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基础问题的看法,婚恋观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稳定。当前.各种新观念、新思潮层出不穷,年轻一代婚恋观正在发生着温和而又深刻的嬗变。本文将古代婚恋观与现代婚恋观进行对比,研究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变化,引导青年端正婚恋动机,接受系统的婚恋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2.
婚恋观直接影响人们的恋爱和婚姻行为,对恋爱和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趋于网络化。社交模式的转变也会作用于恋爱双方以及配偶之间的交往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婚恋观念。网络社交媒体的便捷性容易使人们产生过度依赖,严重影响和减少了恋人双方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外,恋爱中的个体过于沉迷网络社交,容易使亲密关系产生分歧和冲突,还会影响人们对于当前婚恋关系的看法。因此,深入考察青年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信息时代下网络社交媒体对青年婚恋观形成的影响,这对于促进青年婚恋工作,推动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恋爱、婚姻问题,是每个男女青年都要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能不能以共产主义道德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男女的幸福、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道德风尚。本文拟对恋爱、婚姻中的道德作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爱情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是青年们渴望得到的。但是,怎样的爱情才是崇高、纯贞的爱情呢?恋爱、婚姻中的道德是什么?如何才能显示出恋爱、婚姻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呢?  相似文献   

4.
恋爱、婚姻是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价值观和情感需求的重要体现,在青年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农村青年的恋爱婚姻体现出与城市青年不同的特性,而生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郊区的农村青年,婚恋价值观在保留一部分传统观念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新的特性,体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时代特点.保留青年婚恋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引导社会青年坚持理性恋爱,健康婚姻的良好理念,对于维护社会主流价值观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将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文章同时提出了通过加强知识教育,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主流观念等手段来促进农村青年婚恋价值观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无奈与挣脱是当前贫困农村地区青年在婚恋问题上的现实写照.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束缚,在婚恋道路上的屡次碰壁,使贫困农村地区青年婚恋观发生了扭曲,表现在婚恋物质化、恋爱娱乐化、择偶被动化、性爱随意化等方面.走出婚恋困境,回归婚恋自由与本真必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理论分析视角,把精准扶贫与解决贫困地区青年婚恋问题相结合,消除导致婚恋观扭曲的贫困问题;把净化社会舆论环境与推进移风易俗相结合,营造积极健康的婚恋风气;把完善婚姻法律法规和法制教育相结合,为婚恋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把马克思主义婚恋观教育与社会诚信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全社会婚恋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6.
婚恋观是青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价值观是青年对爱情、婚姻的本质、美满婚姻的基础及有关道德问题所持的内在尺度。它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的体现,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幸福。而婚恋价值取向是研究婚恋价值观的出发点。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价值取向为:(1)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的总体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变化;(2)性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历等因素显著影响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7.
家庭婚姻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生育,是当代几乎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但改革开放所引起的剧烈社会变迁,又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改变着人们的行为。维吾尔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长期的伊斯兰教影响和独特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该民族颇有特色的婚姻观念。青年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对社会流行思潮最敏感、对先进文明最容易接纳的群体,考察他们的婚恋、生育观对我们深入认识社会变革对维吾尔族的影响是非常有益的。我们采用简单的问卷方式来了解维吾尔族青年知识分子的婚恋观念。个案选取对象是新疆大学某系的二年…  相似文献   

8.
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恋爱、婚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往今来,描写爱情婚姻生活,是文学艺术所要表现的重要题材。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大量地收录了这一类题材的作品。《诗经》中的婚恋诗记载了几种不同文化意义上的婚恋现象,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周代婚姻制度的多元性特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恋爱、婚姻常被人称为一门艺术。对某个人来说,谈论婚恋艺术,题目未免过大,但是,若把艺术用于解释恋爱、婚姻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细节,它又确确实实存在着,或者说它是一种艺术技巧,是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评判事物的一种艺术性的把握。它的美妙在于掌握分寸所带来的和谐、温馨、默契和相投。  相似文献   

10.
从父母专制到婚姻自由——20世纪初婚恋小说的伦理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父母专制的婚姻伦理范式受到现代婚恋观念的挑战,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现代婚姻理念通过小说创作等文学媒体进入公共视野并影响了民众生活。这个时期的婚恋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婚姻伦理的现代转型,而且从故事叙述到文本构成都彰显了对婚姻自由伦理的主动追求。小说的伦理诉求与婚姻自由的思潮同构互动,促进了20世纪初婚姻伦理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闪婚现象是农村婚恋研究领域新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闪婚现象的产生以及快速发展。在对婚姻礼仪与过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婚姻原有的文化意涵逐渐远去,这也即是本文所称的文化流离。婚姻仪式的极大简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无力的表现,更是现代性观念冲击农村青年婚姻观念的客观结果。农村传统文化的流离与解体是农村青年闪婚的内在原因,而农村婚姻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消解对农村婚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海鸰的小说,以探讨女性的情感和婚姻为主题,一度被视为"女权婚恋主义作家".不可否认她的文章是对现实社会"婚-离婚-复婚"现象的深刻探索,从而揭示当代都市女性婚恋观的现实意义.<大校的女儿>中韩琳形象即证明王海鸰对于恋爱、婚姻问题的全部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她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3.
唐五代婚恋小说中的唐人婚姻观及其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考察大量唐五代婚恋小说基础上,对唐人的婚姻观念及其根源、嬗变进行了较清晰的勾勒与描述,得出如下主要观点:1、严守门阀是唐五代婚姻观的主导面,但被我们过于强调,以致忽略了其它决定因素;2、唐五代婚姻的实际状况,是严守门阀、高门互婚与门阀不断被打破,亦以财富、时名吸纳收编低姓和庶族的过程,实质由家族的政治、经济利益决定;3、安史之乱后,唐五代的婚姻呈现更大程度的多元化色彩,向着宽松趋势发展。本文在对文献进行勾勒和考察的基础上,论述唐五代婚恋领域门第观严守与打破的矛盾统一性、唐人婚姻尤其中晚唐呈现出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工潮的逐年增加,青年农民工的婚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闪婚”作为一种在农民工群体中新兴的婚恋形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豫西南M村的个案为例,通过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展现农村“闪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结构转型下农民工流动的特殊性、流动的不稳定性、婚姻挤压以及各种传统观念的角度对“闪婚”的原因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最后指出,“闪婚”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工的婚姻问题,降低婚恋成本,但同时也会导致婚姻的不稳定等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是影响婚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莎士比亚喜剧中人物的婚恋状况进行剖析,可以反观当时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婚姻社会的影响。而当下我国的婚姻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关。尽管国别不同,时代也不同,但经济因素对婚姻社会存在的影响却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对莎士比亚的喜剧,对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婚姻社会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今社会婚姻状况的了解,为我们理性认识新的婚变现象、正确处理婚恋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河北等地多所高校问卷调研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婚恋现状及交往状况、家长对待孩子恋爱的态度、恋爱动机或原因、性知识获取渠道或途径、"校园恋爱暴力"5个方面展开分析,用数据印证了大学生婚恋问题的严峻性及其对高校恋爱教育的冲击。针对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明确恋爱教育目标、树立科学的恋爱教育理念、构筑高校大学生恋爱教育体系、建立多主体联动的教育新机制四个方面进行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婚恋断想     
常有朋友开玩笑问我:“到目前为止,你只恋爱过一次,结婚过一次,怎么会在文章中有这么多的情感故事和这么成熟的婚恋观点?” 我也开玩笑似地回答他们:“你不觉得恰恰是因为我有这么强的感受生活故事的能力,才会有这么成熟的观点,所以才只需要谈一次恋爱结一次婚吗?” 有些经验的获得,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用我们一生也付不起。所以,实在不必非要通过亲身经历去获取。很多时候,多动动脑筋,多观察一下周围,多听一听别人的故事,我们便可以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验去丰富和完整自己的人生。 多次听到有人以同情的口吻谈及一些大龄未婚的人、仿佛他们都是婚姻路上的失败者,但是  相似文献   

18.
初涉爱河的情侣和正在寻觅意中人的青年男女,在谈恋爱时除了要考虑感情因素之外,还应考虑双方的结合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进化。 恋爱的目的是结婚,结婚就会有生育,而生育下一代之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或光明或黑暗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婚姻是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否在恋爱之初  相似文献   

19.
一、婚恋问题的多视角研究 千百年来,爱情和婚姻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题,而科学涉足爱情婚姻问题只不过是近代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乡村婚恋模式转变是社会转型期家庭生活的重要变迁。文章分析了贵州西江苗族妇女婚恋途径、婚姻仪式的转变,认为大众媒体、打工经历是影响苗族乡村妇女的婚恋模式发生自由化、混合化趋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