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争议颇多的问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哲学系82级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课程的教学,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四月中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应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已初具雏形。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就是唯物史观,为什么说唯物史观的形成就标志着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围绕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应占什么地位?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否就等同于“人的本质异化”?它的思想是否还没有超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从而应该归之于主观唯心主义?它的社会观是否就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从而《手稿》是否给了现代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以理论根据?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性质的问题.搞清这些问题,无论是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认清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指导思想,都是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本文拟就《手稿》中异化概念的内涵问题谈些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主体?什么是主体性?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合理的主体性?这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因为主体观作为认识论和历史观研究的中心问题,已引起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只有正确地理解主体,理解哲学史对于主体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掌握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的现实性和具体性,从而合理地理解由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起来的主观方面和能动方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从黑格尔通过费尔巴哈达于马克思的这样一条理论道路,看看对于主体的理解是怎样地从抽象转化为具体的,以及关于主体的观念是怎样深化的。本文试图探讨主体的诸项规定,从而揭示主体问题在马克思那里是怎样得到唯物主义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的革命变革。这一革命是何时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哪些著作可以作为实现这一革命的标志?这些问题,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又是关系到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特点的重大问题,必须弄清。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怎样由此出发进而理解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体系?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最重要、最有意义,同时难度也最大的问题。本文作为我的一系列论文的导言,将首先论述几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斯大林、卢卡契的有关思想;并试图说明,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题已经作了不正确的理解,斯大林又将其推向极端,而卢卡契在这一问题上却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的理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然,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也将阐明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题的基本见解。  相似文献   

6.
如果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这一问题及其相关问题做出一个逻辑的梳理.简而言之,我们首先要弄清下列三个问题:一、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提出的理由及言说的合法性何在?二、应在何种意义上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三、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真正出场路径是什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英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的研究成为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有活力和争论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并且形成了辩证法的五种解释模式,涌现出一系列观点新颖的研究成果。英美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探索三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的辩证法?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的辩证法有什么意义?如何在实际中应用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重新探讨这些问题:一是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本人所应用的辩证法;二是追根溯源,回到辩证法的源头,重新审视黑格尔的辩证法;三是寻求解释辩证法的新视角,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考察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关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什么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是我们受限必须弄明白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理清这两个问题,以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在我国目前理论界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马克思个人的哲学 ,由此而排斥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哲学观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应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所有有“马克思主义”称号的哲学的总称。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文章提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是对其基本特性的把握。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科学性、人类性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五个最基本的特性 ,它们的统一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表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以人类科学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还是两者的杂乱混合?这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议的问题.我认为,《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未完成的重要著作,它十分明显地反映了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两重性”.但就其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最先开始研究的是哲学,后来转向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他的哲学著作集中在前期,青年马克思曾经有过一个哲学时期.曾有过一个站在唯心主义哲学立场上看问题的时期,而后出现过“否定哲学”,否定思辨哲学提倡实证科学转向,是什么促使马克思的思想发生转变,本文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德国唯心思辨哲学和它们与现实角度来说明。本文认为马克思否定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是一致的,而否定思辨哲学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结果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以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前提。而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需要破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解释学观念,也需要破除实用主义的解释学观念,更需要破除对待马克思的一种非历史的观念。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研究马克思同其他思想家的关系,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系问题上,传统研究存在四重误解。重新研究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揭示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变革的实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涌入和哲学流派的迭起,西方文化似乎一片繁荣景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权则受到严峻挑战。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究竟应该朝什么方向走,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我们每一个理论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孙伯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他提出的“回归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党性原则与开放性的辩证关系等学术观点,在国内学界曾引起巨大的反响。在孙伯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了这组文章,希望能借此认真思考和总结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所作出的艰难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同时也希望能引发对马克思哲学当代话语权的思考和深度探索。这在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泛滥的时代,对于中国学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西方世界先后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是由伯恩斯坦、考茨基等开创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二是发端于俄国、苏联而由西方一些共产党理论家所全盘接受的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三是卢卡奇等人最早提出后又被法兰克福学派所继承和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之间的争论在哲学上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哲学?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三种思潮在哲学上的争论与分歧是紧紧地同社会理论方面的争论与分歧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为当代资本主义辩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改良的态度;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批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革命的态度。后两种思潮尽管都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理论出发点截然有别。共产党的理论家出发点主要是马克思的社会矛盾运动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出发点则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15.
究竟应当如何看待文化哲学在马克思哲学之中的地位?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这是进行文化哲学研究、特别是对文化哲学进行学术定位所必然要涉及的关键性重要问题,对于今天理解马克思的理论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通常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就是、也只能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只有从这种角度来看,才能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髓的同时,探讨并确定文化哲学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之中的地位,从而既使这种研究不再流于“无家可归”的状态,也使它由于得到了准确的学术定位而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回到马克思"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比较时髦的口号,马克思哲学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都是很有必要的,但问题是:马克思本人只是针对他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现实,根据自己的判断对一些问题作了自己的思考,并没有给一切问题留下答案,我们能回到马克思的什么?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回到马克思?本文旨在澄清理论界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阐明马克思哲学的两个维度,进而指出"回到马克思"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7.
在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时,我们面临如下问题:面对马克思同样的哲学文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或那样有时是相反的解读?关键原因在于马克思哲学内部存在着张力结构:马克思文本中存在着哲学话语与科学话语重叠的情形,这就使得马克思哲学既具有哲学性,又具有科学性,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为后来的研究者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洛斯从黑格尔哲学中到底继承了哪些遗产?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似乎是人所共知,因而不必提出,更无需探讨的一个常识问题。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这倒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一般都持这样的观点:“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你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热点。但这一研究迄今为止尚有以下几点欠缺:①只承认马克思在晚年才具有人类学思想,对其理论渊源不甚了了;②很大程度上混淆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同传统人类学思想的质的差异;③对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理解欠全面。本文拟就以上几个方面做些初步的探讨。一马克思人类学的理论渊源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的有机部分,即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之对应的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呢?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钢”,必须要搞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年轻的马克思1842年在《莱茵报》上所说的这句名言现在经常被人们直接当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加以引用。“哲学要反映时代精神”,人们现在经常这么说,这么号召,认为这同样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然而,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应当把特定的命题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我们应当思考:马克思的那个命题来自何方?体现着什么样的哲学路线?向哪里发展?我们还应当思考,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究竟应当怎样理解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时代?什么是时代精神?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哲学、时代精神和时代三者的关系怎样?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所有重复着马克思的那句名言的人都认真思考过并能作出正确的回答的。对于多数人来说,甚至想也没有想过,马克思1842年提出的那个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