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常德市城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我们应采取多角度、全方全的开发措施 :以历史为依托 ,全面演绎旅游文化 ;点与面结合 ,拓展旅游景点的内涵 ;借名人效应 ,扩大城市知名度 ;虚实结合 ,开发地方文艺  相似文献   

2.
市民的道德素质是在特定的城市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环境与市民道德精神的养成息息相关,环境对市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德”文化为代表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常德市的宝贵文化资源,在城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德市要进一步挖掘“德”文化资源,以“德”文化为引导,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舆论和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在新时代征程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市民不断奋发有为,建设幸福常德。  相似文献   

3.
论常德城市建设及其形象塑造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塑造好城市形象,就要找准城市形象的文化定位。常德市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文化名城建设中,应从常德城市形体形象的文化定位、常德城市行为形象的文化定位和常德城市精神形象的文化定位等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4.
马丽华 《社区》2014,(9):10-11
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面积181平方公里,有6个街道办事处和54个社区,常住人口39万。东纳钱塘江之浩气,坐拥西湖之秀美,肩枕吴山之逶迤,是自然与人文环境得天独厚的老城区。上城区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上,提出了打造“精神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口号,将社区文化建设与促进社区认同和形成社区价值共同体结合起来,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依托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上城区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之道,从而使自己在新时期全国城市社区建设领域居于前沿地位。  相似文献   

5.
湖北东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一直以来被学者评价为"很有说头,少有看头,没有玩头".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东湖地区是楚国的腹心之地,具有楚文化、三国文化、屈原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名人文化内容,但是东湖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弘扬很是欠缺.对东湖地区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通过重点建设"楚园"来再现楚国的文化精神;凸现楚文化特征,全面展现楚风楚韵;重塑屈原文化;打造东湖风景区风物一条街,以宣传楚地风物的美丽传说;充分利用电子传播媒介,传播东湖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优秀历史名人文化经过历史的鉴别和沉淀,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近年来,宜昌从城市治理的高度推进屈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力图将屈原文化打造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将宜昌打造为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地(“一标三地”)。在这一过程中,宜昌形成了屈原文化内容生产、教育传承、产业融合、文创IP打造、传播宣传、城市涵养、项目示范这七条创造性转化路径。宜昌屈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受屈原文化的内在秉性、外在竞争性、转化机制的顺畅性、转化成品的可接受性因素的影响。宜昌还需要做优“屈原文化汇聚中心和传播策源地”,优化屈原文化转化路径要素和屈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从整体上把握好屈原文化与市场文明、城市治理和个人修身融合发展的方向。宜昌屈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不要苛责历史名人文化的时代局限性,而要不断优化夯实历史名人文化的转化路径,积极推动其与新时代相适应,就能建成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名人文化新生态。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味, 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 城市社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三方面探讨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建设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在于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机制,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建设的参与性,缓解供需矛盾,建设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9.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屈原文化.在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时尚的今天,屈原文化显示出极高的旅游资源价值,并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当前屈原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惑,其开发路径需要进一步探求,文化内涵需要有效挖掘.  相似文献   

10.
秭归、溆浦、汩罗是屈原三个重要的人生驿站,"屈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鄂、湘文化的源头。如何打造"两湖三地"屈原文化共同圈来促进三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一是应将三地打造成"屈原文化"的研究基地,因为两湖三地近年来所考古出土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物,很多可称得上是研究屈原和《楚辞》的"活化石"。二是开创"两湖三地"的屈原文化共同圈,因为"两湖三地"是屈原文化研究的中心地区,之间既有很多的共性,也由于地理之差,各具文化特性。三是整合三地文化,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屈原文化",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好"两湖三地"屈原文化品牌,利用好这个品牌为开发三地的旅游服务,对打造"两湖三地"文化经济圈,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