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不一,已有研究中缺少对同一地区留学生的分类对比研究。由此入手,将留学生按来源国分为五类,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的形式,收集留学生在宁夏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适应情况,对宁夏大学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同时,对留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留学生在南非的适应和挑战。一方面从文化、社会生活和就业移民的状况来考察中国学生群体在南非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另一方面依据访谈内容,从个人生活、学业、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南非所遇到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在南非的中国留学生数量的迅速上升,研究中国留学生在南非的适应情况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首次尝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究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二语习得的关系,旨在了解研究问题的本质。采取了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5名来自4所不同高校的外国留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获得数据;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语习得动机在留学生们的学术和社会文化适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着语言习得的成绩和社会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4.
借鉴跨文化适应研究模型中的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不同国家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探究他们线上学习压力源、压力应对策略以及二者对线上学习心理适应的影响。发现外源性压力是留学生线上学习的主要压力来源;留学身份、年级、国家地区是影响留学生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留学生主要采取面对型策略应对线上学习压力,年级和汉语水平影响留学生的压力应对策略;线上学习压力源和压力应对策略是影响留学生线上学习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根据留学生线上学习的特殊性,将跨文化适应研究模型发展为虚拟空间跨文化适应研究模型,从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以促进留学生线上学习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浓厚兴趣,选择到中国留学.为吸引更多优秀国际留学生来华,结合国内外已有文献,采用访谈法和结构化问卷法进行调查,并以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文化适应模型,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留学生在文化适应维度上的特性,了解在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及他们在文化适应维度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在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提出若干建议和政策意见,从而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6.
从留学生来华留学动机,跨文化适应中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留学生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管理方式以及留学的地域差异等方面,对北京某高校的留学生在京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来华留学生面临的文化障碍以及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不同因素,以帮助留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同时为从事留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提出了改善课程设计以及时间规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来疆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群体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社会环境、个体因素、语言障碍、原有的文化和心理四个方面是造成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留学生教育和管理中采取差别管理与趋同管理,利用留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加强对留学生跨文化支持等方式,将有助于来疆中亚留学生顺利实现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海南三所高校的留学生适应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在琼留学生的适应状况、适应特点和造成留学生适应困难的原因以及海南在接收、培养留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推进海南高校国际化进程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来华华裔留学生学习适应教育,需要让华裔留学生感知和谐同胞关系,尊重华裔留学生的教育偏好和满足其身份认同,彰显学习适应教育的内生性制度逻辑,鼓励华裔留学生形塑学习者身份。追求华裔留学生学习适应资源条件的现实转化,推动学习者身份建构与文化融合的实践统一,以此凸显学习适应教育的外生性制度逻辑,促进华裔留学生学习者身份创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在西北工业大学的外国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自己长期以来与留学生的交流与接触,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工大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学业情况、心理压力等各方面的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为本校的留学生工作提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留学生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如何适应新环境将成为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在新形势下,基于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来华留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 题,在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解决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法建交50年以来,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逐年增长。通过对法国波城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及其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在法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及他们在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影响其文化适应的主要外因(文化距离、社会支持)和内因(心理压力、语言水平、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与祖国文化社团或学生组织保持联络。这对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文化适应是更加困难还是有助于他们适应新环境文化?通过深度访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文的十名韩国学生,探讨了来华留学生媒体使用尤其是互联网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和互联网使用对于他们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疑虑消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具有多重文化身份,在进入新的文化环境后,将持续应对跨文化交际与适应压力。对此,跨文化适应综合理论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综合分析框架。基于这一理论视角,国内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来华留学教育支持保障体系、营造更为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环境、激发留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等多种途径,推动来华留学生获得新的文化身份,顺利实现跨文化适应,进而促进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适应压力在探讨完美主义、社会联结与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有重要作用。采用心理学问卷调查法,考察了772名来华留学生完美主义、社会联结、文化适应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水平,分析了四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来华留学生完美主义与文化适应压力、抑郁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联结与文化适应压力、抑郁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完美主义与社会联结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完美主义正向预测抑郁水平,文化适应压力起完全中介作用;(3)社会联结负向预测抑郁水平,其中文化适应压力起部分中介作用。高校应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重视来华留学生与中国社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教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来华留学生文化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留学生学习成效的思想基础,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随着中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和行为矛盾日益凸显,受到广泛关注。这不仅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也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来华留学生语言障碍导致学习态度消极,教学方式的差异导致学习兴趣减退,缺乏沟通渠道导致社交技能缺失,价值观的反差导致负面情绪甚至心理问题产生。因此,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留学生管理和教学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推进高等学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适应已成为移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美国亚裔人口的急剧增长,亚裔青少年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关注。文章梳理了国外文献中关于留美亚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适应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如语言障碍、文化认同危机、心理适应困难以及高风险行为等,并提出促进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的对策,为中国青少年留学生出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据笔者在日本的实地调查,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观察一组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留学生的日语基础、学历与毕业后去向的相互关系,用芝加哥学派异文化适应中的"边缘人(marginal man)"概念分析3个不同类型的个案,探究其中因异文化不适应而引发的现实问题,其中除了个人的心理素质、日语基础等个人原因外,日本与中国在文化传统、心理模式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个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引起日本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所以,虽然日本学校有优良的学习环境,但相当数量的留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回国或去第三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建议,论述研究此问题对中国解决外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过对南京医科大学本科一年级到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共152名留学生的调研,发现社会系统提供支持与服务的能力、对东道国文化的适应度和汉语水平是决定留学生能否很好适应跨文化环境的关键因素.人口学和个性身份因素中,男生较女生、研究生较本科生、社交首选中国朋友者较首选本族群者、来华追求理想较其他来华原因者,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更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一组中国留学生留学生活的调查阐述了中美教育体系、学习理念、方法的差异。留学生在美学习期间对英语阅读理解、专业学习、校园设施和社交生活的适应过程 ,反映了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误区和盲区。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 ,导致了我国学生应试能力强 ,应用能力差 ,以及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广大英语教师应对现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