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是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将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可从两个层面把握:在理论层面,做好教学前的整体设计,整合现有教材体系中法治教育的课程内容,有侧重、有区别地融入课程内容;在实践层面,提炼教学案例并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同时,以新媒体新技术为载体,采取传道授业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培养守初心、铸信念、强人文、有大爱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本土教育实践,结合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和课程特点,将课程体系中具有共同特征的课程进行类型化分析和界定,有针对性地推进课程思政的类型化课程改革,牢牢把握“一贯制”“引路人”、协同保障、课程体系、知行合一等五大教育理念,做好课程顶层设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具有先进的时代性。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下,高校需要用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文化教育大学生,红色文化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为其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契机。但现今在高校中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制约,师生红色文化修养的缺失、融入方法的单一以及保障机制的不完善,都造成红色文化融入的阻碍。为此,高校应寻求二者的相融点,促进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入,不断提升师生红色文化修养,为红色文化融入提供便利,并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和全面的保障机制来推动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入。  相似文献   

4.
5.
6.
<正>现实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当代青年学生要想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能力,充实与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实践教学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承载着“四史”教育任务。在新的时代下,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推行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创业教育课程。国内创业教育课程经历了萌芽、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体系构建与完善时期。通过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三大模块,即创业理论课程、创业活动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不断修正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走的奋斗史。将百年团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将百年团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要求青年争做的“五个模范”为指引,讲深、讲透、讲活共青团历史。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显得极为迫切,其关键在于找到应用的切入点,而修身无疑是传统文化实践层面的最佳途径,运用传统修身之道的智慧和方法并结合最新的养成教育方法和载体能够破解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难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应用中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红色资源是极其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挖掘驻地的红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的有力武器,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教育目标的同向性、教育资源的同根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嵌入红色元素、在校园活动中渗入红色主题、在校园建设中引入红色资源平台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开展党史教育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扎实推进新时代党史教育工作部署,是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释了开展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为高校思政党史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深入探究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统筹教学关系、创新融合三大课堂、整合红色党史资源三个维度探索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以期通过党史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和实效性,在学思践悟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党史观,让党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优势。通过构建红色教育共享空间,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传递样态,着力红色文化资源形象化,丰富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空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实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解西方错误价值观侵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力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需要不断将法治社会建设目标融入高校的思政课堂中,实现新时代思政课法治教育与德育的目标。将思政课中的法治教育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法思想中,具有德育的意义。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应将法治要求与德育作为核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思政课的教学结构。在实施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的一环,提升教师的法律道德素养,培育具备思政教育与法治教育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也是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法治题材影视作品反映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描摹兼具正义感与人情味的人物,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然而,在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视域下,高校法治教育长期以来“单轨运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亟须以学生为本,将目光聚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文章以电视连续剧《狂飙》中蕴含的法治价值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法治剧在高校法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探索新时代法治剧融入高校法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开展党史教育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扎实推进新时代党史教育工作部署,是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释了开展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为高校思政党史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深入探究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统筹教学关系、创新融合三大课堂、整合红色党史资源三个维度探索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以期通过党史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和实效性,在学思践悟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党史观,让党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将美育教育融入其教学活动中,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探索和挖掘会计之美、传递会计之美的途径,以达到培养成德才兼备、人格健康、具有综合素质能力、拥有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的新时代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又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引领、推进传统文化渗透课程建设、重视传统文化隐性育人格局等措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19.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传统技艺类项目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先进机器生产和加工方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淡出人们的视线.将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高校完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源头的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刻的意蕴内涵。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核心;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根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本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旨归。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价值赓续和价值引领功能。因此,高校应打造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构建真信笃行的融入新体系;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辟新阵地,构建融入新模式;打造良好育人环境,构建融入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