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身体修养和意志力培养以及锻炼技能养成的教育课程。本文 试图通过寻求人文教育与高校体育融合的契合点,探讨高校体育和人文教育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评价,最好被看作一种教育智慧,它是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它能为政策制定者、行政管理者和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评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评价必须为教育目标服务,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测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的评价从  相似文献   

3.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创新观念,加强高校德育的理念建设是改进高校德育,提高高校德育成效的首要选择.高校德育应不断创新德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缺少人本观念,在目标定位和内容设定上不切合学生实际,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不重视非课堂教育,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关心、尊重、理解、爱护学生,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以学生为本,必须加强课堂教育,同时重视非课堂建设,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尊重教育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以尊重为教育原则和方法建构和谐教育氛围,尊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尊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将尊重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简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后,在经济全球化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中固有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应按国际通行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管理经验进行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并将其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资源管理中将是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高校正在进行人文社科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整合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为此,必须首先对人文社科教育的目标进行反省。分析认为,单纯地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或者创新作为人文社科教育的目标,都是片面的。人文社科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以及主体能力即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古今中外教育家和谐教育理念,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和内在逻辑,对《学记》中蕴含的和谐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教育目标的和谐是指引,教与学的和谐是根本,教学内容的和谐是载体,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媒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的需求,反映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就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动力机制,其构建途径是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有效调控,促进动力机制的建立;构建具体方式是高校主动服务,学生积极参与,实现高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 2 1世纪中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改革走向 ,是社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为达此目标 ,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考试中心”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已远远不适应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而以“学生中心、能力中心、活动中心”为标志的创新教学必将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明确指出教学中要自觉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的品质。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的心灵和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两课"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内容上、教育功能上不同,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牢固树立"两课"教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的思想.二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义务教育的本位回归,看到了我国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春天,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随着新法的贯彻、实施,我国义务教育必将在体现法制精神。突出入本关怀中得到更多新的发展模式、管理机制与制度支持。作为实施义务教育主体的学校我们应该如何在法的精神下,把法律规定变为教育实践,应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蕴含着对非智力因素的论述,不仅强调人的感觉、激情、欲望等是人类学的规定,而且具有唯物主义本体论的意义。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影响人的个性特征和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必须注重大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培育,通过非智力因素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典哲学著作。其中直接或间接地论及了教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 ,诸如教育与社会关系问题、无产阶级进行教育斗争的策略问题、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无产阶级家庭教育问题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等。这些基本教育问题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之一。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们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在全面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逐步将毽球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不断地加以研究、推广并实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1月17日,"2011年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博雅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文轩、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中国教师奖励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季克异、福建师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