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最先进的文化,高校又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是先进文化产生的摇篮。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面临着种种挑战,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对和谐校园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社会的和谐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谐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和现实基础;和谐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只有正确理解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意义,明确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和目标,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着力处理好几个“和谐”关系,才能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文章从树立可持续的系统发展观、生态伦理观、环境道德观,加强立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积极发展与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就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文章从科学发展、平安北仑、和谐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来构建一个和谐的新北仑。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海峡西岸和谐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作为海峡西岸主体的福建,因为其独特的区域位置,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也有其独具的战略优势。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海峡西岸和谐文化的三策略:既要实现海西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的和谐,也要实现其内部文化的和谐,同时要着力于闽台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警民关系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当前警民关系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因此,我们应高度认识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加强公安队伍素质建设,改革创新思路,推进工作转型,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是谋改革、求发展、保稳定。人事工作的和谐与否关系高校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新时期高校人事工作者要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进行管理活动中,重新审视自我,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新理念;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创造条件,增强活力,营造高校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以“人事和谐”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事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承来看,“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作为一代圣人,他的“天人合一”思想首当其冲,他将“仁”作为其思想理论的根基,认为具备“仁”的君子应该适应时代的制度及其礼仪,并以此作为自己生活行动的准绳和社会运转的价值坐标。“天人合一”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和谐库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库区的繁荣稳定与和谐发展,更关系到三峡大坝的维护与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福祉。库区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亦存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发展基础薄弱、地质灾害频发等制约性因素。加快库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既坚持发扬库区人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傅精神”等构成的移民精神,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与全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构建和谐图书馆,本文从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核心,人际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关健,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前提,诚实守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保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对和谐教育的深刻理解是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认清目前  相似文献   

13.
界定了和谐大学生群体的定义,针对高校学生理想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学生的人际交往、集体文化与理念,以及师生教与学的关系等四方面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探讨了塑造高校大学生和谐群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协作完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部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对于高校来说,关键是从“人”手。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领导班子、教师和大学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协作完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部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对于高校来说,关键是从"人"手.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领导班子、教师和大学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高等教育实际,阐发了高等学校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和谐的人的基本理念,并据此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机制、具体育人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职校园文化职业性是它的特性,实践性是它的实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高职校园文化存在诸多误区,我们要脚踏实地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和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主旋律,尊重多样性,强化社会性.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和谐”的由来入手,力图解释和谐校园的含义,阐述和谐校园构建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典“和谐”哲学的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生,心灵是人生的天窗,宇宙和社会映现其中."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与"谐"同义.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和谐,它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人际关系以"忠恕仁爱"为核心,精神超越以"天人合一"为指向,通过"和合"来处理和对待世道、天道和人道的各种关系,所以"和"便具有既区别又联系、既互补又平衡的方法论意义和人生价值意义.中国经典"和谐"哲学是一个由多音和鸣→人心中和→人伦和睦→社会与政治协调的多层递进系统,"和""和谐""和合"在历史的与时俱进中遂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要思维方式.儒家"和为贵"的理念,道家"天和""天乐"的主张,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运作中实现了互补互动."和谐"上贯宇宙自然,下理社会人事,中通历史古今,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蕴.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宇宙和谐、社会和谐和自我和谐最具有人生价值,具体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贵和尚中"实践观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20.
权利是构建人类社会文明制度的脊梁。解决权利冲突在于寻求和谐平衡点,化解权力与权利的危机则在于守住权利优位的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