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信用增级在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结构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增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外部信用增级模式和内部信用增级机制进行理论设计.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有利条件 从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发展来看,住房抵押贷款总额已经初具规模,实行房贷证券化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到2003年9月底,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累计余额已达12000亿元,占中国商业银行各项信贷余额比重的9.27%,而且在上海等大城市这个比重更高.更重要的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是银行将缺乏流动性长期住房抵押贷款所形成的信贷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形成贷款组合,卖给从事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机构的特殊目标公司(SPV),从该SPV中取得出售抵押贷款的资金,然后,由SPV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证券,再由二级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将这些证券化的抵押贷款销售给投资者的融资活动。MBS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将住房金融市场与证券市场相联系,它不仅可以分散商业银行的风险、满足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需求,还可以增强资本市场的融资和配置功能。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风险分散机理分析风险分…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功能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和经济功能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AS)是近几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它是在特定金融环境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一般涉及四类利益主体.假定:一家商业银行缺少流动资金,打算将其一批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等资产证券化,以筹集资金.涉及的四类利益主体是:贷款出售银行,一般称为原始权益人;该商业银行的客户,即拟证券化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的贷款人,一般称为原债务人;特定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是购买商业银行特定资产,并以所购资产预期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作为偿付保证而发行证券的中介机构;投资者,即购买SPV所发行证券的人或机构.  相似文献   

5.
一、抵押贷款证券化含义及操作模式 1、抵押贷款证券化含义。抵押贷款证券化属于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是有未来现金流量的抵押贷款通过结构性重组,转换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简单地说,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把抵押贷款转换为抵押证券的过  相似文献   

6.
黄金初 《统计与决策》2007,(13):122-123
随着房改制度的深入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住房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盘活流动性差的抵押性住房资产、如何化解分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如何确保我国的住房金融朝着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已经成了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于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竞争风险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持续期数据,对贷款终止的提前还款和违约这两种情形展开研究,估计了竞争风险下Cox比例危险模型,刻画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两类风险概率随协变量变化的时间效应。对竞争风险下的Cox比例危险模型,本文计算了相应的Cox-Snell残差和Deviance残差用于模型的拟合检验,检验表明本文估计的竞争风险模型用于抵押贷款持续期数据的分析是合适的。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基于持续期的贷款终止风险研究在银行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澄 《统计与决策》2005,(19):114-115
体育资产证券化是体育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 of Asset)"被称为70年代末以来国际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它源于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简称MBS),然后扩展到汽车、船舶贷款应收帐、基础设施收费等众多领域.现在,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在理论上已突破了金融资产的范围,扩大到其它的资产形式.  相似文献   

9.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内的重大创新 ,现已席卷全球各国。通过将商业银行的贷款等适合资产转换成可流通的证券 ,可以有效地提高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在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还面临诸多障碍 ,但选择住房抵押贷款为突破口先行试点 ,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远看对化解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假定房产价格和未偿付额分别服从两个相关的过程,利用期权定价理论,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保证险的定价问题,给出了全额担保和部分担保两类住房抵押贷款保证险的精确定价公式,以期为实践者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一、两种住房抵押贷款保证险住房抵押贷款保证险是贷款银行要求借款购房者投保的险种。借款购房者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解析,构建了个体"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精算模型和家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精算模型;利用两个模型,测算了固定房产值时的给付标准和固定给付标准时对房产值的要求.研究发现,实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的警戒线为房产净价值136576元;当拥有房产价值227627元时,给付标准可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与传境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评析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池风险评估问题,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提出了聚类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为研究对象,通过美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传导的现实分析和传导的机理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住房按揭贷款成数和年期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 住房按揭可看作是由住房买卖合同、住房按揭协议、住房按揭贷款合同连接起来的三角关系(见图1).置业者因购房而向银行贷款;发展商因银行贷款给置业者而向银行提供回购担保;银行因置业者买楼并用楼抵押而向置业者贷款.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取消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我国住房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也使得居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特别是部分年轻人开始考虑住房的“超前”消费,并寄希望通过银行贷款来圆他们的“住房梦”。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作为解决个人住房问题,启动住房消费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形式单一,缺乏金融工具的创新,在我国该业务发展最快的建设银行,其贷款余额也只占房贷部贷款总余额的6%左右,而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定价模型及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各相关变量的实际数据,对美国金融危机中的房价、房价波动率及利率三个直接初始因素进行敏感性作用力度弹性分析,探讨了房价、房价波动率及利率三个直接初始因素对住房抵押贷款价值与信用风险的敏感性与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银行的角度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购房者违约风险、市场风险、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来源.然后利用分析的结论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北京市大兴区等232个县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试图拓展农村抵押品范围,缓解农村金融约束。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数据,利用2015年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农地经营权抵押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现阶段农地经营权抵押没有显著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在考虑了农地经营权抵押对其他担保方式的替代作用、土地确权进度以及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影响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现阶段我国的农地经营和流转方式制约了农地金融化的效果,特别是“一年一付”的租金支付方式,使得土地受让方难以利用租赁获得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当务之急是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稳定土地受让方的经营预期,引导土地流转双方签订长期租约并一次性支付未来数年的租金。本文对于进一步推动农地经营权抵押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住房抵押贷款利息总额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等额还贷和等本金还贷两种还贷方式下贷款期间所付利息总额,是住房抵押贷款购房者特别关注的一个变量,它的大小与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以及贷款利率都有关系,其中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是购房者可以控制的,而利率却是不可控变量.本文拟对这两种还贷方式下所付利息总额的差别以及由利率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差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