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爱情是一所“人生最难的学校”。在作家和艺术家们的笔下,爱情向来是“永恒的主题”。然而,在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那里,可就逊色多了。江西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周鼎安所著《情爱心理美学》一书,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对情爱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做了一种开辟性的工作。 情爱审美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该书的作者试图灵活地把握情爱审美的全过程及  相似文献   

2.
晚明时期,程朱理学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明显减弱,其禁欲观念的束缚虽不如明初严酷,但其余响依然不绝,对此一时段情爱剧之的创作、批评及传播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旅英华文作家虹影的小说创作,用一种回审的视角,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审视;其长篇小说多以情爱为母题,即被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冲突包围的情爱,是旨向救赎的情爱.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情爱观的演变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对当今大学生情爱观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描述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情爱观的发展变化.并从情爱动机、择偶标准、友谊观、贞洁观、家庭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情爱观嬗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型期大学生情爱观变化给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带来的挑战,进而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提出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5.
骆一禾和海子被视为一对具有共同诗歌趣味和诗歌追求的诗人,其诗歌主题也多有重合。情爱主题和孤独主题在骆一禾和海子的诗歌书写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但其中体现的诗人的心灵向度却各不相同。在情爱主题上,骆一禾把情爱视为通向世界的桥梁,最终走向了宗教性的"无因之爱";海子则把情爱视为一个封闭的天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之爱。在孤独主题上,骆一禾一开始把孤独视为反思的对象,相信人不止拥有一个灵魂;海子则一直沉溺于孤独的体验中,最终走向了石头似的自我封闭。体现在情爱主题和孤独主题上的这些深刻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深层心灵构造的不同纹理,呈现了各自鲜明而难以混同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在“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中,革命叙事与情爱叙事呈现出一种暧昧的纠缠关系。一方面,革命叙事压抑了情爱叙事,情爱叙事打上了政治烙印,情爱叙事始终处于屈从地位并最终被革命话语“收编”,从而保证革命叙事以一种绝对的“显主体”地位来完成对革命历史审美图景的描绘。另一方面,革命叙事借助情爱叙事完成对宏大主题的书写,革命话语也承担了最私密的爱情话语的信息载体的功能,在革命话语夹缝中生存的情爱话语完成了对革命强势话语的借用,使得情爱叙事始终以一种“潜主题”的身份完成了对革命话语的辅助书写。为了保证完成对革命宏大叙事书写的目标,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干预和控制情爱叙事的“流向”,所以在“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叙事中,革命的爱情必须以服从于革命需要的叙事模式出现才能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只有在忠诚、勇敢和对革命充满乐观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合法的位置。”为了叙事安全,作家们对爱情的“时间”、“质量”和“主体”上都做了精心的叙述安排,他们大多采用“女方主动,英雄克制”、“三角恋爱走向”两种叙述策略完成对爱情安全、合法、完整的描述。新革命历史小说在爱情表达和“三角恋爱走向”上都胜利了完成了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的突围和改写,爱情不再需要穿上政...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入手,采取文本细读与伦理背景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布莱克创作的爱情诗的情爱伦理。布莱克一生都在情爱的实践(幸福的婚姻生活及爱情诗的创作)中与情爱的现状作斗争,并在情爱的理想中预言美好的爱情。笔者认为,布莱克的爱情理想孕育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爱情伦理。  相似文献   

8.
情爱与性别有着天然的紧密关联,性别视角是情爱小说批评的一个合理切入点。性别的社会属性理论是对情爱小说进行性别批评的理论基石。情爱小说在写作、阅读、文本等环节中都渗透着丰富的性别文化内涵,可从多种途径予以挖掘。  相似文献   

9.
我们向前走了很远,才回头。旧时光是个美人,温软娴静,眼深如潭水。我们追溯的时候,就为她画眉。她的眉太淡,面容太模糊,如何敌得过岁月稀释,情爱的挥发。有一段梦游:我们逆走来时路,转几个风口,终于聚在往事的老宅。于是我们给她画眉。旧时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曾宣称,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建造一座小庙,把人的天性供奉其间。而男女两性之爱,作为人性中最原始最深沉的质核,自然也就成了他视点的中心,创作的原动力,观照社会、反思历史、找寻人生真谛的基点。与情爱世界大观园的伟大建筑师曹雪芹一样,沈从文在他的艺术世界里也建造了两幢颇有特色的情爱大厦,一幢就是根丝坚固,依附着自然山水,颇有点古色古香的乡村情爱大厦,一幢就是根基浅显,耸立在喧闹的文明社会中的都市情爱大厦。沈从文在建构他的情爱艺术世界之时,既有“生命重造的快乐”,也有深味人性沦丧的悲哀,既有神已解体,因而“大多数人的生命如一堆牛粪,在无热无光中慢慢燃烧”的深沉感慨,也有希冀用雄强、犷  相似文献   

11.
异域情爱是留学生文学的一个重要叙事模式,主要以现代留学生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异域情爱的叙事类型,分析其中的意蕴内涵,思索人物的情感表征及指向,并以此为契机,探讨异域情爱在文本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民俗学角度看,沈从文小说中出现的审美意象显示出与民间情爱主题的某种关联:风、云、雨、水是天地造化的结果,也是具有情爱内涵的意象;自然界许多动植物被赋予了情爱和子嗣繁衍的内涵;民俗节日也是民间男欢女爱的时节。小说中民俗风物的意象化是作者叙事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情爱在晚唐五代词中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且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我们又发现,其情爱的张扬是在秦楼楚馆之中,在浮花浪蕊之间,故其间的情爱又是变态的。若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审视,晚唐五代词和“香草美人”的模式依然是一种父权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权力话语,仍然说明了男性文化的支配地位。因此,也就给我们提供了重读文学史的必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情爱描写进行了回顾.女性作家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意识的探寻,虽然追寻尚无结果,但她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实现美妙纯真、灵肉合一的爱情.  相似文献   

15.
宋秋敏 《南都学坛》2011,31(3):61-65
情爱主题乃是唐宋词所最常表现的主题之一,而纵观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流行歌曲,情爱主题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中的情爱主题,既有一脉相承之处,都表现为情爱意识张扬、艺术风格偏于柔弱,又散放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气息,展现出了面貌各异的文学景观,在爱情观念、表情方式、形式语言方面表现各异。而且,由于情爱主题乃是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所包孕的丰厚人生意蕴中的一个分支,所以通过对词中情爱主题的审视和剖析,也就有可能以点窥面地感知当代流行歌曲之于唐宋词在题材内容方面的传承与变异。这不仅具有文学方面的价值,也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引论中国先秦的文化、文化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古文化大厦的基石是先秦文化的总和。因此,作为我国民俗文化中的情爱习俗,也导源于先秦。情爱习俗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形态和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和社会的经济、政治、礼法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直接间接的联系。诚然,它不是以上诸方面的注释和图解,但它却揭示着不同层面的社会现实。当然,它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的一个分子。赖以繁衍人类的最基本方式是情爱行为和性行为。如果人类的情爱行为和性行为终止了(当然这不可能),那么,人类的繁衍也将随之终止。在人类的原始阶段,情爱行为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离婚》中所反映的当代婚恋现象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又让人异常的沉重。从女主人公林小枫怎样由自我自在自创的情爱状态到他我他在他创的情爱心理到无我否我毁我的情爱心理状态的三个阶段的转变,揭示了当代女性在婚姻家庭的困境和由此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金庸小说中的情爱抒写大都借用中国古典小说及传统武侠小说常用的"一男数女,众星拱月"模式,主人公三妻四妾,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结局是此类小说的通例,从形式上看,金庸没有超越这种模式,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着强烈的现代心理意识,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翻新既赋予了旧形式新的意义,更重要的,这种写情也使他笔下的情爱故事更能契合现代人的心理,而且,金庸的爱情故事绝大多数以悲剧收场也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武侠类小说的情爱观.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之际,情爱小说占小说的90%之多,在"五四"这个深刻的背景下,对情爱小说的反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婚姻自由的意义当有充分的估计.时至今日,我们对情欲与文明关系的复杂表现、对情爱与文明进程的思考,在文学上仍远远不够.在大量再版那个时期的情爱小说的今天,我们对张资平、张爱玲到当代一批小说家在这方面的"一脉相承",当有一个清醒的也是全新的描述,这不独在文学创作上有打通"现代"与"当代"的"史"上的意义,更有现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女作家萧红小说中的情爱叙事呈现出灵与肉的紧张对峙,往往以主人公对爱的彻底绝望而告终。但萧红在叙事中依然涵容着对人生的无限悲悯,弥漫着悲凉的人生感悟。作者深凝而诗意的目光已超越了情爱叙事本身的范畴,深入到人的生命意识深处,使读者往往忘记了叙述层面的情爱而感受到人生的荒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