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现有的与北极生态保护有关的国际法律制度是以联合国海洋法条约、国际环境条约、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及北极地区国家法律为主要框架的,但现有北极法律缺失"生态"理念,北极生态保护以"软法"为主,并且保护北极生态的法律制度存在空缺,缺乏整体观,北极诸多环境法律存在于不同法域,呈现出不成体系性。而以生态整体观的方法来整合现有的保护北极生态的法律,充分考虑保护北极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法律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并由生态学规律引申出北极生态保护法律原则,最终形成对北极生态进行整体保护的法律制度在目前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现有数据库保护方式分为技术措施保护方式,版权保护方式,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方式,合同法保护方式等,各种保护模式各有利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状对数据库保护模式和具体内容提出应专门立法对数据库进行特殊权利保护,同时要建立合理使用制度,强制许可制度等对数据库的权利人行使权利加以限制,以平衡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3.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数据库保护方式分为技术措施保护方式,版权保护方式,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方式,合同法保护方式等,各种保护模式各有利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状对数据库保护模式和具体内容提出应专门立法对数据库进行特殊权利保护,同时要建立合理使用制度,强制许可制度等对数据库的权利人行使权利加以限制,以平衡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环保责任与环保问责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根源在当地政府环保责任不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依法履行教育引导、规划指向、执法监督、市场服务、信息公开责任,而建立环保问责制则是强化政府环保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内保护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颇具争论。实际上 ,人权不仅具有国内性质 ,而且具有国际性质 ,因此需要通过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渠道来加以保护。人权的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是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合的 ,任何试图割裂二者关系的做法都可能损害国际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国家的主权。正确认识二者的辨证关系 ,有助于积极承担国际人权条约义务 ,对人权实施有效的保护 ,促进国内民主法制建设 ;同时也有助于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反对一切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暴力恐怖犯罪呈现的一个新特点,是其将侵害的矛头直接指向无辜群众。在依法惩治暴力恐怖犯罪分子过程中,对相关证人和被害人的有效保护不仅有助于反恐诉讼的处理,更能从国家关怀的角度体现反恐的决心。各国的反恐立法和实践对证人和被害人的保护注意了诉讼内外的区分,注意发挥国家的主体责任,构建多元化保护体系。在保护机制创新、保护经费投入、作证机制改革方面予以科学考虑。中国反恐中的证人和被害人保护应当纳入诉讼整体进行谋划,通过专门立法机制的完善和机构设置,提升保护水平,在确保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发挥二者的诉讼功能。  相似文献   

7.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可以分为微观法律保护和宏观法律保护.尽管这两个方面的法律保护其作用的形式和法理根据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立体、协调的体系.这两方面法律保护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收到最佳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协议保护机制具有契约性、参与性、有效性、针对性、经济性以及可预测性的特点,受到环保基金、非政府组织的青睐,对于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他国家的立法和实践已显示出该机制的灵活性,我国法律也为实施协议保护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制度资源.为了更好地实施协议保护机制,应当根据土地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模式,加强与当地社区和政府的合作,合理约定补偿,并确定合理的保护标准和指南.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利益集团的诉求使得发展中国家出现名义知识产权保护趋同,而实际知识产权保护不均质的现象。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研究开发三个方面梳理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的福利影响,发现现有文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福利影响的结论模棱两可,政策含义也非常含糊,其原因在于基本没有区分知识产权的名义保护和实际保护,因此,需要在区别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最后进行总结评论并提出该领域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福利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的客观情况下,本文在明确动物福利含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动物福利保护的必要性,进而反思动物福利保护中的伦理基础、法学原理、经济基础、实施及制度建设等障碍性因素,认为动物福利保护缺失的原因在于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留于表面;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难以改变;中国薄弱的经济物质基础限制了动物福利的迅速改善等方面。最后针对中国国情提出完善动物福利保护的对策:提高公众动物福利参与意识;培养理性消费观念;提高专业人员的动物福利观念素质;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法制标准建设;加快动物福利立法等。  相似文献   

11.
胎儿虽然不是自然人,只是母体的一部分,但是胎儿有其自身的利益。现实生活中侵害胎儿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为了维护其及其出生长大为人后的利益,法律应当对胎儿利益予以保护。这种保护应包括来自民事和刑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论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是继数字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之后各国知识产权界所面临的又一个焦点.从基因技术及其商业价值、基因是发明还是发现、基因技术专利保护有没有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公共秩序这几个主要方面考察,应该给予基因技术以专利保护.基因技术保护的客体是基因序列、基因技术方法、转基因生物和生物类物质.但是,给予专利保护的基因技术必须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实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已得到普遍应用,这也就使侵犯短信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变得更加普遍。从阐述短信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侵权类型入手,力求在现有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和法律制度下,从技术保护和法律保护两个层面寻求短信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平衡各方利益,以实现短信作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文章综述了工业遗产的概念、构成和价值,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指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面临历史文化价值观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以及保护主体缺位和资金缺乏的挑战;通过加强工业遗产宣传与知识普及、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规划制定等措施来保护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介绍劳动保护产业基本概念着手,论述了发展劳动保护及其产业化的意义,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劳保产业提出了三点发展建议:一是合理利用环保产业为劳保产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契机;二是加速发展劳动保护技术咨询产业,以让这个起中间环节和催化剂作用的产业带动整个劳保产业的发展;三是抓住特殊情况下(如SARS)国家对劳保产业的重视和高投入等历史机遇推进劳保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ALE系统介绍了自动链路建立系统中的链路保护设计及其采用的加密算法,是为了解决该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测试了算法的可靠性。文中通过系统仿真和无保护的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了此设计改善了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对链路的建立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和新兴文化的冲击,民族戏曲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处于危机状态之中。为了保留民族文化的根须和火种,守护民族精神的家园,维护民族文化主权和国家文化安全,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必须坚定地对民族戏曲实施"活态保护"的策略。实施"活态保护",必须强调民族戏曲的原创性(鲜活的舞台性和立体性),认真进行抢救、恢复和重建。强化民族戏曲的主体性,保护传承人,推星造星,实行人才来源多样化,吸收壮大戏曲志愿者队伍。突出民族戏曲的双向接受性,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扩大民族戏曲的群众基础。坚持发展的观点,刷新文化精神,既重"硬件",又重"软件",保护与利用兼顾。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一直在寻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发展。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著作权保护体制正经受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及特点,归纳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所存在的焦点问题,如"临时复制"、"超文本链接"及"数字图书馆"等,并通过吸收借鉴国际公约、条约中有关著作权保护的先进经验,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宜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著作权保护新方案。  相似文献   

19.
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陕西环保产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逐渐形成了具有本省地方特色的产业市场。面对入世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商机,陕西环保产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完善不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全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乡土知识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因其独特的“话语实践”而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乡土知识在乡土社区和现代社会均具有多种显在或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对如何利用乡土知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