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的整顿是文化大革命中党的正确领导的继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先导。1975年的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积累了可贵的经验。1975年的整顿实质上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的否定。在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回顾和总结1975年整顿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1975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全面整顿,是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进行的一次努力,全面整顿使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开拨乱反正之先河。整顿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诸如全党全国以四化为大局,教育科技要走在国民经济前列等等,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全面整顿是改革的前奏。  相似文献   

3.
党组织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基石,文化大革命对河南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1975年邓小平同志下发了全面整顿的批文。河南省委积极贯彻邓小平关于整顿党的组织的指示,对党员干部进行整顿,由此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并对党员干部做了思想上的组织上的全面整顿,对河南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社会政治局面安定,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科学地架构了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方略:提出实行法治,反对人治、党治和群治,并建构了依法治国的一个平台和三个支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文化领域的整顿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特殊的历史条件造成了文艺、教育、科技等文化领域的各部门整顿的复杂性、方式方法的特殊性以及结果的差异性。1975年文化领域的整顿是科技、文化、教育部门拨乱反正的先声,:勾新时期邓小平关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的思想形成提供了借鉴和一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 ,具体体现在这一思想的时代性、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和科学性中。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世界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新世纪中 ,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体现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1975年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党政日常工作后,淡化以至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整顿。文化工作的拨乱反正,是这种整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在文艺工作方面,重新提出要贯彻执行"双百方针",配合毛泽东的有关批示,开禁一批文艺作品;科技工作方面,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提高科技工作人员的地位,鼓励他们钻研业务;教育方面,提出要正确看待"文革"前的教育制度,否定"文革"时期在招生制度和教育制度方面的一些所谓改革措施。这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初步纠正了"文革"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而造成的文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的偏差,为"文革"结束后文化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 1 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系统回顾和客观分析 ,指出 1 975年的全面整顿 ,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系统纠正 ,是对党的“八大”正确路线及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恢复 ,是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先导 ;全面整顿 ,加强了党的领导 ,促进了全国安定团结的局面 ,为实现中国的全面改革准备了条件 ,也是邓小平改革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现实国情及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对"发展"的多方面内容、各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是新世纪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提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重要的政策创新,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四个尊重"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对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