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具有悠久历史的以歌舞和游戏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一活动在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的独特性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从民间诙谐文化的角度研究多郎麦西莱甫,不仅可以体察维吾尔族的民俗文化活动,更重要的是借以考察该民族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方式,考察其在该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及塑造民族性格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社区内部体系的视角剖视近代江南乡村发展缓滞的历史症结,发现在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下,乡土工业层次低下,农业对城市工业的贡献十分有限,小农意识浓厚;近代城市在推动乡村转型的同时,也为低层次的乡土工业提供了残存空间,损蚀了乡村人才,助长了乡村恶习;传统势力群集的乡镇,市场发展畸形,封建文化深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西部少数民族口传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口传与非物质文化“受众群”的迅速消失,使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文化生态的载体——传承人队伍的生存危机,使口传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面临困境。进而提出了现阶段对西部口传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的思路,即全社会在观念上予以重视,政府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法律上通过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实践,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过程,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讨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必须综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和日常生产生活,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实现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转化,以提高持有人或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激活其内生传承动力。文化空间再造强调从空间意义上整合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在不改变传承与保护初衷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其资源潜力,使之成为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利益是指少数民族依靠文化获得的对于生存和发展的好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利益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有明显的不足。非均衡,缺乏包容性的传统发展方式是影响利益保护的主要原因。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利益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发展方式的包容性转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文化传承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更是面临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改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加强保护、不断创新、协调发展、保持特色,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才能跻身世界各民族艺术之林,永葆艺术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7.
社区总体发展与建设策略是国外近年来出现的具有一定建设性的文化方略。它以一定特色的文化或者具有共性的文化基因联系社区成员之间沟通、协作和发展。同时,使得每个社会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念、共同利益和相似的认同意识,既有利于社会力和政府资源互相整合,让文化施政重新衡量如何与社区民众产生有机性的互动,也极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借鉴参与式项目管理,特别是社区主导型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强调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探讨了兴办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基本架构,其中包括应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与文化间交流日益扩展加深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何传承与弘扬的问题已日益显现。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发展弘扬中有变化的趋势,一些构成要素衰退淡化,一些则加强或改变,对此应在新的高度与平台上不断增强适应性,重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体系,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居民参与不足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社区文化实践中,个体户一直被视为文化活动的脱域群体。然而,调研发现,个体户具有与其他群体一样旺盛的文化需求。所不同的是由于生存压力,个体户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有效利用现有社区文化资源。个体户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具有自身群体特有的利益与交往逻辑。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关注个体户群体的文化需求,建设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乡村文化是维护和保持中华民族团结与稳定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更有助于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我国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在东、中、西部呈现出巨大的差异。面对新世纪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系统的文化发展体系观,充分发挥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努力发掘传统的村社文化,丰富文化内容与形式,从而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推动我国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是创新、发展和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地,肩负着研究、教育、学习及社会贡献等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加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用先进的高校文化引导社区文化发展,使社区成员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动态等方面逐步趋同,以达到提升社会整体文化素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随着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逐步在民族独立、团结、平等总原则下,承认少数民族文化,并真心帮扶少数民族发展自己语言、教育,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充分体现和保障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考察讲话中充分肯定乡村文化在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乡村文化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和精神源泉,强调要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探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有利于明晰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乡村文化发展,实现乡村文化向社会教育资源和经...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受益权等权利是文化拥有者的基本权利。当前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过程中,这些权利往往是被忽视的。这种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仅违背公平原则,而且使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中,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切实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7.
在塔尔巴哈台,各民族因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紧密,并直接加强了多元文化的互动.由于大量的族际交往,从而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社区各民族生活习惯趋同,双语现象明显,宗教信仰相互尊重,社区民族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8.
张松凌 《社区》2008,(34):27-28
作为民进中央专门委员会委员,笔者近期参加了民进北京市委“关于首都城区社区文化建设状况”的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参观社区文化设施等形式,了解到社区文化建设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场地有限、经费不足等,但是调研中也看到了一些社区通过各种办法弥补了客观的不足,呈现出社区自主参与文化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的势态。而这些社区之所以能使社区文化红火发展,道理很简单——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之下,少数民族社会传统发展模式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河西走廊在中西方文化互通历史上形成多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的重要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多元生态聚合区域,资源丰富性、经济后发性与生态脆弱性并存。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对河西走廊民族社会发展相关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与思考,是厘清生态文明与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17年前,寨子村乡村女教师郑冰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中。她带动妇女们学习农业技术,开展家庭教育,文娱活动,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上进的文化理念输入到村落中,满足村民们的文化需求。她发起成立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农民协会登记的社会组织,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有机农业联合社为核心的合作社联合体。郑冰不断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