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六朋,字枕琴,广东顺德勒流南水村人,清嘉庆至光绪初年(1791-1875年)间人,具体生卒年有四说,一作(1791-1862年),或作(1798-1875年),或(1798-1862年),或(17967-18617年)。其号众多,有的从其名或字得之,如"怎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1881年至1884年间入加华人来源地点。1880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开始修建,因劳工奇缺,加方乃有计划地大批招募华工,故形成1881年至1884年间华人移加的高潮。一般记载均谓此四年移加华人总数为15701人。对于这些华人来源于何处的问题,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四辑有二种不同的材料记载。一日来自中国(香港)(见第191页);二日来自中国和美国(见第288页)。经分析,前说不妥,后说可信。因为,在1881年到1884年间多有华人自美入加。据加拿大官方记载,当时入加华人总数是15701人,其中10000多人直接来自中国,而另外还有很多人则来自美国,据记载,  相似文献   

3.
刘铭传(公元1836-1896年),字省三,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人.1884年,清廷任他为钦差大臣,督办台湾军务,使法国侵略军占领台湾的企图遭到失败.他从1885年至1891年担任台湾巡抚期间,制定和推行"台湾产业近代开发计划",促使台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这在近代台湾史上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可以说,他是台湾资本主义开发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4.
赖际熙(1865-1937年),字焕文,号荔坨,广东增城市(现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传说其祖父道光癸卯年(1853年)葬于广州郊外龙洞一座小山坡时,曾有相上预言60年后此家当出贵人,并刻写入墓碑铭文.此后12年,赖际熙出生,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攻读于广东广雅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试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年正是癸卯年.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  相似文献   

5.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任山东潍县令和浙江道试御史.明亡降清.顺治四年至十一年(1647-1654)周亮工在福建先后任按察使和布政使.1654年秋擢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调离福建,赴京任职.顺治十二年(1655)七月浙闽总督佟岱以"贪酷"诸款弹劾周亮工;周被革职,自京"赴闽质审",在闽"质审"前后达四年,后被解押返京,继续受隔离审查,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以案情不实,无罪释放,调任他职.  相似文献   

6.
温州集镇1978年时只有23个,到1988年8月已发展到108个,十年增加了85个。据1987年统计,其中92个集镇拥有人口190.4万人,工农业产值26.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7.5亿元)。温州集镇的规模建设,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集镇社区的独立性 集镇社区在汉代便有了明确的划分。到宋代,据《元丰九域志》已有明确纪录的集镇是1884个。建国后,集镇建设几起几落,至1982年统计,全国建制镇市2819个(参见周曰礼主编  相似文献   

7.
张逸(1869-1943年),广东番禺人,字纯初,号禺山山人,晚号无竞老人,以字行.其父芗垣先生能置家业,经济殷富,张逸从小随父学习写生,后学画于居廉(字士刚,号古泉).在居廉晚年,张逸常随侍左右,"自惟侍师数十年",深得居氏没骨写生法个中三昧,著《居古泉先生传略》,为居廉第一代颇有成就的传人之一,1904年摄于十香园的居廉与弟子合照中即有35岁的张纯初.  相似文献   

8.
刘潜之卒年,崔海正《北宋"东州逸党"考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一文谓其卒在庆历元年(1041)之前.据本传,刘潜"以进士起家,为淄州军事推官.尝知蓬莱县,代还,过郓州,方与曼卿饮,闻母暴疾,亟归.母死,潜一恸遂绝".则刘潜卒在石延年之前.石延年之卒,在康定二年十一月(欧阳修《石曼卿墓志》),康定二年二月改元庆历,谓刘潜卒于庆历元年前,是.然《考论》之说,过于笼统,刘之卒年,实可坐实.按,刘潜与张方平有交往.《乐全集》卷二有《哭刘潜》诗一首,诗末有小注云:"君没二年,西陲聚师,朝廷校用才士,而碌碌竞进矣!"若考得"西陲聚师"所指何事,潜之卒年即可得.  相似文献   

9.
<正> 郑玄所以成为汉代卓出的训诂学家,主要是他有端正的学风.荀卿告诉人们:"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据杨倞注释,"人"渭贤师也".可是早在战国,便有"学曾未如胧赘,则具然欲为人师"(《荀子·在宥》)的不"贤"之"师",而西汉"模不模,范不范"之"师",为数不少(《法言·学行》).当时的经生,也就非常重视师道,郑玄乃是其中之一.看他初入  相似文献   

10.
陈宗南(1886-1962年),别名陈伯熙,广东省增城市石滩镇(今增江街道)三江四丰村白石岭社人,为增城十大历史人物之一(余为郭继枚,何仙姑、胡庭兰、李肖龙、廖金凤、刘伯群、石文光、伍来成、徐辛雷)。他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在增城高等小学堂读书,每试名列前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入广府中学,该校是据光绪帝谕旨:"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  相似文献   

11.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绍圣元年(1094年)被章敦、蔡京等以"讥讪先朝"威名的罪名贬为英州(今广东英德)知事,于赴英途中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至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赴海南儋耳,寓惠前后四个年  相似文献   

12.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画家,也创作有诗词.<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四册收其词37首,第1817页其小传云:"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一号老迟,诸暨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卒于清顺治五年(1648)."所载陈洪绶生卒年均误.  相似文献   

13.
清末收藏家和古文字学家陈介祺先生(1813—1884年,字寿卿,号篮斋,山东潍县人,道光二十年进土,官编修、侍读学士)编印的《十钟山房印举》卷一·三七,有一方阳文小印玺,上有四个字(见右下图,据涵芬楼影印本复印),陈介祺释为:“肖賹夫句”。比玺又见于罗福颐的《古玺汇编》及吴式芬的《双虞壶斋印存》,罗福颐亦释为“肖隘夫句”。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方古玺到底是什么时代、什么人的印玺?陈介祺等都没有说,本文试为释之。  相似文献   

14.
(一) 范滂有母终湏养 (《别云上人》) 苏曼殊是旅日华侨之子。1884年9月28日出生于日本横滨。未及三月,非婚生的母亲日本人若子自行离去,即由庶母日本人河合仙抚养,六岁被嫡母携回原籍广东香山。他终身一直以为这位义母就是生母,不论支持革命或流落天涯,均系念不忘,多次返日,都是为了“一省慈母”。  相似文献   

15.
高澍然(1774-1841),字时埜,号甘谷,晚号雨农,福建光泽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授例授内阁中书、摄侍读.著有<抑快轩文集>、<韩文故>等.高澍然是古文著名古文家建宁朱仕琇的再传弟子,陈寿祺卒,高澍然为<福建通志>总纂.林树梅(1808-1851),福建金门人,将门子,自幼随从父亲出入风涛,镇守海疆,折节为儒,著有<啸云诗钞>、<啸云文钞>等.本文简要考订树梅拜高澍然为师始末.高澍然的古文主张和对树梅的古文评价另文论述.  相似文献   

16.
王应宪 《兰州学刊》2007,(2):158-160
惠栋为汉学吴派宗主,其祖惠周惕、其父惠士奇于经学俱有造诣,号为东吴三惠.惠氏倡言汉学,为当时学术之风向标.但学界在研究中存在明显的"重皖轻吴"倾向.据林庆彰《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录研究三惠论著仅16条,关于戴震的则多达361条.十余年来,三惠研究出现不少新成果,今作简要回顾,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仁山(1814-1850年,或说1821-1861年),原名长春,字静甫,号菩提再生身者魜潺,更自署岭南道人、教圃、夤珊、寿庄、靖虎、栖霞、菩堤、七祖、祝融、再生尊者、杏坛居士、顺德砚农等.出生于广东顺德县杏坛马齐乡,在兄弟六人中排行老大,父亲苏引寿善书法,仁山自幼在其指导下习字读书,并利用《芥子园画传》临摹画法. 苏仁山资质聪颖,自题的《仿文衡山图》记述:"四龄,父教以区正叔《三字经》……五龄六龄,嗜写字,遇门墙垣壁无不学书.七龄八龄,能画山水、景物.题句颇能道说景中意.九龄,出馆就传受经,日授经书数过,不暇计画.十龄十一龄,间以学诵之余及画.  相似文献   

18.
陈乔森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一说生于1835年),卒于光 绪三十一年(1905年),原籍广东雷州府遂溪县,后定居雷州城,原名陈桂林,字一山,一字木公,又号逸山、颐山,与陈文玉(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瑸(或作"膑",清代清廉中之卓绝者)、陈昌齐(清代翰林院编修)等合称雷州半岛"四陈"名人.  相似文献   

19.
宋衡(恕),字平子,号燕生,浙江温州人,为清末学术思想家之一。章太炎謂“燕生学行,于古可方宋桱”。梁任公謂“东甌布衣識絕倫,梨洲以后一天民”。称頌备至,足見学行。生平著述,除“六齋卑議”(見敬乡楼从書之十)及“六齋无均文集”外,刻得很少,据說有很多是遺佚了。最近得見其“山左陈言”長卷真迹,为温州图書館所珍藏。是篇作于1906-1908年(即光緒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为宋  相似文献   

20.
师复的姓     
《中国近代哲学史》(侯外庐主编)一书提到:“1912年,王师复在广州组织‘晦鸣学舍’……,1914年,王师复又在上海组织‘无政府主义同志社’”(见该书436页)。根据有关资料证明,这个人并不姓王,而是姓刘。刘师复,广东省中山县人(1884—1915),二十世纪初中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复的同乡,后来参加了晦鸣学舍和无政府主义同志社,并在刘的身边工作多年的郑佩刚在《师复年谱》及回忆中讲到,师复原姓刘,名绍彬,字子麟,庠名绍元。1912年留学日本时,与郑彼岸、莫纪彭三人署名发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