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突"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它的滋生蔓延是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社会、地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国际反"伊斯兰国"联盟是对"伊斯兰国"挑战现代国际关系秩序与现代民族国家主权这一极端意识形态的反击,"伊斯兰国"在生成国的消失已成定局,但是"伊斯兰国"在与"基地"组织从依从到脱离的发展过程中,夺得的国际恐怖主义领袖地位的影响力不会消亡,因此在"伊斯兰国"背景下提前布局推动国际合作,形成打击恐怖主义国际共识,完善我国反恐怖主义法治建设,预防后"伊斯兰国"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扩散显得尤为重要。从恐怖主义概念分歧产生的历史根源与国际意识形态矛盾根源入手,寻找以国际公约的方式推进国际反恐怖主义与反极端主义合作,并寻求实现普遍管辖权的契机,提出中国应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回流人员做出相关法律应对预案设定,同时应尽快实现安全检查的法定化标准,以消除后"伊斯兰国"背景下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对我国恶性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东突”恐怖势力的特点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兴起,境外的"东突"势力也开始兴风作浪,逐渐加强了对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他们日趋猖獗的分裂破坏行径,已经对新疆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造成了现实危害,并对我国领土和国家主权构成了严重挑战。文章通过对"东突"的由来以及"东突"恐怖势力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出我国对"东突"应采取的对策:包括立足国内和寻求国际合作两个方面的对策,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后,我们更加强调国际合作来共同打击包括"东突"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4.
"疆独"恐怖主义分子犯罪与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及个体因素密不可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新疆经济面貌落后等问题,成为犯罪分子鼓吹独立的借口;在政治、历史成因方面,近代以来新疆一直是分裂主义者活动频繁的地区,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泛滥以及一些西方大国的支持为他们制造恐怖主义犯罪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在文化因素上,犯罪分子以宗教的名义误导信徒实施犯罪;伊斯兰民族性格中的坚定、不屈、刚强、团结被分裂组织所利用,成为民族分裂活动不竭的源泉,其所产生的狂热激情赋予了民族分裂主义强烈的顽固性与偏执性;同时,不良需求、个人道德品质等因素也触发了一些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5.
"东突"恐怖主义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因此,遏制"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必须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国际反恐大势为构建反"东突"国际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灵活运用外交手段,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协商与合作,不断扩大反"东突"国际统一战线。充分利用联合国反恐机制平台,争取国际反恐力量,致力于强化"上合组织"的反恐政策、机制及效率建设,建立区域反"东突"统一战线,彻底铲除我国的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过程中,被称为"三股势力"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势力相互勾结,恐怖犯罪事件频发,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我国在面对"东突"民族分裂主义犯罪时应从各个方面对其加以调整,特别是在国内法调整上要尽快建立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反民族分裂犯罪、反恐怖犯罪的法律体系,以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7.
论"东突"产生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终结后,一股源起于欧亚大陆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洪峰也蔓延到中国境内.近年来,随着中国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扩大,在中国西部新疆存在着一些"东突"恐怖分子.他们的恐怖活动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组成部分.他们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恐怖活动,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文章从追溯"突厥"的历史入手,分析了"东突"产生的思想理论根源--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及其"双泛"对"东突"的影响.最后指出了针对"东突"恐怖活动所应采取的种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9·11事件以后国际反恐大势的形成,通过国际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成为中国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战略措施。文章总结了中国采取的三项国际合作战略措施。首先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打击“东突”恐怖势力确立了国际合作的制度框架,推进了与中亚国家的反恐合作。其次,通过与邻国的军事演习协调彼此立场,促进互信与合作。此外,中国还在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发展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反恐合作。最后认为国际反恐合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东突”恐怖势力的活动空间特别是国际活动空间被大幅挤压,“东突”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恐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按照主体可分为个人恐怖主义、国家恐怖主义。国家能够实现恐怖主义而不管其是不是在运用暴力 ;国家应该承担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 ;精心策划的恐怖活动经常是在政府权力机构之下实施的 ;恐怖主义不仅仅是个人自身行为的结果 ;国家或政府恐怖主义的危险性不仅在于其亲自实行恐怖主义 ,还在于他们对其他恐怖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支持 ,即一种寻求代理人的行为 ;为保护无辜人们免受恐怖主义之害 ,国际社会尚有很多艰难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本文论述了塔利班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政策及其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 ,并分析了塔利班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索马里的无政府状态,使其成为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理想的滋生地,并使该地区的海盗有可能向海上恐怖主义蜕变。海盗行为的"恐怖主义化",将极大地威胁国际海运安全。本文以国际冲突与地缘政治的视角,深入分析海盗行为"恐怖主义化"的成因及其对国际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尝试探索解决索马里海盗"恐怖主义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共建倡议步入扎实推进的实施阶段,居于沿线国家五大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首的恐怖主义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作为全球恐怖袭击活动的高发地带,近年来该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为降低沿线国家恐怖主义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应着力提升中国政府的反恐能力以及对外投资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与沿线各国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全面构建应对恐怖主义风险的防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东突”势力的渊源及其活动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东突”势力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东突”势力从“双泛”分裂思想舆论宣传到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转变过程,并从四个方面对“东突”恐怖活动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认为“东突”分裂势力从本质上说是集民族极端、宗教狂热和暴力活动于一身的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14.
核恐怖主义威胁是非传统安全领域日趋重要的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决议与条约,确立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心地位,并进行了诸多国际合作项目的有益尝试,初步建立了反核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框架。但这一框架仍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并且,最终解决核恐怖主义必须根除产生它的土壤,这需要经济、政治、法律合力为之。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无论是从危害程度,还是从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等方面都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究竟如何定义“恐怖主义”却一直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和说法,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客体应包括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组织、个人及国家.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客体的特征,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安理会1317(2001)号决议将联合国反恐公约和议定书连接成一个统一的反恐法律框架。这法律框架的核心目的就是追诉恐怖分子并使其在世界各国均无处藏身。但是反恐委员会对该决议追诉恐怖分子的条款作出了错误的解释,使其与国际公约以及各国司法实践产生了矛盾。文章首先介绍联合国追诉恐怖分子的法律框架,并分析这样的追诉职责是否存在着自由裁量权,试图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8.
对恐怖主义与刑事犯罪、政治犯罪、战争犯罪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法理分析;进而对打击恐怖主义涉及的自卫权与国家主权、国际司法合作、人道主义等问题作了一定的法理分析。旨在帮助界定恐怖主义和更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9.
李金轲  马得汶 《国际论坛》2011,(5):72-78,81
印度自建国后,东北部地区分离与恐怖主义活动严重。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即我国藏南地区、印方称之为"阿鲁纳恰尔邦")由于紧邻印度东北部,其安全局势也受到了印度东北部分离与恐怖主义活动的直接影响。在地理、民族、经济等因素的作用下,"那加民族社会主义委员会"、"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等印度分离主义组织将其活动范围延伸至了这一区域。近年来,印度东北部分离与恐怖主义组织在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活动日趋频繁,成为影响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恐怖主义究竟具有怎样的国际政治根源?为什么美国成为恐怖主义攻击的主要目标?这恐怖主义的猖獗将如何影响美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呢?本以为,恐怖主义事件在美国的频繁发生,既同全球化的发展、民族主义盛行有关,也同美国所处的地位和它的外交政策有关。恐怖主义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外交战略,动摇国际政治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