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志力 《决策探索》2005,(11):35-36
人们的现代社会活动一般可分为3个领域,即政治活动领域、经济活动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组织也可以分成3类,即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研究社会组织的一些学者目前将除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外社会组织通称之为第三部门,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三部门这种社会组织正在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已不可避免地必须置身于这种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  相似文献   

2.
王璇 《经营管理者》2013,(30):123-123
<正>一、认清第三部门"第三部门"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73年由列维特等人提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西方流行,在我国的兴起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非政府组织。在现今,我们将社会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大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而相对于社会领域的活动组织主要是政府、营利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从政治角度解析,非政府组织应该剔除国家政权的影响,是除了国家政府以外的其他组织。在经济领域,企业等  相似文献   

3.
所谓第三部门,是指有别于政府组织(第一部门)、营利组织(第二部门)的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非政府组织在许多国家早已蔚为风尚,而在中国,大家还十分陌生,对它哪怕是肤浅的认识,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不过,由于非政府组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它尽管太迟、却充满活力的登场,正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包办一切,连市场都包了,非政府组织当然无从产生。到了市场经济,政府逐渐从市场中退出,但社会活动仍然是政府在包办。这种包办让政府两头为难:一方面,由于政府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它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弊端,如提供较差的服务、索要较高的价格,更会因其有强制性权力而变本加厉,如官僚主义、索贿寻租等;另一方面,无所不包的巨大负担压得政府喘不过气来。既吃力不讨好,还落得群众意见一大堆。于是政府开始自觉地从许多社会事务中脱身,改由非政府组织去做。近几年我国非政府组织之所以蓬勃发展,正是政府不断成熟的结果。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肯定是一项长期的政策取向,但是,对于我国尚不规范的非政府组织而言,加强管理与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像美国那样非政府组织很发达的国家,尚不时听到非政府组织的丑闻,遑论我国刚刚起步的非政府组织。另外,国外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演变成“压力集团”、反政府组织,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主要活动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同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性主体,营利是企业首先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要想营利,不仅需要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而且需要对自身的良好管理,要能激发员工的动力,激发企业的活力,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营利。而要想做好对企业的管理,激发企业的活力,就离不开对企业组织机构的优化和调整。本文即阐述企业组织机构对企业活力的激励作用以及如何做好激励工作。  相似文献   

5.
共享领导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垂直领导模式的一种颠覆。它强调组织领导者与下属或管理对象共同分享领导职能、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在实践中,共享领导多被应用于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等领域,而在政府管理中则鲜有人提及。事实上,与知识型组织和营利型组织类似,政府组织也需要实施共享领导,与市场、社会共享领导权力,对市场下放经济领域的微观管理权,培养"强政府—强社会"的政社关系模式,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但需要强调的是,鉴于政府管理的特殊性,需要把控好共享的"度",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有序共治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公共职位通常是指政府和各类公共事业部门中的具体工作岗位"(王振海、薛风平:《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6期).这里的政府是指"大政府即广义上的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公共事业部门指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正外部性的行业与部门"[刘焰:《公共事业部门改革的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第6期],在我国主要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即事业单位以及具有垄断经营性质的公共企业,即公用事业.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像矿难、三农、失地农民上访等,一些突发性事件如无锡蓝藻爆发的环保问题、山西黑砖窑非法使用童工问题等被披露后,人们往往要深入到社会怎样发展、如何实现权利的保障机制等的话题进行探讨。这些探讨都没有回避政府特别是具体的基层政府机关的责任问题。由于政府机关处在社会活动和管理社会活动的中枢地位,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府机关的作为。本文所讲的机关是指处在社会管理地位的党政机关。笔者认为要构建和谐机关,必须处理好外部关系.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作为代理人的机关处理的首要问题,如果社会矛盾重重,甚至危机四伏,就谈不上机关和谐;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即机关的内部管理问题。即通过科学管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工作,在创造和谐机关的同时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时刻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危机,而政府处理的危机属于公共范畴,被称为公共危机。由于公共危机的跨区域性和不确定性,政府在预防、遏制公共危机中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强调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协作式公共管理的四大主体,即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媒体和公众,在协作性管理中的具体协作方式、协作现状和协作困境,力求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找到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汤菊平 《决策探索》2007,(16):88-89
一、科学体制化的涵义 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探索和利用由来已久,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领域则是近代以后的事.这种科学技术组织制度及其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规范从无到有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相似文献   

10.
马丽瑄 《科学咨询》2010,(16):98-98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事务、交流信息而使用的各种载体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记录材料。它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工具,也是档案的前身。众所周知,公文处理与文书档案工作的衔接主体是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质量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  相似文献   

11.
苏林忠 《决策探索》2006,(12):10-11
一、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 人类旅游活动从产生就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可以说旅游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通过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达到愉悦的心情,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社会活动.通过旅游满足精神上的需要,这是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们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正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行思想和艺术创造,形成社会制度,影响人们行为和意识形态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立足点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与政治体制其他部分的改革一样,其基本立足点可归结为一个字“分”。 从政治一行政发展理论看,传统的产品社会的政权组织的职能、结构和人员一般都是呈现为混同状态。政治与行政不分,政务与事务不分,行政活动与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不分。现代社会政权组织则呈现为职能、结构和人员的分化状态,一个机构、一个人员只发挥一种专门的职能,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子政务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组织是架构在纵向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制所构成的二维矩阵结构之上的,因此从垂直角度它可以划分为中央、省市、区县及基层等各个部分;从横向角度即按职能它可划分为民政、公安(户籍管理)、司法、医疗保险、教育等部门。这种垂直和平行交叉的矩阵结构决定了现有各部门在业务流程上既存在交叉,又存在盲点。为了保证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在信息技术的催生下,电子政务的建设开始蓬勃兴起。 电子政务是人们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许小君 《经营管理者》2014,(16):161-162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关乎社会安定与和睦。保障人们就业的权利,帮助人们获取就业的机会、提供就业的服务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事务。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组织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体制空间,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可以为政府组织分担,而且在某些公共事务的处理上,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相比更有优势。所以本文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解释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社会组织对解决就业问题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并且进一步提出政府发展社会组织以促进就业的举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事业单位由于体制和意识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对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和监督存在诸多问题,事业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财务管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加以防范。事业单位对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应该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16.
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活动中的功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活动的行为主体是由组织机构(包括法人和其他机构)和自然人组成的。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两大主体的身份进行有效的标识、存储和验证,是信息化条件下政府管理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为此,1989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行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也就是说,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而设立的一项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共秩序是人们自己建立起来的,公共秩序一定要有起码的资源保障.奥运会及世博会和作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组织规则等,都为社会公共秩序提供了有益的资源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法则已成为不少地方社会活动的主导旋律.当我们在欣赏各种事物的同时,要从中领会其与公共社会生活、公共秩序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城市管理是指对与城市生存、运转相关的人、财、物的管理,它是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社会活动的载体和手段.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管理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包括城市的行政管理、法制管理和人文管理.行政管理是城市管理系统的核心,也是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重点领域,任务极为繁重.  相似文献   

19.
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般介绍市场经济的文献往往只谈到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 ,好像市场和政府就涵盖了整个社会。实际上 ,在任何市场经济的社会里 ,都存在一个相当规模的第三部门———民间非营利部门。以美国为例 ,各类非营利组织1年的运作资金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 %~8 %。如果把这些组织中义务工的贡献折算成金钱 ,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价值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10 % ① 。中国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假设从比重上中国的非营利部门能达到美国的水平 ,它1年便可为社会提供价值1000亿美元 ,或8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服务 ,比我们政府的…  相似文献   

20.
正公共部门是指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部门中最主要的成员,而基层公共部门主要是指县、乡镇和科级的公共部门。所谓基层公共部门的人才流失,就是指基层公务员脱离工作岗位,投入到其他的职业之中,或者在部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碌碌无为,即所说的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一、基层公共部门人才流失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