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分析城乡之间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的城乡综合评价,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度、障碍度测定。得出了: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协调度较低等结论。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共同责任推动下,形成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健康发展机制;以城乡统筹为契机,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在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加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增加可供水量;加强水资源保护,控制水体污染;统一调度黄河水资源,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建立和完善河流污染补偿机制,制定中、长期可持续利用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水利现代化,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必须树立水问题的现代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其次,要用现代化的水利装备和科学化、信息化的水利管理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依法治水和科学治水,改革水利发展的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安全与发展、防洪与抗旱、开发与保护以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期正确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和水土流失四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水利现代化和水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湘江水资源存在重金属污染严重、遭遇特枯水位、利用效率低、分配不公等问题,使湘江水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湘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统一调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法律原则、法律规章、管理体制、水资源市场建立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构建完善的法律机制,改善湘江水资源的现状,保障湘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科学思想 ,论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观 ,提出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观、社会观、经济观和文化观的统一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为了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构建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和机制,成都加强了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要相互对接.成都通过加大投入,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硬"环境水平和加快农村扶贫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许多地区仍受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资源性缺水以及管理性缺水的困扰,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浪费、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本文从水资源综合规划、节水技术手段、工程建设、制度管理等方面就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应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进行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规划,提出了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应该达到的节水目标和水利工程重点建设目标,并特别指明了在广东省开展水权管理试点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处于城市与农村连续体之间的城中村逐步转变为兼具城乡双重特性的"过渡型社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是这一类社区在城乡一体化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过渡型社区"管理需要解决好以下关键环节,即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组织构建、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新型社区经济的管理转型以及社区管理与基层政府行政的对接等。  相似文献   

9.
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中国存在着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地制度、财政支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六大制度障碍,这严重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消除这些障碍,即逐步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立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探索土地流转制度,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以加快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城市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对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城乡结合部的特殊位置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利用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问题.通过探讨天津市华明镇宅基地换房模式的流程及实施效果,说明宅基地换房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推动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内部城乡二元对立、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愈发凸显。作为对传统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突破与超越,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培育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根据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政策目标,特色小镇将有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要素流动障碍,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群内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创建中的浙江省特色小镇,根据其空间布局的不同,可划分为中心镇、卫星镇和专业镇三种类型。可以通过产业修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三类功能的有机结合,增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社会联系,营造城乡高效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阻力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约束效应。研究发现:空间差异下,城镇化进程受水资源约束存在差异,西北地区和湖北、江西、北京、上海等地受水资源约束明显;时间差异下,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约束效应存在阶段性,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约束效应减弱或不存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约束效应则增强。水资源约束效应还受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水资源对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影响较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城市内涵,协调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和节水护水意识,降低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约束效应,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澧水中下游流域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城镇比较密集 ,水力、矿产、旅游和生物资源都很丰富 ,实施流域开发条件优越 ,但也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趋同、城市规模偏小、流域经济运作不够协调、整体投资环境比较封闭、资源开发手段原始等因素的制约。战略上宜采取“点 -轴 -网 -片”开发模式 ,以资源开发为主导 ,把本区建成能源、建材、化工、轻工等工业发达 ,城镇密集的区域性经济走廊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从城镇化的角度 ,分析了陕西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义 ,以及陕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揭示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条件下 ,陕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关键在于建造若干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镇 ,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镇:西部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西部城镇建设要走一条不同于东部的特殊道路 ,即“生态城镇”道路。这是西部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西部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思路是 :第一、适度发展城镇的数量、规模 ;其次、改变生产方式 ,减轻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 ,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资源的依赖程度 ;第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建设生态城镇 ;第五、加强城镇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全国各地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作为城镇体系基础的小城镇,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城镇建设规模大、速度快,经济超常增长,新问题层出不穷,矛盾重重,迫切需要开展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积累经验,探寻对策,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针对黑龙江省区域间发展资源流动与配置存在的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低度化以及经济发展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聚集发展资源,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发展资源,加快城镇化建设、培育区域发展极点,优化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发展资源合理流动五大方面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园区具有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对生产力进行集中布局、易于企业间合理分工与竞争协作、集中控制污染、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服务设施成本等功能,具有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增长极作用,有利于推动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整合资源,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因区的功能效应,发挥政策优势,实现园区经济的制度创新,使园区真正成为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沿江流域水(资源)环境状况,首先建立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模型,运用单变量时序方法,研究污染指标等单变量数据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内在相关度;其次,在分析江苏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下,建立新一轮增长周期下江苏总用水量Logistic预测模型,预测江苏用水趋势和走向;最后预测全省以及沿江八市的将来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沿江开发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镇的水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环境的变迁与珠三角城镇群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水环境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由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实际需要塑造着和影响着城镇的山水人文景观,积极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治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