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当今生产力革命及其深刻而宏远的影响,沉闷的理论经济学至今仍然把生产力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尽管也提到“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但只不过把生产力当作研究对象外在的东西加以标签式的粘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表明生产的自然属性.按照这种传统观念,理论经济学当然不会去研究工艺学或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对象.但问题在于,生产力果真只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只反映生产的自然属性吗?马克思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机械地割裂开来,绝对地对立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也不符合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回顾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来的。严格地说,生产力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我们之所以称为生产力经济学,是表明要从经济方面而不是从技术方面来研究生产力。生产力经济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五十年代末,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六十年代初,不少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认识到,经济上的许多失误与不了解、不研究生产力运动规律直接有关。社会主义建设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本来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运动的规  相似文献   

3.
一、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演进要研究宏观生产力系统,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宏观生产力。所谓宏观生产力,就是从社会整体考察的生产力。它虽然也研究生产力的构成,但着眼点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内在结构,这些内容属于微观生产力的考察范围。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在经济学上不是始于今日。这个概念的萌芽状态产生于社会分工的思想。社会分工已经不是说个别的生产力,而是从总体上看各个部分的生产力。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一书中曾经说过:“在小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桌子;有时还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欲创建科学的理论体系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地规定农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我认为农村经济学应以农村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为研究对象。因为农村经济学同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及部门经济学一样,不能同时把经济关系和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再者,农村经济学作为地区经  相似文献   

5.
熊映梧同志在1980年提出“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之后,引起了争论。去年他又重申这一主张。我认为这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一、政治经济学只能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不能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熊同志说:“政治经济要不要研究生产力,诚如许多同志指出的,是关系到这门科学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我认为争论的焦点,不是要不要研究生产力,而是要不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几乎所有主张以生产关系为对象的同志,都没有说不要研究生产力。以生产关系为对象,也决不如熊同志所说的把生产力排除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外。因为  相似文献   

6.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它的任务是揭示生产关系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但是不能就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它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而这两方面又不是平列的,前者更为重要。因此,本文着重谈谈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的问题。一从一般经济规律来看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生产力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在它的经济发展中,不仅服从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而且还服从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例如,在单一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的规律,在一切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关系规律。所以,各个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规律互相分  相似文献   

7.
《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是王占国同志根据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撰写成的专著,是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县域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的主要特点是:1.立题正确,意义重大。边境地区是一个特殊地区,边境县(市)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边疆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本项研究是以特定的边境地区为对象,抓住了边疆经济发展运行的特点与规律开展全面系统研究,对于完善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  相似文献   

8.
孙久文 《齐鲁学刊》2022,(3):112-123
中国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这门学科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区域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在全国生产地域分工中各自具有哪些优势,应处于什么地位,承担何种功能?一个区域应该与其他区域建立怎样的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种联系?央地两级政府如何规划特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并协调不同区域间的关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些问题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答案,区域经济学理论界将这些问题总结归纳为“中国区域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哲学这一新兴学科受到经济学界特别是哲学界的关注。但对“经济哲学”的定义见仁见智,尚无定论。例如,有人说,“经济哲学是一门专指用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学科”。另有人则认为,经济皙学“不是用哲学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经济哲学是从经济中引出的哲学”。我以为前一种说法实指经桥学,而不是经济哲学。因为经济学如同各类具体学科一样,都是在哲学指导下来研究它的特定对象的,但不是哲学本身。后一种说法实指哲学要从经济的辩证运动来丰富自己。而经济的辩证运动规律则是…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哲学界和经济学界对生产力问题一直十分关注,进行过多次讨论。第一次讨论从1949年底到1952年,主要讨论了生产力是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兼及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是三要素还是两要素的问题。第二次,1956年到1957年,讨论了生产力的发展动力问题。第三次,1959年到1962年,讨论了生产力的性质问题。第四次,“文革”期间,“四人帮”批判“唯生产力论”,这不是讨论,而是“中国式”的批判,但它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影响颇大,不可忽略。第五次,1978年以来,对生产力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持续的讨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推动研究和教学改革,这里介绍其中几个主要问题及其研究现状,供参考。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是:除了生产关系之外,生产力要不要包括在对象之中。主张把生产力包括在对象之中的同志,认为过去的教科书脱离实际,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对象中没有包括生产力。因此主张建立一门包括生产力在内的理论经济学,或经济学,以代替目前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另一种意见认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发表张闻天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的文章,其中就谈到“生产力是经济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社会科学》1979年第3期刊载的孙冶方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一文,赞同李平心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同时也要研究生产力的观点。如果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力,那就意味着要去研究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要去研究人们对自然进行斗争的能力。这样,政治经济学势必要“侵犯”工艺学、技术学乃至生理学、心理学等等各门学科了。可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而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3.
最早使用“生产力”一词的要数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派,他们以当时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与角度出发、定义“生产力”’为经济能力的一种量度。马克思由此出发,但并没有囿于此,而赋予“生产力”以哲学的意义,从而使之在质上得到一个规定。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形成和发展相一致,它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巴黎笔记》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生产力理论的萌芽阶段,其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延用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力”概念。第二阶段约从1845年2月的《神圣…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理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世宏 《理论界》2006,(3):225-227
“三农”问题不是泛指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而是存在小农经济残余和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真正形成是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摩擦因素造成的,这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都可以归结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途径还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去把握。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力经济学的讨论过程中,我国学术界有的同志认为: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力要联系生产关系,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关系,同时也包括生产力,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没有存在的必要。关于生产力经济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处存而不论,本文仅就生产力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纵向、横向和结构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积累作了梳理和概括,目的是为了把握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第一部分从纵向概括了这一交叉学科的演进和用“问题集合”方式表述的研究对象。第二、三部分从横向概括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落脚在“结构”上:按时间序列、空间序位和运行机制构架的概念体系,由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经济结构和空间经济运行三大原理支撑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综合东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所作的一些新的概括,也是一种探索。对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创建生产力经济学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学家在六十年代就提出来了。直到1980年,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0年多来,这门学科的建设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力经济学已被公认为一门理论经济学。但是,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许多论著都侧重于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还没有充分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许多范畴、概念、术语从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移植的痕迹很浓,对解决“怎么办”的应用性问题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因此,不断接近生产力发展和经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年十一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产力经济学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和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对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生产力要素的构成问题决不是一个名词上的争论,也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是生产力经济学必须研究的问题。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把这一问题搞清楚,对于深入地研究生产力经济学,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专门介绍一下会上对这一问题讨论的主要观点。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只能包括两个因素,即劳动力与生产工具,理由是:(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人们运用生产工具去征服劳动对象或者改造劳动对象的一种能力。人与工具是生产力要素,劳动对象是被征服者,不能成为生产力的要素。如果把劳动对象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那就等于说,被征服者是征服者的组成部分。(二)劳动对象的利用,生产能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和工具,要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把劳动对象抛开。例如,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低,是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族发展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民族发展问题已在民族理论学界受到重视。许多同志强调要把它作为民族理论学科研究的最重要对象。同时,就民族发展的某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也有了多方面的收获。本文主要就几个理论问题作一探讨,以促进民族发展研究的深入。 一、我国民族发展研究要参照当代世界“发展研究”的理论和学术背景 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自身强大和现代化问题。本世纪50年代初,西方各国开始重视发展问题研究。60年代初,“发展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出现在美国和欧洲。随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和苏联、东欧等国也对“发展研究”加以重视。“发展研究”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独的“发展学”,而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研究”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受到重视的,即产生了研究第三世界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讨论,表明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已无法为现实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学面临如何研究、怎样拓展的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主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它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否定,而且也为构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经济学范式。邓小平经济理论对建构中国经济学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既表现在这一理论在经济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重大论断和基本观点,也表现在它为我国经济学变革提供了以求实创新为灵魂,以生产力理论和标准为主线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所表现出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这两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也具有极大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