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幅照片拍摄于1936年,地点在辽宁省丹东市的农村。照片中的一对长者是我的祖爷爷和祖奶奶。靠近祖爷爷站着的分别是我爷爷和二爷爷,靠近祖奶奶站的分别是我奶奶和二奶奶,祖爷爷和祖奶奶身后是我大姑,前面漂亮的学生妹是我二姑。站在我爷爷身前的是大伯,被祖奶奶抱在怀里的是我的爸爸。  相似文献   

2.
李荷卿 《新少年》2014,(6):20-21
切尔西正在菜园里给爷爷帮忙。"爷爷,我把西红柿摘完了。"她唱着歌说。"太好了!"爷爷说。"爷爷,我把黄瓜摘完了!""好极了。"爷爷微笑着说。切尔西沿着菜畦走来走去,摘着他们春天种植的蔬菜,"爷爷,我找不到胡萝卜。"爷爷笑着用手指了指附近的一些绿色茎蔓,"记住,胡萝卜长在地下。""那您怎么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成熟呢?"“你能保密吗?”爷爷问道,切尔西点了点头。“那你跟我来吧。”爷爷说。他们穿过菜园,缓缓地走下山坡,轻手轻脚地走进一片树林,藏在一棵树的后面。  相似文献   

3.
离别的苦楚     
上周一是我最伤心的一天,因为最疼爱我的爷爷要回老家。就在爷爷决定回老家的前一天,我和爸爸绞尽脑汁劝说爷爷留下来,但是爷爷还是执意要走,老人家说住不习惯外边的生活,还是自己家的“窝”好。  相似文献   

4.
王佩 《社区》2014,(26):8-8
我从小就对文字有一种着魔的热爱,这得归功于我爷爷。爷爷参加过八路军,因为识文断字,在部队里负责记账管仓库。有一天,连长要从粮库里背一袋麦子回家,让爷爷开仓放行,爷爷不肯,结果被打击报复,从部队赶回了农村。爷爷教我认字,并让我在旧报纸、废账本上写毛笔字,每到过年,还鼓励我写春联。我写得最多的是四个大字“抬头见喜”,贴到每一个需要抬头仰望的门楣上。  相似文献   

5.
轻松一刻     
《社区》2014,(13):64-64
爷爷年纪大了经常用放大镜看报纸。最近孙子又失恋了,爷爷很是着急,于是在报纸上找起了征婚启事,这天阳光明媚,爷爷每个字都看得十分清楚,不一会儿,就把报纸点着了。  相似文献   

6.
听爷爷说,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爷爷种植的花卉,被一个摄影家看到了。他取出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很多照片,把缤纷绚丽的花朵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这小小的、神奇的“宝匣子”无疑深深地吸引了爷爷,从此,爷爷对它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7.
王瀛 《新天地》2016,(7):50-51
在天津宝坻区人民商场门口,98岁的赵顺明爷爷目睹一场路边口角,一位骑摩托车小青年嫌行人老太走路慢在前面挡了他的路,老太辩驳,他便暴吼咆哮,赵爷爷好言相劝,小伙子油盐不进,还说赵爷爷“多事多嘴”,一时激起公愤。  相似文献   

8.
万年青     
我家院子里到处是花盆,清一色的万年青,都是爷爷亲手栽的。爷爷为什么要栽那么多的万年青呢?自从奶奶半身不遂并一且失语后,近十年来,都是爷爷在照顾奶奶,端屎端尿,喂饭擦身,从无怨言。  相似文献   

9.
马士钧 《新少年》2009,(3):38-39
大嘴兔子走在山坡上,迎面遇到了老山羊爷爷。她热情地送上一声问候:“您好哇,老山羊爷爷!您的眼睛真是炯炯有神。” 老山羊爷爷眨巴眨巴昏花的老眼,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相似文献   

10.
我爷爷李长松是共产党员。爷爷参加抗日战争复员后,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颁发给他一枚“抗日光荣复员证”。爷爷给我讲过许多抗日的英雄故事,也曾对我说起过这枚复员证的来历,这让我对爷爷充满了崇敬。  相似文献   

11.
山东济南96岁的孤寡老人李玉柱,如今却在一个有3代人陪伴的家庭中安享晚年,并且他己经在这个家里住了35年。照顾他的女主人叫房泽秋。今年已经54岁了。现在。房泽秋的儿子于宵宁又开始接过了照顾老人的接力棒。疼妈妈:爷爷期盼的眼神让人心房泽秋称李玉柱为“爷爷”。“因为最早的时候我们都住在曲水亭街附近,隔了几个门,李爷爷和我爷爷认识,关系还不错。我从小也算是李爷爷看着长大的。”  相似文献   

12.
下午放学了,丰丰一出校门,看见爷爷在等他。丰丰走过去,把书包往爷爷身上一挂,独自往前跑。’  相似文献   

13.
王琦是小端木的同学,她的爷爷是个考古学家。平时,王琦的爷爷喜欢给王琦出一些古怪的问题让她猜。不过,王琦的爷爷不久前去世了,王琦非常伤心。  相似文献   

14.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乘车去乡下的爷爷家,爷爷见我回来特别高兴。只是细心的我发现爷爷似乎有什么心事,我常看到爷爷一个人坐在门前吧嗒吧嗒的独自抽着烟。直到临走前一天,我才知道。原来,村里要通高速公路了,要把村口那棵陪伴村民们上百年的银杏树给砍掉。  相似文献   

15.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一位老人身上,他正拿着电锯“雕刻”木头。过了许久,他仍没有停下,前额与脸颊渐渐渗出汗珠,便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又继续埋头工作——这是我爷爷做木柜时的场景。爷爷是一位木匠,在老家农村经常接单,为客户定制木家具。在上述场景中,爷爷正在做一些收尾工作,特别认真。当天要把做好的木柜交付给客户,因此,他一大早就起床,心无旁骛地开始工作。临近中午,一个崭新的柜子新鲜出炉,爷爷需要尽快送到客户家里,于是我也跟着去。谁知客户收到柜子后,觉得有一个地方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语气暴躁地让爷爷重做一个。  相似文献   

16.
怀念爷爷     
朱辉 《百姓生活》2010,(12):19-19
爷爷是幸运的,他几乎得到了老百姓一辈子能够争取到的所有幸福:一是长寿而且善终,爷爷活到了90岁,在世时连小病都很少得;二是他和奶奶长达50年的美满婚姻,一直是上海那条里弄里的一段传奇;三是作为文盲,爷爷拿着比当时厂长还高的工资,在困难时期给了一家人衣食无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一明 《社区》2010,(20):1-1
每天清晨,爷爷都坐在桌边阅读书籍。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阅读那些书籍。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抗洪时,我的爷爷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奶奶把爷爷的劳模奖章、证书和大红花放在他们卧室里的五屉柜上。我看见爷爷经常抚摸着奖章,露出会心的微笑。那时我还小,不懂事。上小学五年级的一天,我问奶奶这个奖章是怎么回事,奶奶就讲起了爷爷参加抗洪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社区》2010,(20):34-34
换人体验 我到医院探望89岁的爷爷时,刚好有个护士过来测他的血糖。 护士看到爷爷的手指头已经被戳了好几次,红彤彤的,就问他:“呃,我们这次戳哪只指头才比较不会痛?” “你的!”爷爷回答。  相似文献   

20.
记得五岁那年,我刚学会编辫子,见什么就编什么。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在院子里乘凉,爷爷舒舒服服地躺在凉椅上。不安分的我动起了“坏心眼”。对,给爷爷编胡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