劳动者占有自己劳动成果的所有制,即"劳者有其果"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媒介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活方式的技术性颠覆、思维方式媒介化诱变和价值构建的媒介化趋变。媒介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媒介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媒介化生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媒介化生存语境下,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关键是媒介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媒介认知观,培育大学生的媒介理性;培养大学生的媒介实践观,引导其媒介行为回归"应然";加强媒介伦理教育、增强媒介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10.
梅罗维茨提出的"媒介情境论"是针对现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电子传媒的研究而形成的传媒理论,由于吸纳欧文·戈夫曼的戏剧表演理论而使得该媒介理论对播音主持这样强调独特个体表演性质的大众传播行为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就媒介情境论进行深层解析,认为媒介参与传播情境的制造,与播音主持传播具有内在契合点,并进一步在理论上探讨了播音主持传播对媒介情境的控制和利用,为现代播音主持行为提出有意义的理论延伸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按照广义劳动价值论与七次产业划分法,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包括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商业劳动、知识产业劳动、公务劳动、家务劳动、求学劳动等七类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种广义劳动价值论不仅能用来研究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和商品交换行为,而且能用来研究人们的一切劳动、一切行为和一切社会关系,这将使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面对他人的危难情形,行为人施救或不予施救背后的行为逻辑实际上是出于对行为成本—收益的考量。通过揭示行为人见危救或不救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可以看出,见危施救这一利他行为是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无须刑罚的涉足便可以自行存续和发展。增设"见危不救罪"并非破解见危不救困境的良方,不仅会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公安机关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缺乏破获见危不救案的有效激励,同时潜在的救助者也会通过减少引起救助发生的行为而不是通过救助来避免法律责任,"见危不救罪"的设立亦会激励潜在的受害人降低自身对于危险的预防水平,导致无效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们关于心理结构的研究,提出人的行为动力由"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共同构成。自我动力产生"自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己"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超我动力产生"超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他"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显然,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紧密结合,就能从员工的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两个方面有效激发与控制员工的行为。利用这种机理,可以指导我们设计出有效的管理体系:"自我与超我结合,文化与制度并重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文化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文化既给我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新时期依托网络文化传播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协调好网络传播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积极探索网络领域思想和文化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一支既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能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高素质网络文化宣传队伍,确保网络文化传播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之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三周年、《人民调解法》实施近一年之际,专门研究我国劳动争议的人民调解制度合时而有意义。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制度运转良好。劳动争议属于民间纠纷,法律上确立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制度是必要的。构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制度时应当对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同时并重,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产生方式应当充分体现群众自治性特征,人民调解组织与其他各种调解组织之间受理劳动争议不宜设置外部管辖划分,不同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争议原则上应有所区分、同时认可当事人的协商选择权。相关立法应当合理解决《人民调解法》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法律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徽风奇韵》所描述的绘画空间表现了当代工业文明条件下的人造物的美学意义.表现主义形式诉求的是现实主义的实质,这正是画者对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及其语境之下机器美学的新的诠释,这种根植于当代社会文化背景的艺术创作,符合人们惯常的存在语境和常识内涵,澄澈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感受,深化了人们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美学观念、绘画形式空间之间的平衡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文献当中,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两个概念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出现并具有理论意义的。生产劳动是直接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则只是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精神上的服务,不能增加资本家手中的财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随着劳动指向对象和劳动产品享用者的变化,很多非生产劳动在实质上也转为了生产劳动。在当代社会,由于现实需要,通常人们对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解不只是局限于马克思的文本,而是将二者的内涵做出了调整,使其具体化。马克思独特的经济学—哲学视域中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也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和哲学本体论思想,使其政治经济学理论具备了永久性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的功能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的论证主线。这条主线贯穿着幸福、德性、善等重要原则的论证,由此其伦理学可称为本体论伦理学。本体论伦理学一直面临着事实和价值无法统一的困境。但亚里士多德对善的定义不仅是价值性的,而且还包含着事实性的意义,最终善作为终极目的,不仅代表一种价值取向,也同样出于人的卓越的自然性目的,这使他的伦理学具有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关于《手稿》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究有二:一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二是认为《手稿》虽有雏形但不成熟或是一部过渡性著作。认为《手稿》的内在逻辑是一个以人本主义逻辑为主体的多重复杂的逻辑结构;文本框架重组维护了文本的内在统一性,为《手稿》的版本结构、理论内涵、逻辑主线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便利。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外化扬弃观点、费尔巴哈人的异化扬弃只是精神枷锁的解放观点持有批判态度,完成了对二者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20.
平台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与技术相耦合所衍生的新发展模式,在游戏产业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为对人的非物质劳动进行闭环式剥削。以网络游戏平台为分析的逻辑始点,可发现形成这种剥削机制的根源在于,游戏数据作为生产资料,其并非由劳动者掌控,而是由资本支配与垄断。网络游戏平台先是控制了作为玩劳工的玩家生产游戏数据的时间成本,然后依托视频直播平台构成对其非物质劳动进行剥削的再生产环节,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消费平台形成剥削玩劳工非物质劳动的交往环节。由此,网络游戏平台在对玩劳工的闭环式劳动剥削中完成了游戏资本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