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鉴是政府出版的大型综合性、资料性工具书,既是信息载体,又是传播媒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年鉴的认识和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仅是向年鉴索要信息,也要求年鉴具有期刊的艺术性,在阅读年鉴中获得艺术享受。为此,年鉴装帧设计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不能背离年鉴作为政府刊物严谨、端庄、平民化的主流要求,又要跟上时代审美潮流。质量上乘的年鉴,有丰富详尽的知识,加上精美的装帧,会给阅读者增加阅读兴趣,带来身、心、智、美的愉悦,备感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资料库,怎样更好地将年鉴信息与社会共享,是年鉴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经济建设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同样,信息化也是我国出版产业加快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是推动出版产业升级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年鉴信息化过程是各种年鉴发展的必经之路。 《福建年鉴》创刊于1985年,已有19年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可谓繁多,年鉴作为其中之一,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信息量比较大,又具有官办这一特点,所以年鉴信息具有权威性。劣势是出版周期比较长,上年的内容,最快也得到次年的九、十月份(笔者所在单位的年鉴)才能与读者见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对信息的需求愈益迫切,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年鉴作为一种信息产品,传统的编纂、出版、传播方式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年鉴编纂工作者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适应社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年鉴编辑工作者对于加快年鉴出版速度的观念不断增强,加之微机等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年鉴的出版时间一再缩短,由大多数年鉴跨年度出版发展到大多数当年出版。《年鉴信息与研究》杂志从1995年起,根据杂志社掌握的信息,每年公布我国最早出版的年鉴排名。1995年第一次排名时,当年10月份以前出版的年鉴仅有40家,2000年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各地各行业年鉴出版热潮的兴起,行业年鉴的社会功能、收藏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行业年鉴质量是社会发展对行业年鉴出版的要求,也是业内人士始终努力的目标。行业年鉴的装帧是年鉴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装帧设计能体现行业年鉴的文化精神内涵,在为读者营造以资料性为主体的阅读氛围的同时,构筑一个高品位的艺术审美空间,有效地提升年鉴的品质。下面以笔者设计的《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为例,谈谈装帧艺术风格的定位和对装帧设计的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股“年鉴热”。年鉴这种信息载体,起源于西方,在信息社会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媒事业蓬勃发展,势不可挡。我国编纂年鉴也有几十年的历史,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但也要宏观地了解国外年鉴的发展概貌,以及它们编纂、出版、发行年鉴的情况。近年来,虽有不少文章对国外年鉴的情况做过介绍,但是全面的介绍却寥寥无几,至于谈及编印发等具体情况的更是凤毛麟  相似文献   

8.
改版寄语     
为了指导全国年鉴工作的开展,在原中国年鉴研究会的领导下,1991年创办了《年鉴工作与研究》丛刊(季刊,用书号出版);1994年由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刊物出版;1995年《年鉴工作与研究》更名为《年鉴信息与研究》(季刊)。目前,这是一份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主办的杂志,既是新闻出版总署的直属单位期刊,又是我国惟一公开出版的年鉴专业性刊物。今年,是本刊出版10周年。10年来,得到尚丁、  相似文献   

9.
5月25日,《南京年鉴》(1998年卷)正式出版发行,与上年相比,又提前5天出书。全书共2036个条目,103.5万字。1996年以来,《南京年鉴》编辑部认真贯彻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关于加快出版进度的要求,三年三大步,将出版时间从8月底提前到5月下旬,提高了年鉴的信息时效性。编辑部对年鉴的出版进行了科学安排,实行目标管理,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经全体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可谓繁多,年鉴作为其中之一,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信息量比较大,又具有官办这一特点,所以年鉴信息具有权威性。劣势是出版周期比较长,上年的内容,最快也得到次年的九、十月份(笔者所在单位的年鉴)才能与读者见面;其次是雷同现象比较普遍。此企业与彼企业年鉴(笔者所在的石油企业)无论在内容、篇目设置等方面均存在雷同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办的专业年鉴,1996年创办,至今共出版了十卷,即《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年鉴》(1996至1998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1999至2005卷)。十卷《年鉴》忠实地记录了中国石油集团的发展历程,并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框架结构、基本内容和装帧风格,其信息含量大、实用性强,并在这十年的出版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年鉴》业已成为记录中国石油集团历史概况、介绍中国石油集团现状的重要资料性工具书,也是国内外各界了解中国石油集团的最好媒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年鉴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年鉴的编纂工作,并且对年鉴的出版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全国上千种年鉴中,仅有个别年鉴能在编纂当年的一季度出版,大多数都集中在第三季度出版,有的甚至延长到次年的上半年或更长。年鉴出版周期过长,不仅影响了年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年鉴是汇编上一年度各类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它具有信息资料系统、齐全.反映及时、集中和综合性功能的特点。无论是何种年鉴都是信息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年鉴编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把好年鉴信息质量关,对提高年鉴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把改革创新作为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年鉴的学术研究也应该贯彻这一精神,改革创新,开拓年鉴学术研究的新局面。 20年间,在年鉴数量激增的同时,年鉴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年鉴信息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千余篇论文,也出版了一批专著和编著,还翻译介绍了一些  相似文献   

15.
《广西年鉴》1987年卷出版了。本文仅就年鉴改版和1987年卷的特色向读者作一简略的介绍。在《广西经济年鉴》基础上改版1985年创刊、已经出版两卷的《广西经济年鉴》,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严谨的体例和精美的印工,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欢迎。《广西年鉴》是在《广西经济年鉴》的基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年鉴是一门专业性年鉴,在我国年鉴学中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出版的仅有《北京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0年出版)、《安徽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2年出版)、《广西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3年出版)等。社会科学年鉴的出版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了社科界同仁的关爱。为了增进社会各界对社会科学年鉴的认识,促进社会科学年鉴的发展,现从“社会科学年鉴的价值与创造”视角,对社会科学年鉴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鉴事业蓬勃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年鉴研究会,也已成立十八年了!顾名思义,年鉴理论的研究,当然是年鉴研究会义不容辞的使命之一。事实上,二十年来,年鉴界对年鉴理论的研究,成绩很大。年鉴界的理论杂志《年鉴信息与研究》,创刊九年多来,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专著。李今山、肖东发、孙关  相似文献   

18.
浦东新区建政后的第一本《浦东年鉴》于5月30日由浦东年鉴社出版发行。这是浦东新区的第八本年鉴,比往年提前2个月出版,成为全国2001年度最早出版的年鉴之一。 《浦东年鉴》2001卷在框架、内容、质量、装帧、设计上都较前7卷年鉴有较大提高,图文搭配更趋合理,信息含量更为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出版的《年鉴学浅说》(王斌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提出了设“常规条目”一说。近年《年鉴信息与研究》刊出《对年鉴“常规性条目”的探讨》(马国顺著,载于1999年第1期)、《也谈年鉴“常规性条目”的编写》(王晓文著,载于2000第1期)两文。这三位作者对年鉴  相似文献   

20.
年鉴的编纂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年鉴所刊载的内容应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时”,即要尽可能快捷反映有关内容;“效”,即要有作为信息资料的使用价值或实用性。 年鉴创新涉及年鉴的整个编纂出版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