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可获取的观测量。给出了载波相位平滑伪码伪距的一个递归算法结构。讨论了平滑算法初值的设定和构造伪距前向预测值,并对各种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文中还给出了平滑算法的性能评估,结论表明载波相位平滑技术可大大改善伪距观测精度。改善程度与该算法中的权重因子和递归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载波相位辅助消除伪码多径误差的算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差分技术的发展,影响卫星导航接收机定位精度的典型误差源大多被消除,而多路径效应仍然是造成接收机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该文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对伪码测量量和载波相位测量量的影响。利用载波多路径误差源小于伪码多路径误差的性质,提出了一种针对伪码接收机的低复杂度的载波辅助伪码抗多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该算法将接收机伪码测量量中的多路径误差由数十米减小到亚米级,大大提高了伪码接收机的定位精度。系统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在接收信号幅度未知的情况下进行载波参数估计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把信号幅度及伪码自相关的乘积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和载波相位、频率一起组成状态向量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本质上是具有可变增益的幅度锁定环和相位锁定环的联合估计,并给出了稳态时环路闭环传输函数和等效噪声带宽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低信噪比下,均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两种手段,即利用多天线和相位平滑伪距的方法来减小相位模糊搜索空间,有效地解决了精度要求高时长基线存在的模糊搜索空间过大的问题。在两种方法中分别导出了各自的概略搜索空间,与普通方法相比,特别是在长基线时大大缩小了搜索空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Galileo导航系统是实现多系统联合定位的优良选择,故对Galileo信号接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当前Galileo E5信号主要采用二进制偏移载波调制,其信号接收存在精度和效率等多方面的不足。针对Galileo E5信号的特点,提出结合捕获和跟踪的双环路组合跟踪方法。研究使用并行码相位搜索的方法,实现对Galileo E5信号准确捕获,粗略估计出伪随机噪声码相位和载波频率。通过紧密耦合的码跟踪环路和载波跟踪环路,对这2个参数进行精确锁定跟踪。仿真结果显示:跟踪信号在0~1 000 ms内功率谱密度集中在频带之内,包络恒定,相位连续变化,实现了Galileo E5信号的连续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6.
最大似然估计在GPS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n(n≥4)个伪距测量值的最大似然定位原理和定位误差分析,并给出了根据可见卫星个数,自适应调整定位面数目的最大似然估计定位的算法。精度分析中,将标准的利用四颗卫星信号定位,利用五颗卫星信号的最大似然定位同利用所有可见卫星信号的自适应最大似然定位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与标准的四颗卫星定位相比,GPS自适应最大似然定位可改善定位精度12m(CEP)。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考虑副瓣情况下的GPS多径码相跟踪误差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以及不同早减迟间距的影响。基于非相关早减迟延时锁定环和反正切载波跟踪环,得出了由一般形式的误差解析表达式导出的码相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曲线。计算机仿真表明:在不同段中,跟踪误差包络内部曲线形式是不同的;C/A码自相关副瓣对较长时间相对多径延时的码相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有影响;采用窄相关器不仅可以减小码相位跟踪误差,也可以减小载波相位跟踪误差。  相似文献   

8.
利用目前低噪声的码/相位双频GPS接收机,能够有效地确定宽巷载波整周模糊度(N1-N2),从理论上讲,其求解并不依赖于基线长度及电离层偏差。而基线整周模糊度N和N2不易求解,对于长基线而言更如此。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支持北斗伪距差分计算的ARM和WinCE软硬件平台,分析了北斗伪距差分计算方法及驱动实现,将接收到的差分值和卫星伪距观测量值进行差分定位解算并利用Matlab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该平台做差分后的伪距变得平滑,修正后的伪距可以满足PVT解算对数据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道估计的基于DCT的改进迭代算法.该算法通过迭代修正传统DCT/IDCT方法估算出的频率响应幅值和相位偏移,能有效抑制加性高斯白噪声和载波间干扰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未采用迭代的DCT/EIDCT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更好的性能;与采用DCT/EIDCT初始化的迭代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与其几乎相同的性能,但实现更简单;同时,该算法的迭代次数可通过在初始化过程中引入幅值补偿而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码直扩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号宽度估计算法。在基于高阶自相关统计量和最大化相应的自相关系数中得到粗略估计值,然后基于伪码差分解扩的概念和二阶循环自相关函数得到精确估计值。粗略估计步骤在低信噪比和短数据长度下具有鲁棒性,给精确估计步骤提供一个可信的估计范围,从而改善了精确估计步骤的性能;在精确估计时,采用伪码差分解扩消除伪码序列对循环自相关函数的扰动。仿真表明,和现有方法相比,算法不受伪码限制,同时估计的性能有明显改善,适合于低信噪比下使用。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GPS测量误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给出了伪距差分GPS的RMS误差表达式。这个误差表达式揭示了影响伪距差分GPS定位精度的误差源及其影响大小。分析表明,不同于GPS直接定位,伪距测量随机误差已是伪距差分CPS的主要误差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短波数传中载波同步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软件载波同步方法。详细地编写了算法过程并作了主要性能分析,得知其速度及精度均能达到高质量数传的要求。此方法应用简便可靠,能在较强干扰下工作。对于中、低速数传,此方法可直接用作载波同步,而对于高速数传则可作为有效的载波预同步措施以改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快速收敛盲均衡算法。设计中采用观测信号的四阶统计量构造代价函数,简化了系统的复杂度;利用实时递归学习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动态调节。该算法具有镇定性,其收敛性能不会受到失真信道的影响,适用于均衡衰落性严重的信道。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对具有频率选择性衰落的非线性信道,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对抗码间串扰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X波段雷达频率综合器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并介绍了一种用于动目标显示的雷达频率综合器的设计考虑。分析了相位噪声对动目标改善因子的影响。本振锁相环环路带宽的正确设计是降低相位噪声的关键。对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相位嗓声的测全可以估算出环路带宽。给出了整个系统的的框图与频率综合器的相位嗓声测量结果,也给出了整个频带内的杂散指标测量结果。结果表明:相位噪声在离载波1kHZ处达—93dBc/Hz,带内杂散优于—55dBc。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经典的多维标度测量(MDS)定位法中一次测量一次定位的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动态MDS虚拟阵定位算法,该算法简单,计算量小,便于实时处理。仿真结果显示在虚拟测量次数多于4次时,该算法性能明显优于Chan+虚拟阵定位算法及经典的MDS定位法,并且虚拟次数越多,该算法的性能越好。经典的MDS定位法相当于测量次数为1的无虚拟时的该文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高密度机织物密度自动检测算法测量精度较低的现象,提出在三原组织织物密度自动检测过程中,利用小波变换的分解与重构特性分析预处理后的织物图像,对分解的子图像进行二值化、平滑处理来提取纱线周期性特征 参数,统计二值图像中黑白循环更替次数来确定织物经纬密度。为提高密度检测精度,采用分区域平滑减小了斜纹纹路的影响;通过缎纹织物图像反面获取纬纱信息消除缎纹组织织物浮长的影响;运用形态学滤波去除因高密度织物上纱线毛羽导致平滑过程中出现的细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误约为1.00%,测量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用分段线性化映射和不可逆变换来产生A-CDMA的混沌扩频码的理论。理论分析表明,该混沌序列具有较理想的A-CDMA扩频码性能。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的有限精度效应和处理增益长度给混沌扩频码性能带来的影响,得出了混沌扩频序列的性能略比m序列好,以及符合A-CDMA要求的混沌扩频序列数多于对应的m序列扩频码数的结论,证实了这类混沌序列作为A-CDMA扩频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弱信号情况下更有效地实现定位,对辅助全球定位系统(AGPS)中三颗星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AGPS定位系统结构改善接收机捕获性能,AGPS系统通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服务提供定位辅助数据;当接收机只能捕获三颗卫星信号时,利用边界模糊处理技术进行伪距处理,构成3个方程,附加地球椭球方程,采用Gauss-Newton算法对方程组进行位置解算.最后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初始高度不同时的位置解算结果,当高度差为10 m时,平均水平定位偏差小于16 m.算法运算量相当于传统定位算法的2/5。  相似文献   

20.
依据GSM协议,结合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的特点,给出了基于GSM系统的带软输出结构的MLSE接收机的设计方案,阐述了MLSE接收机的实现算法。实际环境的试验结果表明:工程实现的MLSE接收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