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是一个社会关系概念,切实领悟"集体"一词的真实内涵是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倡导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然而许多人往往仅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把集体看成个人的对立面,将集体主义曲解为整体主义,这必将导致集权对个人合理利益的侵犯。因此,将"集体"、"个人"和"整体"三个概念进行比较,总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弄清"集体"的应有之义,避免将"集体"抽象化和扭曲化,防止虚幻的集体在社会主义社会出现。  相似文献   

2.
李泽厚提出"新一轮儒法互用"的政治哲学理论,其主要观点是"道始于情"。用"新一轮儒法互用"的观点来审视当代公文写作,可以弄清当代公文写作的一些时代特征。当代公文写作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情理交融的和谐理念、德法并治的至善理念和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民生理念。当代公文写作正沿着一条哲学审美的路线发展。  相似文献   

3.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都是有着内在质的规定性的文学史概念,不容混淆。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文章从澄清概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着重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以澄清近年来一些研究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译者行为研究是对译者借翻译活动参与社会的社会化过程(角色化)的研究,译者的角色化之于译文上的表现需要通过构建评价模式加以描写和解释,而"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具体化的产物。该评价模式与译者行为的研究和评价涉及一些概念,廓清其中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如"求真"、"忠实"和"求真-务实"、"忠实"和"忠实度(性)"、"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忠实"、"忠诚"和"原文"、"原意"等,纠正传统认识上的一些偏颇,有益于该评价模式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从人工育种的考察中提出了"人工选择"的概念,引申出"自然选择"的概念,并由此提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物种进化论。他还吸取了英国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哲学的一些观点。这表明自然奥秘也深藏在社会之中,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也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当前人民内部是否还存在阶级斗争问题的讨论中,不少同志仍坚持认为人民内部还存在阶级斗争。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在剥削阶级消灭后再提人民内部存在阶级斗争,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一、首先弄清当前阶级斗争的概念要弄清当前人民内部是否还存在阶级斗争,必须先弄清当前阶级斗争的概念,这是问题讨论的第一步。如果不弄清概念,搞不清楚那些矛盾属于阶级斗争的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学术传统或一些学者的译介作品里,许多学者往往居于本土的实际情况而以中国的"民族"标准去划分那些已经融入西方世界且发生变迁了的族群,从而把问题带向"民族中心论"的巨大误区。从"民族与族群"两者概念的关联以及东南亚各国"苗人"群体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跨国分布在不同国家的"苗人"群体,它们缺乏共同的政治机构基础,并且它们迁出之时,皆在中国民族识别工作之前。因此,把他们称之为"苗族",不大符合学理的推导。他们之中,不仅包含了自称为"Hmong"的支系,也有自称qa33nau24、mhu33等的群体,显然,用"苗人"这个概念也许更宽泛、更具包容性一些。此外,在东南亚各国,"苗人"群体从属于不同国家,虽然在他者的构建中呈现出不同的认定,但在族源、宗教信仰、语言、生活习俗等一系列文化上却强烈地具有一种"自觉为我"的自我认同。因此,"族群"的概念应该比"民族"更加适用于描述东南亚"苗人"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将"现实的人"、"有生命的个体"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但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现实的人"获得新的规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也需要加以重新理解。这种新的理解不是单纯否定,而是扬弃了马克思最初关于"出发点"的理论论断。  相似文献   

9.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新兴的课程评价方式,它的实施对英语教学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档案袋评价"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作了说明,并通过教学实践探究"档案袋评价"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适用性,验证其应用价值,以期能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档案袋评价"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校企合一"的概念与一般形式,预见了在施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分析了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一"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从内部资源引用与项目引进方面设想了"校办企业"的发展模式,整体把握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一"办学模式的内涵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同为人类行为,尝试借鉴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方法来研究语言学的一个课题,即"语用经济"的实现问题。从交际的意图出发,提出了交际的"理性人"假设并用理性人所遵循的"经济原则"阐述了语用经济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外界总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从弄清技术创新的概念及格式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体系及对策两个方面 ,浅谈了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古代典籍中表"边疆"、"边境"义的"疆埸",经过现代人的整理多误作"疆场",究其原因是因为"场"的繁体字"場"和"埸"字形相近,今人只熟知"疆场"一词,而对"疆埸"这一古语词则一无所知,因而致误。其实,"埸"和"場"不但读音、意义和构件迥异,而且两个复音词在意义方面的差别也十分明显,只要弄清了它们的差别,这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和得到纠正的。  相似文献   

14.
曼海姆从多维向度对"意识形态"概念作了分析,区分了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总体意识形态的"特殊阐释"与"一般阐释"、"评价性"和"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以及"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马克思的影响。然而,两者在意识形态的性质、"终结"意识形态的路径、履行历史任务的社会主体以及在对存在基础的理解等方面又具有原则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公共利益"在当代中国是一个经常被误用、滥用的概念,对法哲学上现存的四种界说——"私人利益总和说"、"国家利益说"、"社会利益说"、"目的价值说"的思考辨析表明,单纯研究公共利益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误区,应当实现从"概念导向"到"操作机制"的重大转移:从单一判断标准,转向多重组合标准;从聚焦公共利益的概念,转向重视公共利益的判断主体;从聚焦公共利益的判断,转向重视公共利益代表机制和保护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由梅尧臣首倡,郑獬、刘挚等人嗣响,诗人郭祥正被誉为"李白后身"、"谪仙后身"。这一名号从宋代开始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在给郭祥正带来显赫盛名的同时,也成为历代文学批评中对郭祥正诗歌风格评价的标准。弄清这个名号的来源、内涵及发展演变问题将有助于学界对郭祥正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李波 《新天地》2011,(12):465-466
要学好物理,必须首先克服学生的恐惧感,也就是消除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心里障碍,树立自信心,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要把基础的概念弄清,基础规律熟悉,基本方法熟练,该记的要记牢。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模式"早就是一个中国固有的政治和学术概念,但近来国际社会广泛热议的"中国模式"话题却完全由西方学界和媒体引发,并改变了中国原有的"中国模式"概念的内涵和意义。西方的"中国模式"概念有着较大的误会的成分,是无知和夸大的产物。一些中国人迎合并输入西方"中国模式"的提法和相关观点是缺乏主见的浅薄之举,而且颠覆了中国固有的建立在务实低调、实事求是基础之上的"中国模式"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方针,在不小范围造成了一种不切实际、不顾现实的自大和狂热。中国人应该冷静对待西方"中国模式"的提法和观点,更不应该用它误导国内民众。"中国模式"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足以成为全世界仿效的榜样。中国人不应该奢谈模式,更不应该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应该正视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致力于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目前的发展不够全面,仍未完成"模式"或"体制"的基本转型。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应该以完成体制改革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东周子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的大传统中,说到人性问题,我们想到的往往总是儒家,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需要加以调整了。且不说在佛学世界中有一个复杂的"佛性论"①,就是在道家、道教的思想世界中,"人性"(可称为"德性"、"道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视域,只是它的表现方式和形态跟儒学、佛学有所不同罢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受到道家、道教思想的研究者们注意的原因,其中围绕庄子的人性论以及特征、围绕唐代以来道教的"心性论"而展开的讨论相对多一些②。在这里,我关心的是早期道家"德性"和"人情"观念的演变和变异,更具体地说,主要是想讨论一下早期道家思想史中"德"、"自然"、"天"和"人情"等几个概念,看一看这几个观念在同其他观念的紧密关联中,是如何从《老子》开始并向《庄子》和黄老学的不同方向演变的。这样做,当然是首先设定了《老子》(包括简本)是处在这一演变链条的开端,而《庄子》和黄老学都是之后的产物。从《老子》之后,道家思想以放射状分化而形成的多种谱系和儒家一样是十分复杂的,虽然东周晚期的思想家没有对道家分化出多少种支流做出概括。受思想内部自我扩展的驱动,加上同其他学派的竞争和社会激烈变化的刺激,《老子》的一些概念在之后变得十分多样和丰富,这在有关人类本性及存在方式的"德"、"自然"和"天"等概念上看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20.
过往学术界多在社会性维度下阐释"个人"这一概念,也即把"个人"放在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进行理解,对"个人"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不足。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概念应该包含这样两层内涵:其一,社会性的"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个人"概念的主要维度。其二,自然性的、社会性的和关系性的"个人"是依次递展的三个维度。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个人"概念的真实历史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