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具有女性觉醒意识的代表作,作品描述了18-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的日常生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柔弱气质、他者角色和依附地位;再现了当时中产阶级女性的从属生活以及简.奥斯汀希望女性发展双性气质,形成双性化人格,建立双重性别角色,获得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女性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2.
巴斯位于英格兰的西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生活的时代恰巧是巴斯的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她不仅本人曾在巴斯居住过六年,而且在作品中多次描写到这个当时时髦的温泉城市。迄今为止,国内的奥斯汀研究多涉及奥斯汀的婚姻观、爱情观与女性观,而对奥斯汀笔下的这个城市几乎无人提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奥斯汀作品中关于巴斯的描述,揭示作家眼中乔治王朝晚期的巴斯。  相似文献   

3.
在《傲慢与偏见》与《十八春》中,简.奥斯汀和张爱玲分别借伊利莎白和顾曼桢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将东西方女性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伊丽莎白和顾曼桢对待婚姻与爱情的态度入手,展现了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从中可看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中西方女性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劝导》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最后一部完整的经典小说,该小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奥斯汀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巧妙的写作技巧,亦表现出作者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以往学者对奥斯汀经典之作如《傲慢与偏见》、《劝导》的研究,多从叙述角度、人物刻画、自由间接体的角度剖析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劝导》为例旨在为奥斯汀女性话语权威构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认为从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挖掘和解读奥斯汀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具有可行性,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中的贝内特太太无知粗俗、愚昧依附、自我迷失,反应了当时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的社会现状,诸如女性智力教育权利的被剥夺、婚姻的依附以及人格魅力的缺失等等。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通过对贝内特太太和追求独立女性意识的伊丽莎白的对比分析,凸显了奥斯汀所倡导的男女智力平等的教育观、爱情第一的婚姻观、独立思考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简.奥斯汀是否可以称为女性主义作家在学界有所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已经初具女性主义的萌芽。她不以金钱和地位来选择婚姻对象,坚持以爱情作为成就婚姻的前提条件,这对当时时代的女性来说,已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汀和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结合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以及她对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的评论,本文从分析伍尔芙在《普通读者》中对于简.奥斯汀的评论入手,试图找出伍尔芙称奥斯汀为"最完美的女艺术家"的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伍尔芙对于女性写小说的深刻见解和认同以及奥斯汀的作品很全面地体现了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汀和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结合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以及她对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的评论,本文从分析伍尔芙在《普通读者》中对于简.奥斯汀的评论入手,试图找出伍尔芙称奥斯汀为"最完美的女艺术家"的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伍尔芙对于女性写小说的深刻见解和认同以及奥斯汀的作品很全面地体现了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9.
奥斯汀和勃朗特是英国文学留给世人最伟大的遗产之一,由于英国殖民扩张的影响,在描写女性追求爱情和独立的同时,她们不约而同地为殖民思想的广泛传播摇旗呐喊。因此本文将以文化地理学空间、话语权的建构为依托去解析女性作家是如何看待和审视宗教和军队在这个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在爱情故事里构筑了独特的殖民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西方浪漫主义传到中国,中国人从自己的现实问题着眼,对西方浪漫主义进行了有选择的接受。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领域内主要表现为个性主义的追求和情感主义的泛滥两方面。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时代女性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使人将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时代女性的独立追求及其命运与中国近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浪漫主义进入中国,便加入了个人独立、女性解放和民族救亡的重奏中。孙舞阳和章秋柳是茅盾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浪漫主义在当时处境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恩萧是男女两性力量的结合,她与希刺克厉夫具有不可分割性。她是一个"双性共体"的女主人公,对瓦解男权制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论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形象揭示了西方男权制对女性的改造,不断地激励着女权主义者为追求两性平等、独立自主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2.
当女性主义思潮涌入中国美术界时,以女性和家庭的关系为切入点,反思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女性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探讨女性问题的主题之一,因为女性生活与家庭经验关系密切,女性艺术家通过家庭感受到的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更直接。当她们面对身处的现实进行思考,又如实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时,便出现了与原有的女性和家庭不同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3.
莎拉.奥恩.朱厄特被誉为美国19世纪下半叶出色的乡土文学女作家。她以清秀娟美的笔描绘了新英格兰地区的风土人情。她的作品大部分描述的是乡村女性,虽然她们中大多要么是年迈未婚,要么是早年丧偶,但是生活的独立和充满活力性情让她们相互照顾、彼此支持、亲近自然,成为朱厄特作品中具有特殊气质的女性群体。  相似文献   

14.
逃离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随处可见,在逃离过程中,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刚强气质与独立自主,使逃离本身成为女性寻找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开端。同时,成长女性在逃离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重新回归到原有的生活轨道上来,但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女性退回到原来的精神原点,而是在一定意义上表征着女性个体的成熟和自主性力量。  相似文献   

15.
从“红楼三钗”到现代女性形象之塑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三钗”(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是一组既有异同但又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古典悲剧才女,以中华传统文化与女性观的视角来解读,可领略人生另一层面的生命味道。在崇尚女性主义的“她时代”,在“野蛮”“性自由”被少数人当作新女性标签的时下,“红楼三钗”身上所具备的淑女气质和风范,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现代女性当学习借鉴“红楼三钗”以解析这个时代所流行与负载的东西;新生代“红楼三钗”当用心灵来化解情感困扰以建构生命坐标;时代呼唤新新“红楼三钗”——现代淑女,有独立人格且能不断反省,在事业和家庭中领悟多元化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普通高校中女大学生人数比例已经超过了男生。公共体育课程对女大学生身体、心理及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符合时代需要、适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发展需要的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及体系十分关键。通过调查了解女大学生的需求,结合新时期对于人才的需要,以及培养女大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的要求,应该设置构建有特点的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简·奥斯丁小说叙述声音的女性主义立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奥斯丁小说以女主人公为内聚焦视点,利用大量的自由间接话语,颠覆了男权叙事传统,建构了女性叙述声音和叙事权威。同时,小说成功地在读者与女主人公之间建立起同情的纽带,使读者认可女主人公的价值判断,从而加强了叙述声音的女性权威。  相似文献   

18.
丁玲的<母亲>以一个弱女子成长为自主、独立、主体的女性过程,揭示了女性在生存的关键时刻,扼住命运的咽喉,挖掘生命的潜力,从而超越生命;启示女性只有以主体的姿态,自我把握,敢于承当,才能实现人生命运的转换."母亲"具有的"男女平等"的性别信念及其具体作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觉醒了的中国现代女性卓越的性别自觉,更为新时期女性走向自我的全面解放提供了行为借鉴和全新的精神力量."母亲"对"女儿"成长的巨大影响启示女性尤其是母亲应以自己自强独立开放的人格素质影响下一代,同时丁玲母女之间的这种"朋友"与"知己"关系更是新时期"母女"关系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丁是英国女性文学传统的启蒙者和开拓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她所承受的种种物质困难和精神压力反映了西方早期女性作家寻求和建立女性文学传统的艰难。为了能顺利通过层层男性道德批判,使自己的作品对读者建立起权威性,奥斯丁小说均采用了双层文本策略的叙事模式。与此同时,奥斯丁构建了女性内聚焦叙述模式和自由间接话语技法等为女性主义者所称道的女性写作策略,试图以此来颠覆男权叙事系统,建构女性叙述声音和叙事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