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语言美学功能的角度谈日语流行语的语言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6):82-84
从语言学功能的角度探讨日语流行语的语言功能,总结出了日语流行语的一些特点,认为语言的美学功能是日语流行语的语言功能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日语流行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学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5):118-120
本文以日语流行语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法等相关理论,概括总结日语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剖析其形成原因,并结合我国高校日语二外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日语二外教学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现代日语流行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代日本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反映这种变化的流行语不断涌现。这些流行语有的被人们广泛使用 ,有些成为常用语还被当作固定词汇收录在词典中。由于流行语的形式不拘一格 ,又被年轻一代大量使用 ,甚至导致规范日语单词和语法变形、日语结构紊乱。研究现代流行语的产生、传播、形式和功能等各个方面 ,可以剖析现代流行语 ,从而达到研究日语变化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中日语借词的借用类型,对现阶段搜集到的词语进行了分析整理研究,发现有"音译"、"意译"、"汉字借用"、"拉丁字母借用"、"特殊语法结构借用"和"特定动漫作品词语借用"六个类型。提出了如下观点: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语借词虽数量繁多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规律可循。这些本存在于日语中的词语得以被汉语母语者借用并传播的一大重要原因是日本ACG产业的发达及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网民对ACG的热衷与喜爱。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语和日语在文字表记领域都使用汉字作为重要表记符号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5.
刘晓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64-366
流行文化是当今时代不可回避的重要文化现象,同时也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文化格局。流行语较一般的词语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即人们对指称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等。本文试从日语流行语中探析流行文化的体现出的关学艺术,在特征性的把握中找寻其审美规律,把握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丽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日语流行语是日语语言发展跳动的脉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遵循传统语法规则、随性创作的新语和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流行语如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百态,特别是日本人的社会文化心理。日本民众的心理动态对日语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日语流行语和日本人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入手,分析日语流行语蕴含的日本人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以及类推的相关理论,研究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及其生成演变的内在机理,认为某些具有实词意义的词素,其语义经过虚化后成为类词缀,促使新词的大量产生;同时,隐喻、转喻和类推是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重要生成机制,三者单独或共同作用,积极地推动实词经语义虚化到词缀化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与类型,发现其语源主要集中在文娱影视、行业用语、公众人物用语、政治用语、社会热点、方言词汇、外来词以及社交平台用语八个方面。根据语言组构性质将网络流行语分为语音变换类、词汇重构类、语义泛化类、流行构式类以及网络俗语五大类。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各不相同,从微观角度以各类流行语中的典型用语为研究对象,将语内机制和语外动因相结合,系统分析各类流行语生成的主要理据。 相似文献
9.
日语流行语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72-75
日语流行语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们喜爱并经常使用的语言。它们构词灵活多变,分布在各个领域,具有言简意赅、新奇时尚等特征。虽然许多流行语生命短暂,但它们与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连,从流行语中可一窥日本社会的全景。 相似文献
10.
刘晓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93-96
流行语的发展是当代社会语言生活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现代流行语较一般的词语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即人们对指称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等.文章试从语言美学角度探析现代流行语中体现出的美学特质,在特质性的把握中找寻其审美规律,把握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3):143-144
动词在语言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日语动词也不例外。若想研究日语动词的种种状态,有必要弄清动词的分类。从目前研究来看,根据动词本身所表达的词义,日语动词可大致分为动作动词、变化动词、状态动词等。笔者所列举的动词并没有囊括所有的动词,不过根据以上分类法也可将日语其他动词进行归类。愿为日语学习者或日语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2.
吴剑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95-97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试图从蹴鞠的起源、功能极其兴衰来研究制约蹴鞠运动发展的规律,并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思潮演变的进程,从而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精华部分,剔除其违反客观规律的糟粕部分,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14.
高校日语专业课程实训是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有效的考核机制将有利于实训课程的有序开展和学生能力的有效提高。本文从考核思路、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具体操作等四个方面针对实训课程的考核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流行语的演变过程,证实流行语对社会舆论的作用。流行语的产生就是舆论从潜性走向显性的过程,是社会舆论显化的重要特征。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流行语,不同的流行语又是不同时期舆论的体现。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更是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代社会舆论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和日语的语言表达中 ,方位词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 ,其语言功能不容忽视。汉语和日语都各有一套完整的方位词系列 ,而且 ,由于日语的方位词基本都由汉字构成 ,所以从结构上看 ,汉语和日语的方位词系列非常接近。一、方位词的类别与构成 ;二、方位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流行语与社会密切相关。研究流行语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社会。笔者以英汉流行语为例,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庄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指出了近年来日语片假名功能的扩展的四个方面并简析了片假名扩展的原因。认为:片仅名功能的扩展是日本民族独特文化观的一种体现,是日本语言的进步,也体现了语言随社会进步而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和日语的语言表达中,方位词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其语言功能不容忽视.汉语和日语都各有一套完整的方位词系列,而且,由于日语的方位词基本都由汉字构成,所以从结构上看,汉语和日语的方位词系列非常接近.一、方位词的类别与构成;二、方位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在交流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针对网络流行语的特征,试采取直译、意译及增译、仿译等翻译手段,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