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浅论节奏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论节奏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秦太明节奏是时间性艺术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音乐艺术。什么是节奏?广义上讲,生物的节律,生活的规律、建筑的谐调均衡都属于节奏;狭义上说,音乐中的节奏是指在节拍的基础上音的长短、强弱...  相似文献   

2.
原始佛教的音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原始佛教音乐是在历史悠久的仪式赞诵制度和史诗吟唱制度、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广场艺术的发展几个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它们为佛教的仪式音乐提供了素材,为其音乐理论提供了依据。原始佛教音乐的体裁是因说法宣教的需要而产生,佛教的著作形式是其创教时期为便于口传和记忆而采用的音乐手段的综合表现。作者分析了原始佛教的音乐观和音乐政策,认为其音乐观集中表现为:善声和恶声;雅音和方音;音乐之有欲和无欲;音乐形式和语义内容四组关系(矛盾),原始佛教以辩证的方式进行了处理。本文对原始佛教音乐活动的论述,为认识佛教音乐的特质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供了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3.
王俊 《云梦学刊》2004,25(3):84-86
歌唱表演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其灵魂在于对词曲文本的二度创作。词曲文本在形式和内涵两方面的局限性为二度创作提供了空间,表演者的人文艺术修养和音乐感觉对二度创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尚德义的花腔作品使用了传统音乐语言,对其旋律手法、调式音阶、和声语言及节奏节拍,并在创作中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浅淡社会音乐生活●李德隆社会音乐生活,是音乐文化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实际功能的过程,是社会学和音乐学结合的产物。一、社会音乐文化社会音乐文化包括音乐自身在社会中多种多样的表现和音乐影响的整个领域(创作领域、表演领域、欣赏领域等全部音乐实践范畴)。...  相似文献   

6.
马婷婷 《理论界》2007,(2):214-215
黑格尔曾说过:“每门学科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首先,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那么我们在探讨这个对象的存在问题时,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这个对象的存在方式。波兰音乐学家茵加尔登在《立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一书中,对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音乐作品实现审美价值的创作——演奏——欣赏三个阶段,来试谈音乐作品特殊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英语合成词重音是教学的难题,本文认为在重视单词重音的基础上,注意合成词各词之间的结构,再进一步了解词组重音的作用,就能找到合成词重音的正确位置。  相似文献   

8.
对于原始初民“集体无意识”创作的变形神话的研究,艰难而有趣。络绎而下,后世仙话中也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变形构想”。变形构想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外概莫能外。这种构想,早在图腾主义甚至前图腾主义时代就已形成。在前图腾主义时代,存在着“泛灵信仰(animism)和泛生信仰(animatism),前者相信宇宙万物都有一拟人格的精灵存在,后者认为宇宙自然中遍布一种非形质的超自然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或谓之魔力)无论在人在物,作用相同”。川中国在战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时代),神话时代结束,代之兴起的是仙话,标志是西…  相似文献   

9.
一、文学电视的定义目前在电视创作中,与音乐电视(MTV)方兴未艾的同时,文学电视也悄然出现,逐渐为很多电视人所青睐所实验,其为数不多的作品使观众的视听感受为之一新,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电视创作观点和争议。文学电视是运用电视思维和用电视手法创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1984年5月24日我写完《(锦瑟)非音乐诗而是(玉溪生诗集序)》,万余字篇幅,刊于《西北师院学报》]985年第一期;后来又作了补论,写成《锦瑟为李商隐诗集序》一文,刊于1985年第三期《艺谭》。拙著“诗序说”中,曾列出六项证据,证据之六,即当代钱钟书先生《管锥编机李商隐《锦瑟》则作者自送,颈联象“神思”,腹联象“作性”,两备一贯;别见《玉溪生诗》卷论《锦瑟》。(第三册第1184页。)钱先生虽只讲了《锦瑟》两联,已透露出他也认为《锦瑟肉描绘创作构思有关,为义山自道创作甘苦之作,这与明清二代认为《锦瑟》为义山诗集序…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的“度制”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在《春秋繁露》和《汉书·董仲舒传》等著作之中。董仲舒的“度制”包括二层特定含义:一是指制定规章制度时,规定的限度,制裁的力度要恰当,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过枉;二是指按照“度”制定制度。具体指制定贫富的“调均”制度。即贫富的悬殊要有度。既不能过富,也不能过贫。他主张通过“调均”措施,使贫富有差、有度,以达到汉王朝长治久安的目的。董仲舒的“度制”(调均)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因此,本文拟对董仲舒“度制”(调均)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思…  相似文献   

12.
赵舜华 《中州学刊》2006,(4):240-242
音乐表演不仅是一种再现的艺术,还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使命的艺术。它要参与音乐意义的生成、填充,丰富音乐的内涵,并由此赋予音乐以新的生命。因此,人们称音乐表演为音乐的二度创作,就是再次赋予音响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相似文献   

13.
巴金是否曾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的前期(1)小说是否是浪漫主义作品?对这个问题,三十年代就有不少学者评论过。最早提出《灭亡》中的壮大心“是著作者理想出来的”,是俞珍华于1930年4发表的《灭亡》(2)。1934年4月,王淑明在《新生》门’一文中,认为巴金作品,“包含着不少罗漫气氛”。同年7月,王淑明在《萌芽》’‘’一文中,明确指出,巴金在创作《萌芽》之前,其作品“都采取浪漫主义手法”。1935年4月,日本冈崎夫发表《在日本的中国文人·巴金》‘’‘,认为“巴金是在中国革命文学舍弃浪漫主义而开始走新现实主义的路之后,…  相似文献   

14.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在民族音乐创作中,意韵形态架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探讨了民族音乐元素在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包括旋律与音调、节奏与节拍和歌词唱腔等。构建意韵形态架构需要对民族音乐的时代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把握音乐作品内容意韵的特点,关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意韵,并提升音乐创作者的审美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创作和表达民族音乐的意韵。  相似文献   

15.
历来认为,重音应从语句结构和表情达意两方面划分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本文想对这种划分方法提出质疑,对在朗读教学中讲语法重音下个否定的结论。 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确定的。这使我们很疑惑——读某个词为重音是因为它是定语或者状语等。句子结构属语法范畴,它和有声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之一的重音完全是两回事。确定语法重音时讲:疑问代词作主语时主语重。这一条在疑问句里比较应验。因为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往往是语句的重点、关键所在,自然要重读。  相似文献   

16.
在认识发生或本源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皮亚杰是一个二项图式论者,有的同志认为皮亚杰是一个三项图式论者。笔者认为他既不是二项(即主体与客体二项)图式论者,也不是三项(即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论者,而是二项图式向三项图式迈进的学者。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作一些分析,以就教于大家。1.哲学的批判使皮亚杰反思二项图式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文艺复兴后的西欧哲学界诞生了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论和以笛卡尔等人为代表的唯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在形式的最初阶段显然亦受到这两大对立的哲学观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赵庆红 《云梦学刊》2005,26(1):134-137
运用“生成音位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可揭示词语结构元素的内在特征和元素的组织方式及其规律,并解析交际英语中连读、同音异义及句法结构等引起的歧义问题。生成音位学重音规则对指导交际英语和处理语音歧义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二语使用者处理交际语言歧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在新的形势下,站在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这个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责任意识和主动精神。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利益格局和劳动关系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引发的利益冲突相对集中和增多,职工各种思想矛盾、心理压力和思想问题显现得比较突出。目前职工中反映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1)对经济形势的看法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乐观者认为企业效益好不应该下岗、转岗、分流(以新联集团为例),认为“进了企业的门,就是国家的人”,仍对企业…  相似文献   

19.
《庄子》对巫术的超越及文化学意义于雪棠(东北师大中文系)学术界把先秦诸子百家的总思潮、总倾向概括为理性主义,认为它是对原始宗教巫术的摆脱。这种看法颇有见地,揭示了问题的实质。诸子百家,观念各异,它们对原始宗教巫术的摆脱方式和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具体...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前,我在《中原文化圈与20世纪河南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一文中,谈了自己对乡土文学研究的粗浅看法,认为对苦难的抗争与对中原文化的反思,构成了20世纪河南文学的两大创作母题。“苦难制造了愚昧,愚昧又恶性循环地加重了苦难”,几代中原人“决心结束苦难命运的果敢行动,构成了中原文化重获新生的精神支柱和雄厚基础。”中原作家创作中文化反思力度的不断强化,让我对创作前景充满着期待与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