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清代凉山彝区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问题。作者认为,从清初至康熙年间,清王朝在凉山彝区保留了土司制度。到雍正年间,伴随改土归流在相邻地区进行,在没有弄清凉山彝族社会状况下,在凉山也宣布实行改土归流。而事实上,在凉山改土归流并未实行,只在凉山边缘浅山坝子地带推行州县制度。雍正以后,针对不同的情况,清王朝在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问题上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政策,从而一部分土司仍被保留下来,而另一部分土司被革除,使凉山边缘某些地方走上了封建制道路。到清末,为达“筹边援藏”的目的,清王朝在凉山腹地又宣布搞改土归流,并有废奴之议,但终因黑彝奴隶主势力的反扑,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2.
在我90岁生日之际,喜闻我指导的两位博士──庄孔韶教授的《银翅》、滕星教授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一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即将出版。这皇送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这两部社会人类学与教育人类学专著是我一生中两部主要学术代表作《金翼》(中国汉族个案研究)和《凉山彝家》(中国少数民族个案研究)的追踪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让凉山更绿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脉东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流经凉山。保护好凉山天然资源,恢复凉山的绿色宝库,对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年入夏以来,猛兽般的长江洪水使人们在大灾中猛然醒悟:这是大自然的报...  相似文献   

4.
奴隶制社会法律研究的可喜成果──《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读后徐晓光1956年民主改革以前,四川凉山彝族社会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这种社会形态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年之久。在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内,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为什么能存在这样长的时间,原因固然很多...  相似文献   

5.
’94首届国际火把节透出信息凉山经济由凉变热旨在让世界了解凉山、让凉山走向世界的’94中国凉山首届国际火把节,于8月1日至4日在西昌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欧共体、日本、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名外宾和53名港澳台同胞,以及2000多名中外记者和上...  相似文献   

6.
简讯22则     
《民族论坛》2008,(1):62-63
<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12月10日在吉首召开。会议通过了徐克勤为湘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的任命决定,并决定:徐克勤副州长为湘西州人民政府代理州长。(《宗荷》)  相似文献   

7.
论清代对凉山彝区的经济开发杨明洪凉山彝区的经济开发发源于秦汉,唐、元、明、清逐渐有所发展,其中清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清王朝自身政治经济发展及凉山彝族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清代对凉山彝区的经济开发曾出现过两次高潮,它们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内容。本文...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勾勒了四川凉山彝族漆器生产现况和凉山彝族传统漆艺的变化及社会文化原因。认为凉山彝族的传统漆艺风格独特,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漆艺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传统漆艺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漆器大众化的生产趋势和精品的减少,导致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需要加强研究和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
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有巴莫家三姊妹--大姐巴莫阿依模是彝族的第一位女博士,二女儿巴莫曲布模,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三女儿巴莫乌萨模新闻系本科毕业,是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她们生于凉山,长于凉山,为了让世界上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博士撰写的学术专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一书于2001年1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00千字,国际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林耀华和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为该书作序.  相似文献   

11.
建国前,凉山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在彝族聚居地区基本上没有正规的教育事业。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56年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彝族人民在政治一上翻身之后,迫切需要在文化教育上翻身。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凉山民族教育事业,五十年代就从条件优越的内地派遣一批又一批教师进入凉山,扎根凉山,建设凉山,与凉山各族人民一道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四十年来,特别是在十年改革中,随着凉山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凉山民族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着令人瞩目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州委、州政府从凉山实际出发,对凉山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调整教育内部结  相似文献   

12.
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处于奴隶制社会,不仅有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与奴隶制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特殊的家支组织。当时的凉山地区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也没有成文法。在这种情况下,家支制度和家支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维护奴隶制度政权的职能...  相似文献   

13.
凉山农民有“八盼”编辑同志:在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凉山农民目前有“八盼”一盼农业基础地位真正得到加强。中央再三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有的农民说:“要重视农业,就要拿出实实在在的硬措施来,不能时紧时松,忽...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199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举办第一届彝族国际火把节以来,已经形成每三年举办一届的制度,现已成为凉山对外形象的品牌及凉山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平台.更是让世界认识凉山、了解凉山、了解凉山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白酒行业驰名品牌、著名白酒上市公司之一的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迎来她的第三任董事长。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主管工业的副州长彭善文已于近日辞去州官,出任湘泉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并上马履新。2000年12月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赴任“湘酒鬼” 掌门人的田家贵卸职后出任中共湘西  相似文献   

16.
凉山第一村     
凉山第一村文/杨荆楚摄影/钟仁文李国康凉山彝族自治州现有10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其中9个在彝族聚居区。1995年,全州农民人均年收入580元,仅为全国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374%。但令人惊喜的是,凉山州蓦地冒出了一个亿元村西溪村。西溪村是一个回、汉、彝...  相似文献   

17.
53年前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让凉山彝族人民"一步跨千年",直接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今天的凉山,又再次经历着一个快速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通过两次社会大变革,凉山彝族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凉山彝族人的主  相似文献   

18.
7月4日-6日,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一行到邵阳调研民族工作,并看望慰问国家民委派驻邵阳武陵山片区联络员。国家民委办公厅副主任、湘西州委常委、副州长魏国雄、省民委副主任赵任秀陪同调研和慰问。  相似文献   

19.
凉山的什么变化最大?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30周年前夕,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那个地方。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谁都会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堆凉山的变化。的确,30年来,凉山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56年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延续两千年的奴隶制,凉山彝族人民跨上了时代的骏马,走上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凉山彝族人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人名凉山彝族的人名,均由姓、名和性别代称3部分组成。其中姓是复姓,名为双名,性别代称则是男性为“子”、女性为“莫”。取名多在婴儿出生一月后择日进行。届时,先由母亲将孩子第一次抱出家门“见天沐日”,并作象征性喂食,然后才由父亲给孩子作象征性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