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组织成为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群体。人只有放射出智慧和内在光芒才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体,既是生命的载体,又是心灵的载体,它不只限于生理结构的美,还具有超自然生命现象而饱含社会内容的美。人体美的魅力的萌生和价值,只有在人的内在美溶于和谐完善的外部形态之中后,才是美的最高形式和最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建筑视觉艺术从本质上讲是建筑对象内在关系及其和谐程度的表现形式。建筑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揭示这些潜藏在外部现象背后的有机联系并且用艺术化的建筑语言将其内在美表现出来。本文从模式角度对建筑的视觉美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覃桂姣 《新天地》2011,(8):116-117
数学美不仅有表现形式的美,而且有内容美与严谨美;不仅有具体的公式、定理美,而且有结构美与整体美;不仅有语言精巧的美,而且有方法美与思路美;不仅有逻辑抽象的美,而且有创造美与应用美。简单的说,数学美有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对称美。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观念与其整体思想具有一致性,即力求在理性与启示之间寻求一条完美的思想道路,正是在这条"明证道路"的指导下,其美学难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在"上帝"之爱的"光照"下,阿奎那跨越了思想的鸿沟,把神学、伦理学与美学融为一炉,解决了"事物之美"与"存在之美"的关系难题。后者是前者存在的内在逻辑根据。美的事物,不仅通过整全、和谐的比例和鲜明性来展现自己的美,而且还通过自身的美来表述上帝的至美,至善与至爱。  相似文献   

5.
几何与建筑美存在着密切关系,从比例分割、几何曲线、曲面等方面探寻了几何与建筑美的奇妙关系。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论美涉及三大关系,即,美与真理的关系:美是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美与存在的关系:一切在者之在就是最美者;美与自然的关系:美的本质是同时的迷惑和出神。海氏将美与真理、存在、自然内在地统一起来,是一种本体论美论,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其美论得失的考察,启示我们应将认识论美学与本体论美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王襞诗歌作为其个体生命情感体验的诗化形态,生动体现了其内在生命情感的美,即内美。其内美主要体现在诗的生命人格和诗的生命形式两个方面,以及实现内美的三个阶段:入情、入性和入神。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 ,从美学意义上看都应该是美的。本文认为 ,教师所显示的课堂教学美至少包括 4个方面的内容 ,即潇洒自如、落落大方的仪态美 ,明白晓畅、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条理清晰、张驰有致的结构美 ,坦诚动人、追求真理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古之美从古礼中典型地呈现出来,礼主要体现在仪式上。仪式的四个方面:行礼地点、行礼之人、行礼之器、行礼过程,前三者体现了远古之美的三个方面:建筑之美,人物之美,器物之美;行礼过程则体现了远古之美的整体特点:一种美与真、善内在关联、不可分开的关联美学特点。这些美学特点,为先秦之后的中国型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仁钦道尔吉 (已故 )是蒙古族当代诗人、作家 ,他的抒情诗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仁钦道尔吉的抒情主要由抒情美、意象美和语言美构成 :一、他的诗的抒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即真挚、强烈、深厚 ;二、在他的诗中 ,意象已成为意与象的融合 ,即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景象的统一 ;三、他的诗的语言典型而精美 ,主要表现在高度凝炼上 ,同时又节奏分明、韵律谐调。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也是对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进行深度考量的重要标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升华。从审美视角观照,和谐社会表征为社会主义的伦理、制度、生态等三个维度的内在和谐统一,蕴示着道德之美、秩序之美与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数学的内容虽然是抽象的,但是在抽象的内容背后却隐含着许多圆满的、美丽的结果,这主要包括外在形式美和内在理性关。在此我们着重探讨数学教育内容中知识结构的内在美,结合高等数学教学的重点环节,利用数学美处理教材。使学生不仅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能领会内在的精神实质,欣赏到数学的内在理性美。  相似文献   

13.
宋代六言绝句的绘画美和建筑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言绝句在节奏、声律方面缺乏音乐美,因此作为一种补偿,写作六言绝句的诗人便在形式上强化其绘画美和建筑美,尤其是宋代诗人更自觉地意识到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的审美特征,即“清绝可画”和“事偶尤精”。六言绝句的绘画美来自颜色字、叠字(包括联绵字)、方位词、意象并置等具有绘画性质的词汇和构词方式。与五七言绝句相比,六言绝句更适合共时性的并列呈现、静态描绘,宜于传达粗略的总体印象,刻划客观的画面。六言绝句的建筑美来自精巧用典和工整对仗的结合,尤其是“多重工对”,在语言上表现为形、音、义和语法、修辞等复杂因素的均衡对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的考察,认为数学美在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和方法论功能。即数学美为科学探索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为科学发现提供武器和导引;为科学成果提供选择和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自然美是自然创化与自然人化共同的产物,自然性即野性是它的基础。自然美具有神性、类人性和社会性。将自然作为环境就意味着人与环境交融互成的内在关系,这一关系既展现为实际的活动,又展现为历史的延续。自然环境美具有整体性、功能性、具体的对象性、实体的精神性、空间的稳定性及时间的变易性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脍炙人口的颂诗之一,诗中的“美即真,真即美”观念尤为世人关注和争论不休。本文拟就诗人所主张的美、真以及美与真的关系,结合他的《希腊古瓮颂》、《忧郁颂》及其书信来揭示这个命题的深刻含义,并认为诗人美学思想的核心乃“美即真、真即美”。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揭示了人们长期忽视科学美的主要原因,论述了科学美的本质特征:1科学美是来源于自然美,并能为我们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科学美的实质在予反映自然界的和谐;2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科学美感和科学鉴赏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文本体即汉语言文字,汉语文本体在中和美、崇高美、家庭关系美等三方面都表现出了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伦理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施教者的形象美不美直接影响着受教者对美的追求和学习兴趣,而形象美不美更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成以及学习质量。人民教师应该成为美的使者,即应该成为内在美与外在美相互统一的美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居建筑>可谓一部综述中国民居建筑美的巨作, 它以多元的视角分析了民居建筑的不同审美特质, 展现了民居建筑的造型美、意境美和环境美, 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学术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