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统治河西地区的13年中,面对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战事四起、民族矛盾激化的河西局势,在大力保境安民、发展经济的同时,窦融采取了"怀辑羌胡"与坚决抗击匈奴并用的民族政策,保持了河西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成为河西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窦融的统治政策,为多民族地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张家山汉筒《算数书》、《奏谳书》和《二年律令》中有一些汉初物价的记录,这为我们了解汉初的经济生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数据。通过这些记录,我们了解到汉初的米价虽然昂贵,但已明显处于回落之中;爵位价格昂贵,真实地反映了汉初爵位的含金量,体现了当时重视军功的时代特征;缯价昂贵,则真实反映了汉初手工业生产尚未恢复的状况。高祖时期奴婢价格低廉,反映了汉初经济残破,人民生活艰难的情况;吕后时期的刍稾价、棺木价低廉,则进一步印证了吕后时期西汉社会经济得到较好恢复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自汉至唐,因帝国政治、军事及边防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河西走廊地区农牧业经济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或快速发展,或停滞不前,甚或倒退若干年。而与此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城镇发展,也同样成为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河西走廊与中央政权关系的晴雨表。通过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区域经济与城镇发展进程及其关系的考察,折射出该地区逐步中央化、国家化的反复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河西汉简中的蔬菜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西汉简中,出现过许多蔬菜的名称.这不仅对于研究古代河西地区的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蔬菜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拟对这些蔬菜的种属作些考证,并对其种植的历史、功用以及食用方法等问题作些探讨,以期丰富河西史的研究,也丰富中国农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西汉简中出现大量的谷物名称,河西地区的考古中也发现了大量的谷物实物,这都是研究古代河西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料。本文对这些谷物的种属做了考证和辨析,并说明它们在农史上的重要地位,以期丰富河西史的研究,也丰富中国农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汉代羌人在河西的活动,史籍记栽较为零散。上世纪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简牍文献,为我们了解汉代河西羌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诸多信息。汉简不仅记载了羌人在敦煌和居延等地活动的情况,还反映出汉朝对羌人的有效管理。河西郡县及时处理羌人的各类纠纷,登记归义羌人名籍,重视与羌豪的联系,对于稳定羌汉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羌人在河西的生活以畜牧为主,简文记载了羌人养马与养羊的情况,同时简文还记载羌人从汉地购买谷物、铁器,反映出羌汉民间交易的存在。随着羌汉交往的加深,一些羌人从事河西边塞事务,如徒、御、邮、骑、啬夫等具体事务,体现出西汉中后期羌汉友好相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出土于疏勒河和额济纳河流域的河西屯戍汉简,部分简文与文学关系密切,部分简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经梳理目前公布的河西屯戍汉简资料,发现其中有12首诗歌。这些诗歌虽然多为残篇,但保留了汉代西北边塞诗歌的原初形态,真实反映了汉代的边塞风光、边境的社会生活和边关军民丰富的情感世界,丰富了汉代底层文人的诗歌文献,拓宽了汉代诗歌的题材范围,为探索汉代诗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可信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敦煌、居延及肩水金关汉简等河西边塞遗址中发现有少量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典籍类简文。“云气将出”简文为数术略中天文类的“云气占”;“东北来,则逆根”简文属数术略中天文类的“候风占”;“秋风至”简文为西汉时期的七言诗残句。  相似文献   

9.
城市批发物价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运动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是研究该国家或地区相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往我们见到的只有利用对外贸易资料推算的批发物价指数序列,但是我们不能找到他们推算的方法和依据的资料,因此无从判断其科学性。由于资料的限制,至今还没有一个覆盖全国的长时期的批发物价指数可以利用。作者运用可以找到的资料,对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的天津、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的批发物价统计资料按照生产和消费的用途进行划分,并运用加权平均方法重新进行推算。以此为基础,对黄河流域———以天津为代表、长江流域———以上海为代表和珠江流域———以广州为代表的三个地区的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加权平均,推算出中国近代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并对其变动趋势和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双重目标,然而两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作者指出,在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要求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目标设计在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内,选择总量有增有减、结构优化的协调运作的经济政策体系;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除了要协调配合外还应立足于长远,并把宏观调控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抗日根据地的物价斗争的目的就是 :经过各种努力和对敌经济斗争 ,求得物价的相对稳定。为此 ,陕甘宁边区通过开源节流、平衡收支奠定平稳物价的基础。通过进行贸易斗争和货币斗争 ,灵活运用价格政策与策略 ,调剂市场 ,平抑物价波动与上涨  相似文献   

1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以及纸币所代表的价值的变化等 ,使物价运动具有绝对性和刚性。然而 ,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由世界各国选择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所决定的 ,也是加快和深化我国经济改革的客观要求。物价运动和物价稳定似乎处于不能兼得的两难抉择之中 ,但只要做到在运动中求物价稳定 ,在物价稳定中孕育着合理的运动 ,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相似文献   

13.
河西地区是汉代的边防重地以及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从居延汉简的记载中,汉代河西地区的戍卒和田卒来自于全国的27个郡国。各郡国人口的输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也有战争、政治、人地矛盾等因素。戍卒和田卒的输入对汉代河西地区的军事防卫和经济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唐时期,河西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汉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对游牧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汉化现象;另一方面,游牧民族的一些生产、生活习惯也逐渐融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中,在一定时期还曾出现过胡化趋势。正是在各民族长期的交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河西的多元民族结构,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河西文化。  相似文献   

15.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佛教的兴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论述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佛教复兴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团之外,并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当地的庙宇、石窟寺、高僧及其礼佛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ARMA模型对我国工资指数、价格指数和货币增长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三者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和GDP与这些名义变量的协同变动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为GDP增长与货币供给、工资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之间的波动基本上是一致的,GDP的增长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物价增长的波动表现为比较强的顺周期,而与M2的顺周期关系则比较弱。  相似文献   

17.
当物价在一定时期发生较大变动时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业绩评价 ,特别是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管理业绩评价提供真实的相关财务信息。为了克服传统会计核算方法这方面的不足 ,有必要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进行核算 ,在此基础之上将利润按其来源分解为正常经营利润和资产配置收益 ,并分别加以考核。  相似文献   

18.
除了前凉张骏的《薤露行》《东门行》,西凉李暠的《述志赋》等著名作品,五凉时期的河西地区还有一些不太被重视的作品,如民谣“祁嘉夜闻人呼语”、杨宣《宋纤画像颂》、马岌《酒泉南山石壁诗》、宗钦的《东宫侍臣箴》和胡叟的《示程伯达诗》等,它们与那些著名作品一起,共同成为日后敦煌文学、文化灿烂辉煌的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简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比价与物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边币贬值与物价上涨是当时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題。本文回顾历史,探索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外部原因,分析了边区政府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的许多经验,指出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馨娜 《社区》2011,(3):30-31
毋庸置疑,物价高涨已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主题语之一。从“蒜你狠”、“豆你玩”到“油不得你”、“玉米疯”、“姜你军”,以及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而在这种种戏说中,也透露出老百姓的种种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