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囚徒困境” :有关信任问题的引出“囚徒困境”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假设———两个被单独审讯的嫌疑犯有权决定自己是缄口不言或是供认不讳。但双方的选择都无法单独决定自己的命运 ,于是在不能相互交流的前提下 ,两人都在不断设想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当然 ,这样一种对脑细胞杀伤力极强的命题只是完全理想化了的假设模型 ,但它又如影子般不时显现于人类生活的各个片刻 :在基督徒那里 ,它是上帝仁爱光辉映照下盛满救赎者鲜血的圣杯 ;在卢梭那里 ,它是照亮灵魂底处的明镜前的忏悔辞 ;在卡尔维诺 (Calvino)那里 ,它是无形骑士身上的…  相似文献   

2.
实施大学生增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基固本的有效举措,主要关涉教学双方的利益博弈。在大学生功利性学习和非理性评教条件下,增负实施陷入囚徒困境。地方性院校大三学生增负实施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增负有效实施率整体水平不高。大学生功利性学习对增负实施产生抑制效应,非理性评教对增负实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增负实施产生更大的抑制效应。转变大学生功利性学习倾向,完善学生评教制度,是走出大学生增负实施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是我国乡村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我国教育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培训是帮助其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国培计划"是最为突出和系统的培训机制。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师绝大多数为乡村中小学青年教师,他们来到大学后,环境、身份发生变化,产生各种不同角色身份;又因国家社会体制、培训机制、原始资本等社会成因的影响,深受社会角色的层层镣铐,这一特殊群体在"国培"中"被培训",表现出了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学生身份、作为陌生人、作为弱势教师群体的角色纠葛。为了帮助乡村青年教师摆脱囚徒困境,应从剥离乡村教师与知识分子的概念、调控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改革培训机制本身、捍卫教师专业发展权利、鼓励社会资本流动等多个维度尝试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工作实践期间,笔者在沈阳市永善社区进行实践,开展的是有关老年人的"时尚银发"项目。在执行项目这一时期内,社会工作者遇到了多种多样的伦理困境和难以衡量的伦理抉择。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方面,如受益对象的利益,社工机构的利益,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社会工作者在伦理困境中做出伦理抉择需要从认识自身角色和认识伦理困境类型出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难以从一个固定标准去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洞察社区矫正人员构成和责任冲突,剖析“主体分离”现状下的法律监督,最终探求“主体分离”囚徒困境的出路,以期有助于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区域化、差异化发展,优秀教育资源稀缺性、非均衡性特征日益明显。政府因此大力提倡资源共享,希望缓解现阶段社会对优秀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利用博弈理论,静态分析资源共享发展迟缓的原因,提出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是走出“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困境”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7.
社区的拆迁改造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在传统模式下,我国政府和开发商在拆迁改造过程中结成的利益同盟,使得原业主处于相对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业主因自身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和行为,使得拆迁改造工作陷入困境。在不断的冲突和实践中,探索出了由业主主导的拆迁改造的自助模式。为深入了解我国的拆迁改造困境并探讨自助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对传统模式、现行模式和自助模式的对比,归纳和总结了自助模式的优势和目前推行的壁垒,认为由"自助拆迁"和"业主合作建房"两部分构成的自助拆迁改造模式是破解拆迁改造困境的有效手段,并对今后该模式的推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城市历史地段更新工作难以开展、困境重重,究其原因是其涉及利益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本文首先阐述传统历史地段更新中利益主体"意识—行为"特征,再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龙虎巷历史地段利益主体的"意识—行为"特征,并指出区位因素是龙虎巷地区利益主体"意识—行为"特征异化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分别针对四类利益主体"意识—行为"提出相应措施,使各利益主体"意识—行为"得以矫正,规避外界不利因素影响,从而使各利益主体从非理性走向理性、从非合作走向合作,保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华中地区A镇一起石场纠纷为案例,分析农民群体性利益表达的困境,讨论了目前学界关于农民维权"以法抗争"等理解模式所存在的简单政治化倾向,指出非政治化仍然是农民维权的基本特征。论文还认为,以"合法性困境"为基点所推导出来的农民维权的弱组织和非政治化观点虽然足以批判有关农民维权行为的激情化想象,但却有忽略转型期中国政治之复杂性和过渡性特点之嫌,其对农民维权特征的基本判断虽然表面上与激情化想象不同,但两者在思维逻辑上却存在着某种内在一致性与贯通性,本身也不自觉地陷入了"民主—极权"这一泛政治化思维陷阱,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农民利益表达之难以健康和体制化成长的原因,从场域而非结构的角度看,更直接导因于乡村社会中各种既存"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的阻隔,与"合法性困境"相比较,这一结构之网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塑造具体场域中农民维权行为的更加常态和优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藐尹 《现代妇女》2014,(6):177-177
"目的推定制"和"合意举债推定制"具有逻辑统一性,而"利益分享制"是对以往认定判断夫妻共同债务标准的否定。夫妻共同债务推定存在证明责任分配不公、日常家事代理权界定模糊、现行法相互冲突的困境,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囚犯在海外的这个"都市传奇",诸多国际主流媒体放弃了职业素养,未加质疑地接受、毫无节制地传播。谣言就像一个鬼影,实质上根本不存在,除了相信它的人会假定它存在以外。可能,不是所有囚犯都被关在高墙和电网里面,有些人是坐在编辑的书桌前,做他们自己意识形态偏见的囚徒。谣言被称为"即兴创作的新闻",通过谣言人们在一个不明朗的情境中评论自己周围的事件。缺乏直接或个人知识的普通人,依靠传闻来理解新的现象,合理化他们对谣言的  相似文献   

12.
整体性治理理论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府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思路。府际合作生成因素的复杂性,使这种"集体行动"面临现实困境:整体性治理理念认知差异、利益和权力结构差异、政策制定与执行碎片化。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培育府际"合作共赢"意识,构建利益平衡引导机制和网络化府际治理结构,建立多层次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成为探求丝绸之路经济带府际关系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反海外贿赂拷问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PC行贿被罚事件,再次暴露出我国一些行业的潜规则——商业贿赂已成行规,让从业者陷入“谁不给就出局”的“囚徒困境”,也让我国法律法规陷入尴尬。而商业贿赂已对我国吸引外资构成环境瓶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权属制度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残缺、"农民集体"法律内涵的模糊性以及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本文从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内部"还权于民"、明晰土地产权,二是外部建立起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内外结合,探讨解决现行我国农村土地权属弊端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现在村委会选举矛盾的主要方面,已不在政府方面,而在村民方面,主要是村民对选举缺乏热情、宗派势力干预、贿选等等。在被国内外舆论称为"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乌坎村民主选举一周年之际,境内外媒体接二连三报道了广东陆丰市的"乌坎困境"。其中,东方卫视以"乌坎民主自治陷困境,村主任称很后悔维权"为题的视频节目被大量转载。乌坎村委会主任林祖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承认村委会工作陷入困境,并有再次被推翻的可能。村民也因为至今什么利益也没有分到而大为不满……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回头看看一年前专家学者是如何评价所谓"乌坎模式"的。在《"乌  相似文献   

16.
囚徒的困境     
一哲 《现代交际》2007,(7):34-35
囚徒困境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博弈论案例:两个人被认为合谋犯罪。法官将其分别关押,并告诉他们不同选择会带来的结果。如果两个人都承认有罪,则被判处8年监禁。如果两个人都不承认有罪,则都判2年,如果一个人承认有罪,另一个人不承认有罪,则不承认的被判10年,承认的被释放。如果你是这两个囚徒中的一个,你该如何选择呢?表面上看,答案似乎很清楚:大家都一口咬定没犯罪,对两人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但答案是惊人的:选择招认,才是最好的结果——无论这两个人是否真的犯了罪。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所谓嫉妒是世界上最令人绝望的牢狱。因为那是囚徒囚禁自我的牢狱,并非被人凭借暴力关进去,是自己走进去,从里面锁上牢门,亲手把钥匙扔到铁栏杆外的。而且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被幽禁在那里。——村上春树"现在大马云、小马云都有了,我就是那个中马云。"——因长得像马云,家境贫寒的8岁小孩范小勤,在2015年得到了马云的资助。这引起了深圳小伙小黄的注意,他立马去韩国花了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盛行,消费异化现象屡见不鲜,爱情也未能避免,由此在两性交往中产生了一种新现象——消费式爱情。消费式爱情是指人们以身体性感度和感性表象美为资本展开的感性表象诱惑,进而吸引异性产生一种类似"爱情"的交往并从中获利,爱情沦为人们获取自身利益的诱饵,其本质是一种异化的爱情。长此以往,人们将陷入爱情功利化、幸福观扭曲的伦理困境。要摆脱这种伦理困境,必须倡导健康的爱情观及保持良好的爱情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19.
沈洋  陈向楠 《城市观察》2014,(1):90-99,109
在利益多元的城乡一体化语境中,我国旅游型村庄建设正面临"资源流失、风貌雷同、文化变异、特色同质"的严峻局面。对于解决旅游型村庄规划所呈现的诸多问题,以往的研究思路大多是从规划技术角度入手分析,然而事实证明收效并不显著。与传统研究视角相异,本文在方法论上进行了较为新颖的尝试,从利益协调的角度切入旅游型村庄规划,采取"系统集控、点位突破"的"层第体系"决策管理来解析旅游型村庄规划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相似文献   

20.
对"蚁族"生存现状和发展要求的分析发现,这一群体具有向上流动的强烈诉求,他们乐观坚强。但苦于向上流动渠道不畅。"蚁族"实现向上流动的困境有宏观层面社会流动机制的不完善、中观层面社会资本支持的缺乏和微观层面个人能力发挥的制约。防止"蚁族"问题的固化,拓宽"蚁族"向上流动的渠道需要公共政策对目前的社会利益进行适当调整,包括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制度,丰富"蚁族"向上流动的社会资源,加强"蚁族"纵向上升的流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