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语敬语主要是通过敬语语法和敬语词汇来表达的,具有韩国语固有词与汉字词源词共生、使用范围广、表达规范、使用复杂等特点。韩国语敬语的使用既要遵守语法规则,更要遵从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语词汇中大量汉字词 ,给韩国学生学习既带来方便 ,又带来障碍 ,其原因在于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中 ,虽存在大量“同形异义”、“同形同义”词 ,但其用法、意义及感情色彩均有不同。本文从实际出发 ,就韩国语汉字词及汉语词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以便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3.
韩国语汉字词可分为两大系列:一是汉源词,二是韩国独有汉字词。究其本源,汉源词理应属于外来词,但是汉源词在韩国语词汇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所以,韩国语学界不把它归属到外来词里,而是和韩国独有汉字词一起归属到汉字词里。  相似文献   

4.
韩国语词汇包括汉字词、固有词和外来词三类,其中汉字词占60%左右,但是大部分汉字词的词义却和中国的汉语含义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在阐述造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的同时,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这部分词汇词义间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词是为人们所喜欢、认同而被加入词汇系统里的新出现的词汇。现代社会是情报化的社会,它要求情报的迅速性、正确性、简洁性、经济性。新词的最大特征是时代性,它反映时代的要求。以汉字的表义特征为基础的韩国语汉字词正符合情报化社会对语言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深刻,特别是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韩经贸和文化往来更加密切。韩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大量使用汉字词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汉字在短期内不可能退出韩国的语言文字舞台。韩国社会需要面对的不是"用"或"不用"汉字的问题,而是要在坚持本国语言文化主体地位的同时,以平和的心态积极吸收包括汉字在内的其他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韩国语的词汇和表现力,更好地服务于韩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韩人文交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韩国语汉字形容词的词根与现代汉语词同形,在语义上,韩国语汉字形容词词根与现代汉语词都具有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同形部分义相同、同素异序词等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韩国语属汉字文化圈语言,汉字词是其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历史文化发展形成自身特点.汉字词形态学特点基于汉字词语素间的结合,包括未见于非汉字词或有别于非汉字词的明显特点.汉字词语素依形态可分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其中,自由语素分为完全自由和有限自由两种形态.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名词性、谓词性和修饰性.形态结构特点主要有混合结构和缩略.混合结构包括自由语素混合结构、黏着语素混合结构、谓词结构和副词结构.  相似文献   

9.
韩国语接词是韩国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它分为接头词和接尾词。接词附着在实词的词根上,构成新的词汇,称为派生词。派生词在韩国语词汇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构成派生词的接词,对学习和研究韩国语的学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分析韩国语接词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原来词义的基础上添加新的词义;二是增强词汇的寓意程度;三是使部分新产生的派生词改变词性;四是使部分新产生的派生词改变语法功能。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韩国语接词的各种功能,指出了正确理解和把握韩国语派生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国语汉字形容词的词根与现代汉语词同形,这些汉字形容词的词根都是汉字名词,但是这些名词的性质却并不完全相同,在附加固有后缀“一斟耳”后派生成了形容词。在词类分布上,韩国语汉字形容词词根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等分布类型,对其分布类型进行归纳、描写可以为韩国人学习汉语和进行机器翻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派生法对丰富一个语言的词汇系统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及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者"和"- /家"是韩汉两种语言中构词能力很强的人称后缀,其使用频率高于其他词缀。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构词方面,汉语比韩国语构词方式更为丰富,派生力也更强;在语义功能上,韩国语的核心附加义比汉语丰富,韩国语"- "与汉语的"-者"和"-家"对应;从语体附加义考察,二者在[+知识专业]义上共同获得[+尊敬]属性,而韩国语"- "在[+能力]义上,汉语在[+性向]义上具有[+尊敬]属性。  相似文献   

12.
派生法对丰富一个语言的词汇系统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及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スト)者"、和 "-(フト)"家是韩汉两种语言中构词能力很强的人称后缀,其使用频率高于其他词缀.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构词方面,汉语比韩国语构词方式更为丰富,派生力也更强;在语义功能上,韩国语的核心附加义比汉语丰富,韩国语"-(スト)者"与汉语的"-者"和"-家"对应;从语体附加义考察,二者在[+知识专业]义上共同获得[+尊敬]属性,而韩国语 "-(フト)家"在[+能力]义上,汉语在[+性向]义上具有[+尊敬]属性.  相似文献   

13.
韩国汉字音声母系统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从公元前开始借用汉字,虽然韩国语和汉语类型不同,但韩汉音和汉语声韵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韩国汉字音源于古代中国汉语音。同时,韩国汉字音为韩国语固有语音体系所制约,经过了与汉语不同的发展道路。它形成自己的体系之后,稳固地维护自己的读音规范。到了现代,韩国汉字音和中国普通话语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了解韩国汉字音声母系统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研究汉语语音史以及中韩语言文学关系史。  相似文献   

14.
韩国语口语教学是培养韩国语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口语能力是以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知识为基础的综合能力的运用。为了消除初学者的紧张心理以及恐惧心理,使之能开口说话,教师可采用"一问一答式、替换式、接续式、扩展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结合使用,才能解决口语教学中出现的"停滞现象",有效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日本从公元四、五世纪便开始接受并使用汉文化和汉字。汉字传到日本以后,日本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在词汇中的所谓汉语(汉字词)的逐渐渗透。翻开大和、奈良时代的古典作品“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就能看到“世界”、“变化”、“天竺”、“蓬来”、“安祥寺”等等与大陆佛教文化有关的词汇。可见当时的日本书面语里汉字词汇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尽管如此,在“万叶集”,“伊势物语”,“竹取物语”等古典作品里,汉字词也才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当时所使用的百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用来记录语音的文字符号。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语素,一个词汇。汉字和现代汉语词汇之间的影响是互相的,一方面,汉字会受到汉语词汇的制约;另一方面,汉字又会对汉语词汇的形成产生影响。以汉字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而言,其主要体现在:汉字见形知义的特征,使得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汉字的书写方式,使得其所要表达的词义,可以通过汉字的字形判别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 ,词汇是最基本的要素。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观念上 ,在词汇中也有体现。虽然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 ,但汉字在两种语言中发挥的作用及使人们产生的印象却大不相同 ,所以在汉字和汉字词的研究中有两点是必须加以重视的。其一是因标记形式的改变而引起的词义变化 ;其二是改写后的汉字和汉字词与汉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由于汉字的表意性,汉语在引进外来词汇的时候常使用意译的方式造词,这就为西方思想的东方诠释提供了条件。梁启超的世界主义思想就是这样的例子,梁启超用中国古典主义的思维诠释了"世界主义",得出了"世界主义"应在主权国家的背景之下,通过文化融合来达到的理论路线。梁启超的这种世界主义思想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反抗西方话语霸权的立场,也是一种应对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践,并以他的言行印证了世界主义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中对术语的翻译遵循着简洁、连贯及归化的原则,主要采取借用已有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使用已有汉字的字形,赋予新义、创译新词等手段,扩展了汉语词汇的语义、推动了汉语多音节词的发展、促进了汉语词汇的词缀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汉朝同形词汉语和朝鲜语,虽然各自属于不同语系,但是有着不少共同的词汇。就朝鲜语词汇系统而论,其中有大量来源于汉语及汉字的词。这种词汇的产生,是同汉字——这一文字的媒介紧密相关的,是汉语对朝鲜语的深刻影响所导致的。朝鲜民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使用汉文,汉字汉文曾对朝鲜语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汉朝两种语言在语汇中互相渗透,使得它们之间产生了大量字形相同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