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论词绝句组诗是一种特殊的词论类型.不少论词绝句组诗系统地评论历代词人,包含着对于词史及相关问题的见解,体现了论者的词史观.从词史的角度看,清人的论词绝句有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不同内容.论词绝句特别注意在词史上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大词人,如李白、温庭筠、李后主、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张炎、元好问、杨慎、朱彝尊等.清人论词绝句通过对个体词人的评论,对词史发展嬗变的关键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对词史演进历程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清代论词绝句的运用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清代初期为论词绝句的最初凸现与内在演变时期,清代中期为论词绝句的正式称名与创作繁盛时期,清代后期为论词绝句的多维展开与深化完善时期。清代词论家们从不同的方面,将富于民族特色的论词绝句进行了不断拓展运用与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3.
清代论词绝句的运用类型主要体现在两种形式中:一是在题名中未直接标示的论词绝句;二是在题名中直接标示的论词绝句.陈聂恒、汪筠、李其永、吴孟鋗、周之琦、程恩泽、高旭等大多运用第一类型的论词绝句;而郑方坤、江昱、沈初、朱小岑、王僧保、沈道宽、宋翔凤、谭莹、冯煦、潘飞声、高旭等则主要运用后一类型的论词绝句;也有两种类型均有者,如厉鹗、高旭等.清代论词绝句的这两种形式,共构出我国古代论词绝句的主体骨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写人,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是少不了的。一部成功的作品,作家费尽心机去刻划人物,使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而对于绝句抒情小诗来说,往往注意品味它的抒情性,而忽略它的写人技巧。事实上,在唐人绝句中我们就看到不少诗在写人方面作出的努力。打开唐人绝句的画卷,我们会看到:有征战的将士,有游侠少年;有离乡思归的游子,也有闺中思亲的少妇;有瘦骨嶙峋的劳动者,也有虚荣心重的封建知识分子;有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论词绝句的发展流变脉络大致可概括为:元明两代为孕育衍生期,清代前期为成长发展期,清代中期为全面繁盛期,晚清时期为成熟深化期,民国年间为继续流衍期,新中国以后为余光流彩期.其总体上呈现出前端细长不显,中段肥大丰满,后部纤弱不继的结构形态.传统论词绝句的衍化流变特征大致表现为:在总体上呈现出发展由慢而快,数量由少而多、又由多而少,规模由小而大,内在系统性不断加强,螺旋提升然后又复趋于"玩赏","内敛性"特色比较明显.它与词话、序跋、词选、评点等一起,共构出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的丰富内涵及完整体貌.  相似文献   

6.
词的比喻义是指借用一个词的本义或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比喻义产生的规律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词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比喻用法产生的。从构词的角度看,一些具有比喻义的词是用比喻方式构成的,它们的意义是本义和转义的统一体。词的比喻义更多的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通过词义的发展而产生的。运用词的比喻义时要注意与词的比喻用法相区别。  相似文献   

7.
稼轩词试论     
辛弃疾(公元一一四○——一二○七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辛弃疾生活在我国历史上宋金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大动荡时代,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抗金英雄和杰出的爱国词人。  相似文献   

8.
试论词美     
词是我国古代最流行的抒情诗体。一千多年来受到无数读者,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普遍喜爱。在词的那种缥缈、恍惚,让人有些捉摸不定的韵味中,读者尽情领略了自然美、人情美、理想美乃至于韵律节奏的美;同时又产生种种复杂纷纭的联想、想象以至幻想。 近年来,随着美学、接受美学、创作心理学以及艺术哲学等学利研究的深入和普及,人们对词的艺术魅力的认识也越加清楚。侧重描写人的心态,抒写心灵的旨趣以及由此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一黄庭坚的诗,作为江西诗派的典范,曾雄踞两宋诗坛。而他的词则为诗名所掩,长期被人们忽视。其实,他的词在当时颇有影响,这从同时代几位著名文学家对他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陈师道说:“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唐诸入不迨也。’备极推崇。李清照说:“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也把秦观、黄庭坚相提并论。可见,黄庭坚词的名声在当时是和秦观不相上下的。黄庭坚词现存约一百九十首,超过秦观、周邦彦;从质量来看,虽不免利钝互陈,精粗错杂,然而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对苏轼的转变词坛风气,  相似文献   

10.
词出燕乐是近现代以来词学研究者的基本认识,近来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隋唐燕乐即隋唐时期的宴飨之乐,其主体来自域外的乐曲与新声乐律。词乐之根本在于燕乐系统的五音二十八调,而唐宋相承的坐部伎、教坊乐则为词乐的基本归属。词与声诗同属燕乐背景的产物,词体独立的关键在于新声妙曲的流行及文人依曲拍填词方法的成立。  相似文献   

11.
晚清民国时期的论词绝句,普遍体现出两大倾向:一是在取径宗范上,表现为由习效姜夔、张炎转变为标举苏轼、辛弃疾;二是在艺术尊尚上,表现为由尊南宋抑北宋转变为抑南宋尊北宋。晚清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与艺术宗尚在论词绝句领域的这两大变化,是不同社会文化、时代精神所催生与引导的结果,显示出我国传统词学所内含的生生不息之精神及所呈现之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万薇薇 《兰州学刊》2005,(5):311-314
温庭筠词主要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抒情,敦煌曲子词则主要通过直接抒情的语言和对人物行为动作及事件的叙述抒情.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有两方面:二者创作主体审美对象的范围不同,二者抒发的感情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3.
宋代苏轼实在是位能豪能婉、能刚能柔的词坛多面手。他不仅开创了豪放词派,婉约词也写得辞情蕴藉,韵味醇厚,有的还能熔豪放与婉约于一炉,使其婉约词独具个人风采。  相似文献   

14.
苏武既尊奉儒教,又兼融佛老,其思想的复杂性构成了他性格、气质、风度的多重侧面,在词中则表现为人格与情感的丰富、复杂,既浪漫又现实,既逍遥又执着,既旷达又苦闷。他进一步开拓了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之向更广阔更深刻的方向发展。一、“致君尧舜”的用世之心和“东还海道”的出世之意苏武从少年时起就深受正统思想的熏陶,熟读经史,纵论古今,“奋厉有当世志”。①苏武的一生虽然宦海浮沉,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持着尊主泽民、经世济时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即使遭贬滴,仍是“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与滕达道书》)。…  相似文献   

15.
南宋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继承了周邦彦格律精严的传统,但又有新的创造,黄升评价姜白石说:“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白石的高处在于有创造性,在词的风格上,他能突破婉约和豪放风格之囿,另外创造出一种朦胧的风格,其主要特征是:境界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寓意有泛指性、多义性。下面就白石词的上述风格特点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正> 诗以唐名,词以宋称。宋词又以咏物词著名。宋人咏物,对象既广,寄托亦深。除若干无聊词外,就其成功者试作探索,无论于评价宋词,或借鉴于今世,都极有意义。(一) 《词源》作者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唯“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方为上乘。《莲子居词话》也说:“咏物虽小题,然极难作,贵有不粘、不脱之妙”。宋诗人石曼卿写了一首咏红梅的诗,其中有“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两句,由于仅着眼于“形似”,过于粘着,且类诗谜,了无意趣。苏轼对此甚为不满,作诗讽嘲,并又以之入词。苏轼吟诗作画,一贯反对限于“形似”。他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相似文献   

17.
对宋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期间的乐府制度、音乐理论、民间音乐等与词乐密切相关的诸因素的源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从研究的角度理清唐宋词与音乐演进发展的脉络,说明音乐对词的特性及词体演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宋朝是一个积弱的朝代,它从晚唐五代那种纷乱绮靡的时代来,民族精神已不能够象汉、唐那样的振作了。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心境变得纤细而又善感,李白似的狂放、杜甫似的雄浑,甚至陈子昂似的苍凉都不见了。现实世界的无可奈何,使人们都生活到了精神世界里去。朱、陆的名理心性之学大盛起来,一时间,关、濂、浴、闽和后来的永嘉学派到处讲学,蔚为风尚。这一代的文学,诗是染了理学气息而以文为诗,词则循着《花间》一脉而抒发着纤丽婉约的个人情愫。偶尔有苏东坡那样的人出来豪迈一下,终于也是一身的市井气息,连那豪情本身,骨子里也渗透了“野狐禅”、“獭祭鱼”似的作做。李清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  相似文献   

19.
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周学明同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熙载指出的“词,声学也”(《艺概·词曲江》),很恰当地说明了这种关系。词和音乐的关系,不能仅仅把词看作一种“乐田”,是能够歌唱的。古代的诗歌,有的也是能够被之管弦、咏之歌喉的,如《诗经》、乐府等...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杜甫绝句,清人黄子云誉赞曰:“少陵七绝,实从三百篇来,高驾王(昌龄)李(白)诸公多矣。”(《野鸿诗的》)而明人胡应麟则说:“五七言(绝句)俱无所解者少陵。……少陵不甚工绝句。”(《诗薮》内编。以下引语同见此书者不注)毁誉褒贬如此,实有研讨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