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彤 《老年人》2015,(4):48-49
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众所周知,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古老国度,茶道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我们自豪于古人以茶为媒,将中华文明传播四方、惠及四海。今天,我们已习惯于将茶称之为"国饮"。然而,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我国的饮茶人口比、人均茶叶消费量两项指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令人叹息的是,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度,对自身传统茶道文化的继承却远逊于深受我们传  相似文献   

2.
正策划人小语父母的爱是我们一生力量的源泉,是我们生命的底色。然而,父母在表达爱时有很多误区,他们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爱,用批评指责的语言表达爱,用愤怒的情绪表达爱,用忽略回避说教的模式表达爱……我们因此而迷失,以为父母不爱我们。如果不能确认父母的爱,那么我们会以为自己不值得爱,甚至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委屈、无奈、悲伤、愤怒,"爸爸妈妈爱我吗"成了我们内心的痛,也构成了时时扰乱我们心境的情结。这让我们无力把握现在,应对人生。所以,无论多  相似文献   

3.
2010珠三角用工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用工荒,来得有些猛烈。农民工每年都会像候鸟般迁徙,大家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来来去去,也习惯性地忽略了他们对城市所做出的贡献。企业主们习惯了他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有一天,却突然发现,当需要他们的时候,人都不见了。  相似文献   

4.
杨格 《公关世界》2009,(1):63-63
弟弟的孩子今年上了学前班,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小学,弟弟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重新购置了新房,于是,便从父母那里搬了出去。偌大的三室两厅只剩下了父母两个人,习惯了每天家里热热闹闹的父母,突然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于是,父母便坚持要我们搬过去住。  相似文献   

5.
阿红 《现代妇女》2010,(11):8-9
从小到大,父母记得我们的每一次进步,他们从来不会为我们的失败感到丢脸,而我们却总是嫌弃着父母的种种不好。其实做父母的不图我们回报,只希望我们过得好。  相似文献   

6.
老父慈心     
参加工作后,离开了父母,来到另外一座城市,我欣欣然就接受并很快习惯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然而父亲却不习惯,他一天给我打好几个电话,说家里的葡萄熟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吃;说你知道排骨是怎么炖的吗;说最近报刊上你的文章怎么少了,是不是懒了,不写了。  相似文献   

7.
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统计和研究,我们最多的限于消费者想到何种价值、好处等等,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不易察觉的因素——消费习惯。消费者之所以消费或不消费某种产品,可能是他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举个极端、好笑的例子:婴儿习惯用“奶嘴”喝东西,而成人却用吸管,如果哪天你看到一个大人躺在床上,叼着“奶嘴”,你一定会大跌眼镜,因为习惯性的认知让你觉得这种举动是荒唐的、不可思  相似文献   

8.
不再顾虑自己是否需要子承父业,如今大多数人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的工作。可仍然有很多人都做着跟父辈相似的工作,也有很多人身上保留着跟父母相近的喜好或者习惯。虽然子女们过着跟父母不同的生活,可他们身上却完好的保留下了来自家庭的印记。古老的传统和家族的技艺代代相传,又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9.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开启成功的钥匙,而对于父母来说更是一件省心的事,对于家庭那就是幸福的源泉了。孩子是父母未来的延续,家庭幸福的关键。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与不好,也便是某种意义上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喜怒哀乐也是父母的喜怒哀乐。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和丈夫大鹏是在上海一起长大的,双方父母是多年好友。大学毕业后,我们一起到国外读书、打工,一年之后,举行了婚礼。在国外待了8年,我们习惯了异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是,父母们的牵挂还是让我们决定回国。  相似文献   

11.
和嘉齐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原因很简单,他住我家隔壁,我们的父母相交多年。从小到大,我们都像兄妹一样相处着,双方父母却经常开玩笑说将来结成亲家。然而,这样平静如水的生活却在我高考失利后被打破。落榜消息传到我的父母那儿,他们在串门的时候就和嘉齐父母诉苦,嘉齐爸爸就趁这个机会把他想送儿子出国念书、却一直想让我们结伴去的想法说了出来,大人们一拍即合。可是嘉齐  相似文献   

12.
招手     
正这两年间,心中最舒坦的一件事,是和年逾古稀的父母作了邻居。我们就住在同一小区,同一幢楼,相邻的单元里。走过去,走过来,包括上下电梯,也就5分钟。虽然不是每天都过去,但每天却能和他们相见,用的是当初谁也没有想到的一种方式:招手。他们和我,父母和儿子,每天清晨,一方在院子里,一方在房间里,隔着几十米的距离,相互招手。这个动作,成了每天的固定节目。父母有早起散步的习惯。一年  相似文献   

13.
小米 《公关世界》2009,(1):62-62
细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或者忽视的细微动作和情节。它虽然渺小,却往往左右着事情的成败,人生的得失。  相似文献   

14.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伴随着明媚的春光,艺海集团2009年“感恩父母·欢聚艺海”大型主题活动于3月23日、24日隆重举行,来自艺海集团各下属企业的88位员工的父母近200人相约北京、莅临艺海,感受温暖的亲情,见证了艺海的真情。这是一次大型、成功的企业内部公关活动,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面对最亲最近的父母,我们往往会丢掉对待领导、朋友甚至陌生人的那份微笑、耐心与真诚,不假思索、毫无顾忌地抛出心之所想。然而,正是这些自认为没有芥蒂的不经意之言,却不知多少次让内心脆弱的父母黯然神伤、暗自流泪。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俗话“人往下亲”,说父母把孩子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抚育成人,待孩子成家立业后,又养育了自己的孩子时,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首先选择并愿意承担养育责任的都是孩子。因为忙于自己的儿女、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对曾经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赡养就无暇顾及,渐渐的淡了、甚至可以忽略了……似乎父母成为空巢老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7.
愿菩萨保佑     
赵倡文 《老年世界》2008,(11):10-11
父母不习惯城里的生活,都快70岁了还非住在乡下老家。没办法,我只有隔三差五回去看看。每次见面,父母都要交待,城里车多人杂,闺女上学要勤接送、晚上门户要多注意……我也对父母说,现在有人专骗农村老人的钱财,你们也要小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儿童常常被认为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大部分父母就像护犊子一样护着自己的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度保护下成长的“独一代”也因此常常被人诟病。但是,由此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真正做到儿童保护了吗?儿童仅仅有家庭保护就够了吗?  相似文献   

19.
与父母同住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老年人有孤独感。约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西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仍然希望能在孩子身边度过晚年。身为子女,我们也一直惦记着父母的健康和生活。特别是当听到他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时,更在心里暗自祈祷:父母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但为何我们却对和父母同住有那么多不安与忐忑?宁愿一天打好几次电话,宁愿一次次地汇钱回家,却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接他们过来。即使我们人到中年有了阅历,即使我们在外面应酬得心应手,但与父母在一起为何还是免不了吵闹、争执,甚至大动干戈?父母——我们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住一起是为了给彼此更多的温暖,为何却总是无意地彼此伤害?与父母同住,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和空间呢?  相似文献   

20.
5月份,大家都忙着休“五一”长假,或者在母亲节时为妈妈送上一束康乃馨,却忽略了5月20日——全国助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刊编辑部特约专家,为残疾孩子的父母送一份最实用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