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伴随国际形势向着利于西方的转变,西德政府围绕统一两德的政治主题,提出了“文化国家”的国家战略,而此时尧斯的接受美学思想大受欢迎,契合了西德“文化国家”战略。尧斯从艺术接受出发,突出艺术受众“期待视野”对建构个人审美愉悦的重要性,“人民性”成为审美的核心。在更深远的方面,尧斯接受美学思想也符合东德国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政策和东德民众的审美意识,在东德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反哺”:新的文化传承模式。“文化反哺” 即亲子间的“反向社会化”,涉及价值观的选择、生活态度的认定、社会行为模式的养成,直至对各种新器物的了解和使用,而在文化的表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文化反哺”能力来自子女对新事物的敏锐性和接受能力;它提高了子女对变迁社会的顺应能力,并在城市家庭中表现明显。 “市民社会”理论所提示的研究视角依然具有其特殊意义。通过对广受关注的知识传播渠道——尤其是民营书店的个案考察,以及对1949年以来国家知识治理和知识传播方式的转型的历史考察,作者认为简单地“自上而下”强…  相似文献   

3.
从17世纪后期开始,文化的观念经历了逐步的转变。一方面,最初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社会精英们“精致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欣赏和创作音乐、阅读文学作品、委托制作美术作品等活动);另一方面,流行文化通常指的是乡村和城市的劳动者们集体表演的实践活动。他们不仅被排除在精致文化之外,而且被认为是完全不相符合的,可能会产生危险的社会愿景。伴随着从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的重大社会转型,精致文化的观念被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高雅文化”所取代:即那些宣称体现人类普遍意义的作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残余共存。正是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高雅文化”真正的对立面“大众文化”才在20世纪之交出现,它声称具有经验的普遍性:对每个人来说都能理解并真正产生兴趣。在经济方面,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也有人认为,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文化竞争。因为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但却可能共存的接受态度。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这种差别进行描述并对这一明确概念图式却似乎特殊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司马迁创造的文化奇迹,是第一部纪传体中国古代通史,由于《史记》的问世和影响,史学才冲破传统经学体统,以独立的学科自立于中国古代学术之林。司马迁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接受塑造了《史记》的文化品格,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所开创的叙事体例、语言表达范式、行文风格对后世叙事文学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示范性作用,作为文学经典进入世界文化的神圣殿堂。《〈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一书系统深入地考察了自《史记》问世两千年来“以文学的名义”被接受、认知的文学经典建构之路,沿着这一研究路径,追溯、探索《史记》文学经典化的学术思想史,进而期待《史记》文学研究尤其是《史记》对叙事文学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描述生活,批判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内涵,借助于批判日常生活来探索理想境界,这正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明清时期,以《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为代表,兴起了一股世俗小说的潮流,它们直接面对广大的市民群众,描摹和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了充分的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以李贽等为代表的理性文化批判相映成趣,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较完整的文化启蒙运动。一、广泛的读者群众:世情小说对日常生活批判的现实基础任何文化批判如果不能被群众接受,不能转化为群众批判的力量,其影响力都是极其…  相似文献   

6.
朱淑真与“空白”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白”属于美学中的概念。中国画论、诗论及西方接受美学对之有不同的阐释,但其效应及其神韵却众所共推。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竟在男性文化的威迫中,能历尽坎坷,留名后世,并有希望继续吸引读者,其奥妙何在?本文试借“空白”理论,从读者战略的角度,对朱淑真词及其人加以观照,发现其词重在回味,给读者留有广阔的再造空间,具有很浓的“空白”效应。朱淑真其人,由于身世之谜,几百年来在人们头脑中乃是一个被其作品塑造成的文学形象,这一形象身上的诸多空白,则产生仁智之见,故朱淑真其人也具有很强的“空白”效应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是交织于东西方文化双重网络系统里抗争这样的背景下接受着历史的选择,并步履维艰地前进在坎坷的道路上的。她在多重变奏的主旋律中历经了“从表现人生到政治认同”、“民族民间文学复归”、“幼稚与狂热交织”的流变过程。文章以“今天”为视角来观照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的发展轨迹,在对文学史料进行重新整理、构建与阐释之后,从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审美特征等方面对“五四”时期和三四十年代文学思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原创力和吸引力的内容之一。中医文化国际传播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以中医信息为内容的交流与传承活动,是中医信息在不同国家间由传播者通过某种媒介向接受者交流并接受信息反馈的动态过程。以“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为主题,选取2002-2013年间《中国日报》有关中医和针灸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从发表年度、内容性质、关注热点、新闻体裁、新闻来源、新闻形式等角度,采用内容分析法,揭示《中国日报》有关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不仅能够反映出近十年来我国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一个缩影,还可以预见,中医文化国际传播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揭示了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异彩之处及形成原因,指出文化发展的三个路向和人类文化的未来趋势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试图将儒家的“仁”与西方的生命意志等哲学打通,用直觉主义为儒学辩护,因而造成了如下三种理论局限:一是儒家的“仁”本质上与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直觉是矛盾的问题被悬置,从而呈现理论拼凑问题;二是忽略了中国创造力文化资源和柏格森创造进化哲学的相关性,使其提倡的文化复兴还是儒家文化的复兴;三是对文化复兴只强调“应该复”而缺乏“如何兴”的思考,从而难以展开基于自己的哲学问题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改造的哲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作为“五四”时代最重要的文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介绍了周作人所受的传统文学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接受西方美学,构成以蔼理斯学说为主的美学体系,形成自由表现自我、追求和谐自然、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调和统一的美学特征。但是,在周作人美学思想中又有一对基本矛盾,即“审美的功利性”与“审美的超功利”,他一生思想多变,其美学思想却一直在这对矛盾中徘徊。周作人的这一矛盾也具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寻根文学”对现实主义的拓展○锁晓梅“寻根文学”这一创作流派伴随我国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化热”而出现。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寻根文学”的出现,体现了文学的成熟和对文化的多方位选择。“寻根派”作家从文化心理结构的视角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洞悉和透视负荷着...  相似文献   

12.
国际文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于十年前在日本东京大学国际关系理论专科中设立了“国际文化理论”科目,孤军奋战地致力于“国际文化理论”的创建。作者指出,在国际关系的现象中,存在着既非政治、又非经济或法的现象,这种现象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及生存方式产生影响,作者把论述这种现象的理论称作国际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孙金琛 《阅江学刊》2023,(5):150-159+174
网络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不仅需要媒介、资本和国家力量的推动,还有赖于读者对文化语境的认同与介入。“克苏鲁神话”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为“中式克苏鲁”网文提供了传播语境,同时,“中式克苏鲁”网文的对外传播丰富了“克苏鲁神话”的内在文化结构,亦推动了国内玄幻类网文的创新。进一步辨析“中式克苏鲁”网文作品的神话原型、神话位移,发现在“中式克苏鲁”网文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从“世界内容”到“中国故事”的演变过程,其中国内的“亚文化”圈层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克苏鲁神话”的中国化呈现揭示出网文对外传播的独特模式,固有的叙事套路搭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保证作品传播效果的同时推动了不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一种世纪末情结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人文精神问题又一次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就“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否已经失落”、“人文精神危机的背景、原因及其实质”以及“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等主题作了富有意义的探讨。细究起来,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既非中国独有,也非今天才有,它始终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贯穿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从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视野对当下的人文精神讨论进行一种价值分析和总结,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问题研究,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无疑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一、人文精神讨论的几个主要议题1.何谓人文精神?在对…  相似文献   

15.
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与文化力对社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吴光吴光,男,1944年生,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杭州310025)(一)从“《论语》加算盘”名言看“文化力”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或企业文化的人们差不多都很推崇日本“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号称“企业之王”...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代表的学者以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的文化传播现象,本文率先提出“经典代读”这一核心概念。“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受众出于对文化的渴求,被动地接受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导致自主阅读的角色缺位;媒体受商业利益驱动,以至于文化策略运用失当,文化角色定位偏移,因而出现角色越位;学者受制于大众媒体的强势导控与“受众为王”的商业逻辑,由文化理想的导航者蜕变为大众趣味的迎合者,导致角色错位。面对以上缺失,相应的对策是:聚合大学、公共图书馆、媒体等诸多社会公共资源,一同促使由媒体主导的经典“代读”向公众自身主导的“自读”转变,以此重建公共知识空间。  相似文献   

17.
崔家勇  郭晶 《阅江学刊》2023,(3):160-171+175
在全球性的流行文化浪潮中,中国网民的内容消费结构如何构成?内容偏好反映出的文化品位是否与网民所处的社会分层有关?基于文化品位及文化杂食性视角,使用“网民社会意识调查”(N=2376)数据,根据网民对9类文字、视频及音乐内容的喜爱程度,运用潜在类别聚类分析法(LCA),识别了“关心时事者”“娱乐至死者”“文化不活跃者”和“雅俗同赏者”四类典型的文化品位群体,这与欧美学者发现的“文化杂食”现象存在一定的区别。此外,基于布尔迪厄的区分视角,文章使用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四类品位群体与其社会阶层的关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应发挥制度优势,对过度娱乐化及性别化的网络文化产业加以规制,并通过“文化扶贫”“文化扶智”的政策对低收入及低受教育水平的社会群体加以积极的文化引导。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古代的“九品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品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量史料说明,“九品文化”发端于远古夏禹时代.“九州”的划分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也使“九”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班固以九品叙录古人,陈群立九品官人法,“九品模式”开始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影响涉及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大.以“九”为最的“九品文化”。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对法治的文化认同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它要求关照各种不同的利益需求,形成和谐的利益关系,这有利于形成法治文化认同的合理的现实利益支点。“和而不同”思想对提高公众的民主与法治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合格的法治文化认同的主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而不同”思想还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法治文化认同的内容体系,形成全面的法治文化认同:从“和而不同”思想的视角出发,我们要创造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法治发展规则,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国家法律对民间规则、习俗的认可、接纳力度,使法律成为公众内心习惯的一部分,增强法律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在自身的运转中,势能、惯性越来越大,也就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与人类愿望无关,乃至对人类有害的产品。多余的文化产品应当“节制生育”,诸如:仿文化产品有那么一些“知识分子”被晋升职称所囿,挖空心思强行拼凑出来的“著作”,无非是对前人、他人、洋人著作的摘拼或复写.读罢,啼笑皆非。派生文化产品例如有了文章.就有了文章学.这当然景必要的。但很快就派生出“文章学史”、“文章学研究史的研究史”等等.越来越离谱,叹为观止!死文化产品为三而日,为研究而“研奖”,例如孔Z已说“菌”字有五抑写法,百人就上湖田台风、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