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行书书体论     
本文对“行书”之名及其含义,行书的起源,行书与草书、楷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行书起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行书起源有多种说法,但都没有把“行书书写方式”和“行书书体”分开,因而误把行书起源时间拖后。实际上,从文字一诞生,书写者就有快写的愿望,到了泰代就有“快写”,即“行书书写方式”的出现,并有“行书书迹”的问世。因此,行书应为“萌于秦,成于汉,规范于魏晋”,而非当前流行的诸如起源于汉、魏等说法,更非唐代张怀瓘所云:行书为“刘德升所作也”。  相似文献   

3.
行书浅说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起源于西汉晚期,晋代达到新的高度,历代均有许多名家推动行书发展。进行行书创作,必须有大量的练习,行书创作时要注意若干事项。  相似文献   

4.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结体灵活,书写流畅,用墨平和,颇富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临习行书,首先要选好法帖,根据行书的基本特点,认真进行"通临"、"个临"再到"脱帖练习",从而进入创作。  相似文献   

5.
该联为沈尹默留存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行书对联,系沈先生于一九六四年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留下的墨宝.沈尹默书工正、行、草,尤擅行书.观其行书字态,字字都有出处,笔笔交代清楚;于清俊圆润之中显劲健秀逸之姿,于平和秀丽之处见龙蛇起伏之形.  相似文献   

6.
清代碑学兴起引发了书法审美和技法的革命,书画家们吸收了金石研究成果的营养,为各种书体注入了新的理念,大大丰富了书法的形式构成元素,拓宽了书法发展的空间。本文专就行书这个领域的变革进行研究,通过对碑学审美以及为行书创作带来的新元素进行整理缕析,以便达到窥探碑派行书对于当今书法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在书法理论上提倡“自成一家”,重视“学养韵味”,开创了以禅喻书的品评方式;其书法创作成就主要在行书和草书两个方面,行书中内收外放的结构,狂草中动静相间的章法,体现了作者旷达而深沉的文人性格。  相似文献   

8.
《集王圣教序》对王羲之的行书进行了重新解构和诠释,从而在风格上呈现出“楷书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呈现源于初唐儒学的复兴,同时也与中国书法本身的流变有关,事实上体现了行书在初唐时期发展的意态和倾向.  相似文献   

9.
西汉时有邮、传、亭等专设机构。邮的本职是“行书”,兼具停宿职能。传、亭各有它职,但在特定情况和范围下,也兼有“行书”职能。置、驿在西汉时是对传内服务方式的细分,并非某种机构的正式名称。后世的驿站兼容了汉代诸相关机构的职能,故后人概以“驿站”来解释汉代的各相关名词。  相似文献   

10.
邵希平 男1943年出生,江苏淮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法文专业,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自幼酷爱书法,初习唐楷、汉隶,继学宋人行书。在南京大学期间参加由胡小石先生指导的书法研究组,悉心研究米芾、王铎、傅山并广涉各家,风格缜密婉转,气韵贯通,尤其擅长行书、草书。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先后被收入《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国际书画名人作品集》、《共  相似文献   

11.
历来人们总是把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并提,称为“二王”。虽然父子二人在开一代书风上,对中国书法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两人毕竟各有所长,风格亦不甚相同。王羲之擅行书、楷书,其字虽妍媚流畅,但还是偏向中正平和;王献之擅草书、行书、楷书,其字神爽气清,颇有仙风道骨。在此,笔者不揣浅陋,就王献之书法艺术的风格成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想学书法,必须先从正楷练起,要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临帖,古人的名帖,有颜、赵、欧、柳四大书体。学楷书是很费力气的,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练数年方可见成效。练习楷书,不能认为练得差不多了,就不练了,这不行。就是在练行书、草书的过程中,正楷书也不能停。因为,写书有助于行书、草书的提高和发展。在幼年练时,书师常说:“搞书法必须过好楷书关。写楷就好像小孩学走路一样,不会走路哪能会跑呢你的楷书不过硬,人家说你不是行家。如果不楷书,就不懂字的结构,行书就根本写不好。”(一)伏案法…  相似文献   

13.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的何绍基行书七言联“似游麻源第三谷,忽见梅花开一枝”,系何绍基行书联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国家三级文物。此联系洒金纸本,纵133厘米,横30厘米,一件两幅。上款“小粟属”,下款“子贞何绍基”。下铃朱文篆书“何绍基印”,白文篆书“子贞”两方印。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文化局副局长袁旭临(1937年生于河北省盐山县)同志,从小钟情于诗书画艺,从9岁起习书,50年临池不辍,集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尤以楷书、行书更见功力。楷攻欧、颜、柳、赵,厚重朴实,骨力丰腴,行书则以二王为法,更兼赵孟頫、苏轼、米芾、文徵明、傅山之长,潇洒飘逸、风神俊雅。近年来,他又着意进军草书,使其草书有了大的飞跃,笔力雄健,气势逼人,或磅礴雄浑,或风骨秀润,被我省著名书法家徐文达赞为“山西书坛异军突出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15.
黄宾虹是20世纪最伟大的书画家之一,其艺术成就极具传统文化的根基,艺术风格极有民族特点,画风浑厚华滋,书法别树一帜。本文试从楷书、行书和篆书两方面来论述其书法的独特艺术风格与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方法一直为书论家和书法家们所沿用 ,它表现在点线、架构和章法、意趣的理论、艺术实践与教学的各个方面。文字发源于符号 ,大篆 (含甲骨 )和草书 (含行书 )是圆形书法 ,其他书体是方形书法  相似文献   

17.
董老的遗墨     
董老的诗赋有高深的造诣,其书法的根底功力同样也很深厚。早年也精碑学,揩书出自颜真卿和欧阳询书体,行书则具黄庭坚、赵孟頫书风,但不拘泥古人,而有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郭尚先书法以晋唐传统帖学为宗,崇尚古淡萧散之意趣,其行书强调风神,秀丽飘逸,尤得晋人三味,成为晚清帖学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的行书清秀自然,生动流畅;行草的用笔、布局、气韵等造诣极深;小草笔势飞动,但字字独立;大草字与字多由牵丝连属,笔势洒脱不羁;章法结构气韵生动,整体布局雄浑豪放,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现当代书坛独树一帜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因为兰亭序的真迹已陪葬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中,故行于世者仅为摹本,这就为上世纪60年代中国书法界所发生的一场大辩论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