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画     
曾担任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公共关系主管的阿拉斯泰尔·坎贝尔在他的新书《布莱尔岁月》中称,布莱尔在第二个任期末期曾表示想辞去首相职务。那时正是伊拉克战争前夕,布莱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冷战的结束使英国的外交政策面临严峻挑战。布莱尔外交以"新国际主义"为指导思想,运作上以欧洲和美国为重心,强调在欧美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以便为英国的"枢纽大国"地位提供支撑。布莱尔外交在运作上显得较为主动进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对欧美政策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致使其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伊拉克战争成为布莱尔外交的"滑铁卢",也是布莱尔留给英国外交的最大负遗产。  相似文献   

3.
杨晴川 《21世纪》2010,(3):22-22
在英国政坛,首相布朗显然称不上口齿伶俐,批评者常说他的讲话冗长乏味。但去年3月布朗访美期间却忽然变得"伶牙俐齿",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他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的演讲,赢得了在场议员19次集体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1日的英国大选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遭到惨败,工党东山再起,以创记录的优势赢得大选。率领工党夺取胜利的托尼·布莱尔,如愿登上首相宝座,成为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布莱尔何许人?他是怎样使工党重振雄风的呢?新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如何?最年轻的工党领袖1953年5月6日,托尼·布莱尔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律师,参加过保守党。母亲是家庭妇女。布莱尔童年衣食无忧,但11岁那年,父亲突然中风,失去工作能力。家道中落使布莱尔早熟,他开始对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有所了解。如果要追溯…  相似文献   

5.
对英国170万单身父母的事业来说,这是重要的一周。9月12日,在萨沃伊饭店,首相夫人切莉·布莱尔向两名妇女颁发了本年度的最佳单身父母奖。  相似文献   

6.
定义英国特性绝非易事,因为这个概念的内涵始终在变化。新工党把英国特性诠释为历史之过去和政治之未来的结合;"历史"指的是英国的文化遗产,"未来"指的是工党推崇的"新英国"和"创意英国"理念。面对新信息时代以及英国自身种族和文化复杂性的挑战,布莱尔所领导的新工党的应对策略是把英国塑造为民主、富有创意、现代和多元文化的"新英国"。现任首相戈登.布朗允诺在发掘个人潜力方面实现公正、公平,以期实现人民的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7.
布莱尔选择出现在世界各国夹道欢迎的机场上,省得听那些絮絮叨叨的英国人每天算他到底犯了多少错对于大部分英国人来说,真的是一点都没办法忍受那个他们曾寄予厚望却又让他们屡屡失望的首相托尼·布莱尔还在那里悠哉悠哉地从容完成任期,于是布莱尔的政坛"十年纪"就成了"十年祭"。五月中旬,布莱尔不再是工党领袖,7月初,他就将彻底告别唐宁街。  相似文献   

8.
试析布莱尔工党政府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遭受“伊拉克门”事件的重创,布莱尔领导的工党集团仍顺利赢得2005年英国大选,实现了历史性的三连任。工党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其有效地调整了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工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改革支撑了英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社会政策改革推动了“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的转型,增强了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种大体上兼顾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政策是基本成功的,显示出新工党统治集团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布莱尔政府对外政策中最根本的变化是英国与欧洲关系的转变,英国开始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欧洲事务。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在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布莱尔政府仍只能采取观望政策,试图从文化视角分析文化因素对布莱尔政府对欧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去年3月,应布莱尔首相和若斯潘总理的邀请,走马上任的朱镕基总理一行赴英国、法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人们已从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中看到张建敏随朱总理在温莎宫、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格林戚治天文台的潇洒身影。去年6月在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联合举行的精彩、诙谐、类似“辩论”的记者招待会上,从朱彤小姐嘴里舒畅流出的抑扬顿挫、动听悦耳的正宗英语,使克林顿出神地谛听。《张建敏、朱彤:外交舞台上的“金童玉女”》向您披露这两位新秀所走过的不寻常的路程。  相似文献   

11.
英美"特殊关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一关系对两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莱尔担任英国首相期间,继承了传统的双边关系,同时也表现出很强的时代特殊性。总体来看,布莱尔时期英美"特殊关系"仍在强化,两国在双边互动与国际合作中联系更为紧密,在政治、经济、安全和外交等领域的合作得到深化。同时两国在传统国家利益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上,也存有很多分歧。从根本上说,布莱尔时期英美"特殊关系"是二战以来双边关系的纵向延伸,是在整体国际环境衬托下,双方共同利益驱动的、既相互需要又互为利用的一组特殊意义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波斯湾地区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对美国至关重要。但是作为该地区的大国伊朗和伊拉克却一直与其有着严重的利害冲突,因此两国频频受到美国的制裁。本文试图从分析美国“双重遏制”政策这一角度入手,深入探讨其对两伊关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矮子里头拔长子——《战后英国首相》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英国首相》一书作者彼得·亨尼西在结束对战后首相职位的分析时,引用了一名白厅高级官员有关布莱尔政府的话:“认为  相似文献   

14.
"妇女大臣"与"全女性决选名单"是布莱尔时期英国工党新女性政策的两大基石。该政策的实施既是工党对其长期在野的反思、对社会变迁的动态适应,还受到现实因素的刺激。其影响之大,冲破了政党的界限,成为英国三大党的共识。政策本身虽然有许多不完备之处,但仍然可被视作英国女性进入权力核心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1月2日英国与法国在伦敦签订了有效期为50年的防务合作协议,这一协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自布朗政府上台之后,英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对布莱尔时期英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偏差进行反思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卡梅伦政府结合对国际格局变化的新认识,继续对英国的国际角色进行调整:更加融入欧洲,致力于形成有效的欧洲防务和安全政策,并支持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独立防务.卡梅伦政府的新调整是英国理性、灵活、务实外交传统的反映,而真正成为欧盟的领袖之一并在国际上扮演一个更为果断和独立的角色则是其目标.《英法防务合作协议》的签订,可被视为在上述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腾出手来,以伊拉克拒绝恢复武器核查为由,把反恐矛头对准宿敌萨达姆。美国指责伊拉克开发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与基地组织暗中有牵连,一再声称将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一时间如箭在弦,风声鹤唳。但是,与上次海湾战争不同的是,美国对伊动武的意图遭到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应者廖廖。为了避免“9·11”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反恐战线遭受挫折,美国决定先在联合国通过新决议,以取得对伊动武的“授权书”。美国要在联合国通过的新决议,核心问题是武器核查。从1991…  相似文献   

17.
欧元怀疑派的反对是英国至今依然徘徊在欧元区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行为对布莱尔政府的欧元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同伊拉克就武器核查问题达成一致意见10月1日,联合国同伊拉克的代表经过两天秘密谈判,在维也纳就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重返巴格达的技术细节问题达成一致,但美国和英国认为,在安理会通过新的、强硬的伊拉克问题决议以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不应返回伊拉克检查。△尼泊尔国王罢免首相,解散内阁10月4日,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宣布,根据宪法第127条赋予他的权力,罢免“不称职”首相谢尔·德乌帕的职务,同时解散内阁。△尖刀刺进巴黎市长腹部10月6日凌晨,法国巴黎现任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在市政大厅音乐会上连挨数刀,…  相似文献   

19.
布莱尔"新工党"政府自1997年上台以来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政治理论为改革指导思想,以建设"第二代福利"为改革目标,对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通过比较发现,无论在改革的指导理念还是具体的政策措施方面,布莱尔"新工党"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都与"老工党"政府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更多地遵循与执行了撒切尔保守党政府所开创的社会福利改革思路.两者间的区别在于,布莱尔"新工党"政府修饰了撒切尔保守党政府社会福利改革较为激进的外表,使之更加符合英国人的传统习惯并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俗话,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然而对于曾以“铁女人”著称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来说,做普通女人比女强人更难。这位现年72岁的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如今做第一“前女首相”也有些年头了。最近,这位曾在英国政坛显赫多年的女强人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和《萨迦》杂志的专访时,坦露了她从政坛女强人走到普通人中内心所经历的孤独感。她说,她最难忍受的是人们与她疏远、政界不把她放在眼里和无法与家人团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