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使用的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中,对"到+N+V"(如"到操场跑")和"V+到+N"(如"跑到操场")有多种不同分析.除了用在动词前表示时间或处所的范围的"到……"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外,其他的"到"都应看做动词,因为"到"有明显的动词义,可用"V不V"的格式提问,可去掉后边的名词性词语,可以加"得"或"不"构成可能补语."到"在V前的是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之一,在动词后的是结果补语.  相似文献   

2.
也谈"Ns+V+得+NP+V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Ns+V+得+NP+VP"句加以分析,得出"Ns+V+得+NP+VP"句与兼语句没有很强的内在语法意义和外在语法形式上的可类比性,不应该将此类句归类为兼语句.  相似文献   

3.
据邢向东先生研究,很多汉语方言的先行义标记词是由句末表祈使语气的"着"演化而来的。不过据我们观察,也有些方言的先行义标记词是来自于句中副词的语法化,比如固始话的先行义助词□[.ts‘ai]就是"V1P再V2P"中副词"再"的语法化结果,语法化的途径是通过V2P的省略,使"再"位于句末,从而引起其发生语法化。部分客家话与山东金乡话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助词"了"在山东昌乐话中的对应形式有"溜、嗹、咯",其中"溜"与"了1"大致对应,能用在可能补语格式"V+C+溜"中;"咯、嗹"与"了2"大致对应,二者在表意和句类选择上分工不同,"咯"侧重对事态的客观陈述,"嗹"侧重表达对事态的强烈情感和确认态度。除了昌乐话,河南汝南和山东沂水、沂源、莱州等方言里"了2"对应形式也有两个,还有些方言"了1"的对应形式也出现分化。造成方言"了"类标记出现语音形式分化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方言基于自身语法系统的需求,调节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对应关系趋向完善的内部动力,二是普通话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接触渗透带来的异语语法成分的存亡竞争。方言"了"类标记读音形式特别复杂,应重视方言语法系统的独立性,不能根据某一种方言的情况来判定普通话"了"的分合。  相似文献   

5.
参照《汉语方言语法类编》,结合实地调查,笔者分析内蒙古晋语的语法特征发现,内蒙古晋语中的名词重叠仅表示一种事物;"儿"词缀使用较少;动词词缀"圪、忽"只是构词词缀。动词可以构成"V+的了、VP+囒、V+见、V+呱、V+来来、V+转"等构式;形容词可以组成"A+着、A+得"等构式。内蒙古晋语中有"习、左连、乃哇、没敢定、拢共、一孟古、或、聘、价、漫不说"等特殊词语。方言句式中,形容词性"把"字句强调某种性质的最高程度,被动句主要由介词"叫、让"构成,虚拟句常用"动"。  相似文献   

6.
可逆性与非可逆性“NP受+V+NP处”的派生过程及句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NP受+V+NP处"句式,当动词V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时,该句式具有可逆性,即句式中的NP受与NP处可以互相交换句法位置.但"NP受+V+NP处"与"NP处+V+NP受"只具有句法形式上的变换关系,二者的派生过程及句类意义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老乞大》和《朴通事》为中心语料,探讨近代汉语句末"便是"句的相关问题。分析"便是"的性质,处于不同句法位置的"便是"有动词、连词和语气助词三种功能,分别占72.48%、7.34%和20·18%;句末"便是"有动词和语气助词两种功能,动词用法占57.63%,语气助词用法占42.37%。归纳句末"便是"句的句法类型,一种为"NP+便是",变体形式为"NP1+V+NP2+(的)+便是",另一种为"NP+VP+便是";对句末"便是"句进行共时对比;基于《老乞大》和《朴通事》不同版本语料对句末"便是"句进行历时对比。  相似文献   

8.
句末名词句以“名词+ダ”结尾,名词前面必须有定语成分,且句子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具有同一关系或包含关系。由于句末名词意义虚化,需要定语成分的帮助才能充当句子谓语。定语成分补充说明句末名词的内容,句末名词则对定语成分的内容进行限定。在句末名词的定语从句中,主格标记「ガ」无法替换为「ノ」,这说明句末名词正在向助动词转变。句末名词句的不同意义用法在句末名词定语从句的层级结构上表现出差异,按照“所属、性质→相对时间→状态→动作(思考判断、感觉)、事件→传闻”的顺序,句末名词定语从句的层级结构依次升高,由现象层面上升到表达层面。  相似文献   

9.
上古汉语“从”的虚化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在上古汉语中是一个动介兼类词,其介词用法是从动词用法虚化发展而来的.由于时间的一维性特点,使得处在 V1+ N1+ V2+ N2连动句中 V1位置的"从"重新分析为表动作指向和空间经过的介词,由空间经过的介词又可引出始发、处所义;由空间的始发可以隐喻投射为表时间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词尤其是句末语气词是汉语中专表语气的词类,与英语相比,汉语语气词表达各种语气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表现为:其一,句标记,即指明一个句子的完结,以此与其他句孚划开界限;其二,完句功能,汉语中许多语言结构形式是不自足的,句末语气词的加入可以帮助句子成立;其三,凸现情感,句末语气词可以凸现说话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句子语气是致句实体,在语法分析中有区别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在书面语中,句末标点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标示语言片断的成句性质,同时又可以标示语言片断的语气类型,有时句末标点在书面语中标示语气的作用甚至可以超越语调。语法分析中用例的句末标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在研究中“句”的观念,而语法学家对抽象格式句末标点的有意无意的使用则更加明显地揭示了研究者的研究视点。句末标点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气标示手段使用在抽象格式中,有它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一些对"来着"的句法环境的描述有局限性."来着"在句子中的位置不仅限于句末,还可能在句中."来着"句的谓语大部分是动词,但也有形容词和名词."来着"前的动词可以有状态修饰语,重叠式和否定式也可以出现在"来着"之前.  相似文献   

13.
对沅江话中五种"持续/进行体"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沅江话中主要通过在动词后加助词"着/哒/起"来表示各种持续或进行的意义,缺少普通话中于动词前加副词"正在/在"表示进行的方式。这五种形式及其具体意义分别是:表示暂且/短暂持续的"V下着、V哒(O)着";表示事物存在状态或行为伴随状态的持续的"一V起、V1起(O)V2";表示动作行为或存在状态或行为伴随状态的持续的"V哒O、V1哒(O)V2";表示动态行为的持续的"V餐V餐…、V餐(O)";表示动态行为的持续与进行的"在咯里/哦里+V"。  相似文献   

14.
S +V +O1 +O2是双宾句的模糊集合 ,该模糊集合的中心是S将O2转移到O1 ,O1和O2没有语义句法关系 ,是隶属度为 1的双宾句。当S从O1处得到O2时 ,S +V +O1 +O2处于双宾句和单宾句的边缘地带 ,但句法形式上O1和O2之间不能插入虚词“的” ,在语义意义上O2的领属关系处于游移模糊状态 ,是隶属度为 0 .8的双宾句。当S将动作的结果O2转移到O1时 ,S +V +O1 +O2中的“给予”义是模糊的 ,是隶属度为 0 .9的双宾句 ,句法分析仍应看成双宾句。  相似文献   

15.
强制修饰语是"中"语境句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中动结构"NP+V+Adv"中,Adv为强制修饰语。从认知以及语用的视角对中动句和被动句中的强制修饰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添加否定词、改变时态以及将中动词替换为具有削弱功能的动词的情形下,话语不满足会话信息要求,强制修饰语不可缺失,在添加重音以及添加情态动词的情形下强制修饰语可以缺失;在特定语境下,强制修饰语具备一定的语用交际功能,如劝告、建议、鼓励等。以上结果表明,中动句与被动句在语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归因于二者句法结构的差异与表达事物状态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代汉语语法的欧化现象以及汉语语法的历时演变,对现代汉语(M1 +M2) +V句式的来源进行探讨.从历时的角度来看,(M1 +M2)+V句式在上古、中古以及近古汉语中就存在;从口语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影响来看,口语中也存在现代汉语(M1 +M2) +V式的映像;从语法发展的趋势来看,(M1 +M2)+V句式的产生也是语法精密化发展的结果.现代汉语(M1+M2)+V句式不是受印欧语影响产生的新句式,是汉语中原本存在的句式结构.  相似文献   

17.
蒙古语陈述句和疑问句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陈述句音高曲线呈整体的下倾趋势。而疑问句音高曲线则呈从句中位置开始抬高,到句末先突降再呈句尾的上扬或句尾的先升后降趋势;2.陈述句音高走势的倾斜度明显大于疑问句;3.陈述句的音阈自前向后逐渐下降,音域自前向后逐渐收缩。而疑问句的音阈起伏度较小,句末音域呈现明显扩展;4.陈述句句首调群宽度明显小于疑问句;5.陈述句句中调域的上线和下线都以大幅度降为主,而疑问句句中调域上线,以大幅度降为主,而下线却以小幅度降为主;6.陈述句的句末调群比疑问句的句末调群相对窄;7.陈述句全句的调域自前向后逐渐收缩,而疑问句呈从句中的收敛到句末调域的明显扩展。  相似文献   

18.
"V归V"结构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依据构式语法理论,"V归V"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其构式义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行为主体或他人主观上不希望动作产生相应的结果"。"V归V"格式对"V"的选择条件是进入该格式中的动词必须是前述小句的语义焦点,这种对动词的选择条件加之它特殊的句法位置,使其具有了承接前一小句或对话中先行发话者语义焦点的焦点标记功能和衔接后句或后续说话者话语的话语衔接功能,从而凸显了整体句义的"让步—转折"关系。  相似文献   

19.
笔者立足于句法,以句法统摄语义,设置句法—语义鉴定式,对制作动词进行更为严格的界定,并考察这一小类动词在相关句式中的不对称表现。制作动词在形容词指宾定语句和形容词指宾状语句、带补语的把字句及相应的主动句和被字句、组合式补语句"Np+V+得+都+A+了"中都表现出了句式成立与否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明初期和明中叶三部小说作为语料,考察了小说中各类动词重叠式在现实句和非现实句中的使用情况,联系汉语的历史,指出"V一V、VV"动词重叠式在产生之初既可用于现实句、也可用于非现实句,但逐渐演变为具有强非现实性特征的句法结构,明代中叶前后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时期。明中叶动词重叠式现实性表达存在地域分布差异,北方主要用"V了V",南方主要用"V一V",清以后"V一V、VV"一般要加"了"才可用于现实句。现实性与非现实是语法学研究中一对颇有争议的范畴,其是否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学界都有不同意见。本文以动词重叠式的发展为例,说明这对范畴确对汉语语法的历史演变发生了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