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生态环境哲学出发,不仅颠覆了传统抽象的自然界,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而且阐述了人与自然互为对象的关系,揭示出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唯一手段,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现实的对立,共产主义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社会,从而实现了认识上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开始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每一次的分析和论证都是建立在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经济事实的分析基础之上的,这种扎根物质基础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早期认识论正是从作为认识主体的本质而存在的劳动概念出发,将人的现实存在性与能动性统筹起来,在认识主体与劳动对象的互动过程中围绕劳动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存在论高度的哲学革命,实现了向着生存论的转向。立足于这一存在论基地,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也作了存在论高度的澄明,从而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扭转了对人与自然作知性科学理解的路向,并开启了达致人与自然本真关系的道路。深刻领会这一思想,非但有利于理解马克思整个存在论革命发生之进路,而且对当下现实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纽带。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了异化的劳动;劳动的异化是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扭曲的根源。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变革社会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平等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此文拟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异化劳动”以及“异化劳动的扬弃”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社会平等思想。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平等思想的深入探讨,来对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的感性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根源于资本原则的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批判和扬弃,指出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实践劳动是人的自我对象化的存在方式,只有实现人的感性解放,才能实现人对其本质的真正占有。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反映了马克思的劳动观,马克思在其中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及其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观,对于我们正确评价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人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劳动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论述,而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而不断完善.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考察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从实践的存在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形式、实践的复归环节四个方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它比较科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觉理论。马克思在《手稿》中从认识的主客体两方面 ,深刻阐述了人的感觉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分析了感觉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受到私有制的限制和阶级的局限 ,人在不同性质和程度上失去了进行感觉的源泉 ;私有制的消灭是人的感觉能力全面发展 ,使人的感觉的主客体都获得了解放 ,感觉的主体与客体发生全面的人的关系 ,感觉的客体不仅是生存的对象 ,同时又成为全面发展自己、创造活动和享受的对象。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达到感觉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使人的认识更深刻、更丰富和更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唯物史观诞生前夕具有思想奠基性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开启了关于社会领域人的问题的哲学转向,形塑出“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以人的现实生活状况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与社会关系、以人的感性活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渐次显露出对“社会中的人”和“人的社会性”的深刻洞见,已然构建出人类社会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丰厚充实的美好生活图景,为我国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思想,闪烁着马克思智慧的火花,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自1932年全文公开发表以来,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热议。学术界不断地研究,取得许多共识,但也存在诸多争议。总体来看,我国学术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研究方法、文本结构、其在马克思思想历程发展中的历史定位、异化劳动问题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五大解读模式的关键区别,是源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出的建立在异化劳动概念基础上的异化史观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上的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之间的一部著作,在其中,人本主义异化逻辑与从客观经济现实出发的科学逻辑交织在一起,前者占主导地位,但后者开辟了通向唯物史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劳动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劳动伦理是劳动思想的重要内核。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经历了奠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奠基阶段的发轫之作。其中所蕴含的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劳动本身应是劳动者的内在需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自由生命的体现;劳动过程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劳动结果要体现公平性、彰显劳动和劳动者的尊严与价值等。深入挖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以此实现“人之为人”劳动伦理的现代转向,对明晰劳动者主体地位、反思劳动道德失范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整体性批判的基本论纲。他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新基点,以哲学批判为导向,以原始共产主义批判为旨归,确立了整体性批判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的著作,因此澄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处的哲学视域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来源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但从整体上看,马克思已经超越了他们。这有赖于马克思物质第一性原则和实践原则的萌芽。物质第一性原则打破了黑格尔思维内部不停息的旋转,但并不等同于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实践原则摒弃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将自然地联系起来的人上升到了社会,将感性对象性理解为活动。在此意义上,不应将《手稿》贬低为“不成熟的作品”,而应当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翻译出版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目前为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出版了一个《选集》版、两个《全集》版和四个单行本。当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者主要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1980年以后,研究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评价、文本结构、异化理论、共产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就是对劳动的存在论的重新阐明.这一阐明不仅消解了传统哲学对劳动的抽象思辨的理解,而且也堵塞了对人的本质作人类学或知性科学的理解,同时也本质重要地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部问题域.深刻领会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成果,不仅有助于厘清马克思哲学革命发生之进路,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下社会之生活.  相似文献   

18.
悖论可以划分为逻辑学范畴上的悖论和认识论范畴上的悖论两大基本类型。逻辑悖论实际上是认识悖论在形式逻辑上的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关系的有关论述中,马克思不仅分析了形成悖论的形式逻辑原因,而且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出发指出不断化解悖论的实践路径,从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悖论观。马克思悖论观对当代社会人的解放思想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归纳和总结《手稿》中的异化论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推进起到了“铺垫”功能,也开启了其重要的哲学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认为,不论是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劳动工具,还是从人的类本质来看,人都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只有作为属人的自然界,才能获得它的全部意义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在生存本体上的和谐统一被人为地割裂,导致了人被异化、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质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外化和实现。《手稿》初步确立了人和自然界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