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①他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革命精神,不仅渗透于文学创作中,而且贯穿于文艺批评中,他以极大的热忱,钻研、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结合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文艺斗争的实践中,探索了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艺术形象的创造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提出了精辟的科学的见解,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座巍峨的丰碑。他对中国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以他的小说和杂文显示了新文学的革命实绩;同时他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家,他那一篇篇闪灼着真知卓见的文艺批评论著,指明了我国新文学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时至今天,还闪耀着先驱者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正当我们学习和贯彻中央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精神的时候,隆重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鲁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前导,他的关于文艺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和继承。 文艺批评是文艺领域进行思想斗争的锐利武器,是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鲁迅一生十分重视文艺批评的作用,他认为“文艺必须有批评”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三)》),没有批评,文艺就不能健步前进。他提出文艺批评的任务,一方面是“剪除恶草”,另一方面是“灌溉佳花,——佳花的苗”。(《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而要做好锄草育花的工作,文艺批评家“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也就是说,文艺批评一定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对于反动的文艺思潮和作品,对于各种错误的倾向,决不能忍让妥协,听之任之。他说:假使“对于充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座巍峨的丰碑。他对中国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以他的小说和杂文显示了新文学的革命实绩;同时他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家,他那一篇篇闪灼着真知卓见的文艺批评论著,指明了我国新文学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时至今天,还闪耀着先驱者灿烂的光辉。“我们要批评家”鲁迅曾经说过:“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①并且,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还说过这样的意思:就是每当他写作时,“一律抹杀各种批评”。②这样看来,鲁迅是不是也同一般的创作家那样,鄙薄批评,以为它微不足道、无足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文艺批评家。他为革命文艺事业一生奋斗中,也在文艺批评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撰写了不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文艺批评文字。鲁迅的文艺批评,不仅为我国现代文学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础,而且至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自文艺产生以来,文艺批评便伴随着文艺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它指导着文艺鉴赏,影响着文艺创作,推动着文艺理论的发展。但是,人类尽管有着几千年曲折、丰富的文艺批评史,但至今还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文艺批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文艺批评科学的建立有了可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不仅以自己的文艺批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经验,而且从上一个世纪起,即开始为我们揭示了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原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代后半期,“湖畔诗人”冯雪峰文学创作方面的兴趣逐渐转向文艺理论。一九二六年他译著了《新俄文学的曙光期》,从《译者序》中可以看出,冯雪峰的文艺思想开始倾向无产阶级立场,这正是他文艺批评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后的文艺运动中,冯雪峰致力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建设,写下了几十万字的理论批评著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心理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心理分析方法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一些人眼中,只是一种单一的社会学批评。这肯定不是正确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评论、分析文艺现象时,十分重视对其所体现的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分析,从而形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四”以后的近一百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在“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播种期、同革命文艺实践结合的创造期、实践期和日渐边缘化期。新时代,则是再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力图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和民族伟业的探索期。文章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重点论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探索和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坚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对推动我国的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曾提出希望文艺批评家做"剜烂苹果"的工作.具体阐述了鲁迅提出的这一要求,总结了鲁迅希望(要求)的文艺批评家应具备的批评态度,具体说包括三个方面:宽容、客观公正和刻苦.  相似文献   

11.
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两种文艺路线、文艺方向的尖锐斗争。这种斗争,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和文学创作阶段,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前几年的文艺批评领域,就出现过种种违背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理论原则和批评方法的错误倾向。例如,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断章取义,乱下结论;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照抄照搬,“横向移植”;有的则在对文艺批评的“把玩”和“戏弄”之中,张扬个人主义的文艺价值观,诸如文艺的非意识形态性、非社会生活化、非政治化、超功利、绝对表  相似文献   

12.
孔子,中国儒学的创始人。虽然他有关文艺批评的言论不多,但是,与其它思想一样,随着儒学地位的确立,他的文艺观点便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的文艺批评,为历代文艺批评家所尊崇,并不断地加以阐发。因而,形成了古代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文艺思想。因此,研究孔子的文艺批评理论,对于更好地认识古代文艺批评理论,挖掘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对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探索王凤胜周恩来在文艺、文艺批评领域,有着卓越的、多方面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在长期、认真的探索中,充实、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理论。所谓文艺批评的标准,就是批评家在评论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时所掌握的尺度,所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4.
“太初为事”是托洛茨基批评形式主义学派时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实践和反映,显示了他对文艺本质的尊重和坚持。后期鲁迅的文艺批评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在现代中国的革命文学建设中,提出了关于文学自由的辩证性、文学矛盾的过程性,以及文学境界的主观性的思考和判断。在文化冲突全面爆发的时代,托洛茨基把“太初为事”和“太初为词”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的根本分歧。对鲁迅而言,区别和分野是态度的彰显,同时还必须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中进一步地澄明“词”与“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健吾的文艺批评思想是我们现代文艺批评史上一宗宝贵财富。他化名刘西渭,开始文艺批评活动于三十年代初,直到八十年代,近五十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批评文字。 仅仅考察李健吾在三、四十年代的文艺批评,我认为他在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的成就就有这么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是他对文学新人气息的敏感,发掘、彰显了一大批文艺青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文艺界常常把文艺批评与文艺批判等同起来,把文艺批评与文艺斗争等同起来,似乎文艺批评就是文艺批判和文艺斗争。这样一来,文艺批评就完全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直至现在,由此理解文艺批评所造成的影响尚未彻底根除,不是一提到文艺批评就使人心悸吗?所以,要正确开展文艺批评,要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就需要对文艺批评的性质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文艺批评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文艺批评和创作一样,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但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可以说,带着强烈的感情去感悟和评论作品,是鲁迅文艺批评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文艺·文艺批评·文艺批评学李敬敏(一)文艺是什么?或者艺术是什么?这在许多关于文艺的教科书中是早有定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带来的艺术品种和门类的不断衍生,同时随着人们诸多观念的更新和变化,过去对于艺术的那些理应不容争辩的界定,现在被怀疑了。大...  相似文献   

19.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指导准则,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针,然而长期来,它并没有得到正确地贯彻执行.“文化大革命”中,以“政治”取代艺术,否定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前些年,有的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贩卖人道主义之类货色,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伟大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也当作极“左”的东西给否定了.其中就包括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是打击一切非无产阶极文艺思想的锐利武器,它为我们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我们当前头等重要的任务.这里,我们来谈一谈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批评学说的体会.在毛泽东同志之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就给我们指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本原则,并以他们的批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拉萨尔的剧本《弗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