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此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基本建设投资与再生产现论的关系,作为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体会,以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 一、基本建设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再生产?马克思下了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义,他说:“生产过程不问它的社会形式如何,总必须是连续的,要周期不断地重新通过相同各个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浪费,它也同样不能停止生产。所以,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只要是不断联系中,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流通来看,便同时是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第619页)。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中生产的物质资料总和,叫做社会总产品,它必须经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每经过这样四个阶段,叫做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过去后,又必须重新继续不断地通过下一个周期。这种周而复始、永不间断的过程叫做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观问题。其要害,是分析和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推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趋势。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再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农业部门的运用和体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包括产品直接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卖结束的流通过程。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①还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再生产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商品再生产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社会都有劳动力的再生产,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劳动力商品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资本论》第1卷,第193页)。这里的劳动时间不是指人的生存时间,也不是指从婴儿成长为劳动力的时间,而是指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时间。很明显,这种耗费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从而表明劳动力价值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有着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消费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占有什么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尤其需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研究。现在,我们重温一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消费的论述,无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导言》中,马克思首先把消费分为两类: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这对阐明消费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生产消费与生产同一,并不形成与生产不同的特殊阶段。个人消费,从简单再生产来看,也许只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作为经济运动的一个外部条件,执行生活的职能。但如把它放在全社会范围内,从不断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它和生产、交换、分配都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生产与分配之关系,从宏观的角度,理论界多有讨论,但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企业收益分配如何影响企业再生产,尤其是简单再生产,却并不多见,未文拟尝试之。企业再生产介视“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1]。在商品经济茶件下,这一过程的现象,基本可以马克思论述的资本循环公式反映,即就企业再生产的实现看,企业“生产的条件同时就是再生产的条件’叫‘」,这至少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企业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虽然《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由于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特殊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如果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那么,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理论,就远远超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界限。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看,斯大林的这一评论也是十分正确的。这里,我就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问题,谈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 工资,从表面上看是属于消费范畴,因为从一个简单的生产过程来看,是“先生产,后消费”,工资问题的确只限于消费以内。但是,如果从再生产过程来看,下一个生产过程却是以上一个生产过程的消费为起点,因而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其消费是否能逼近于它的“边际效益”(即一定量的社会财富在消费中达到了它的最大社会效应),将对社会的再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关键是从什么角度,采取什么方法来看待这个问题。其次社会大系统是由诸多的子系统所组成,而这诸多的子系统又是由无数的孙系统所组成,依  相似文献   

8.
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是创造物质财富,而创造物质财富的目的又是为了维持人们的生存并不断改善或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整体,各种生产的门类繁多,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复杂纷纭、变化多端。所以,从生产到消费之间就必须有一个流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它也是生产的继续。为了完成这个职能也就必定要产生相应的组织或机构,这就是市场、商业机构等之所以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时就指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的统一。不论是对于个别资本来说,还是对社会总资本而言,直接生产过程都是再生产过程的一个方面,一个片断,它必须由流通过程来补充,来完成。从一定意义上来  相似文献   

9.
<正> 马克思在分析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特点时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页)由此而决定着农业“劳动对象受时间长短不一的自然过程的支配,要经历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变化;在这个期间,劳动过程全部停止或者局部停止.”“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特别显著.”(《马克思恩格斯全  相似文献   

10.
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有着直按的联系。它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从经济上阐明整个社会生产如何发展的理论。它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此如:关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的原理,关于再生产过程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任何社会再生产都要遵循一定的比例才能实现的。马克思说:“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三六八页)所以,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对于加深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是有其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湘潭大学尹世杰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初读一过,甚感新鲜,很受启发。这部经济学专著的出版,无论从繁荣学术的角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的角度,还是从拓宽经济科学研究领域的角度看,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消费,是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生产,交换、分配一起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总过程。人们在消费领域中的社会经济关  相似文献   

13.
馬克思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规律中发现的再生产理論,虽然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但是它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适用的,同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用馬克思再生产理論的基本原理,以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經济,为社会主义的經济工作和计划工作提供客观的理論根据,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一切社会经济条件下都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统一运动。在这个运动中也包含着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是否也具有这一特性呢?对此,我想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具体社会方式和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费用由谁负担二方面作一肤浅探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这就是说,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流通对生产也有决定作用。流通范围和渠道的扩大,可以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流通的速度直接影响着社会再生产的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总时间,包括着流通时间在内。流通时间越快,社会再生产的周期就越短。经营管理不善,流通环节多,流通时间长,就必然使社会再生产的周期延长。其次,流通反映商品供求关系,起到调节生产和需要的作用。由于消费者的需要千差万别,当某些商品生产脱离客观需要时,流通就起着检验生产的作用,调节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第三,在流通中,通过购销活动,商品互相竞争,可以促进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规格型号,增加花色品种,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中积累和消费等问题,从而创立了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崭新的、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具有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关系的形式;但它同时揭示了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因而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特别是正确掌握和运用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王兆祥,姜若宁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时候起,他们就再三强调,人们在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就再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出生产关系本身;在《资本论》第3卷末尾,马克思又强调,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讲,一切社会化大生产都是由两个并列的经济过程组成,即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从社会再生产总体来看,生产决定流通,没有生产就没有物质产品,也就不会有流通。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流通与生产又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制约。流通过程的顺畅与否取决于贸易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中国自身发展阶段与条件的新判断,并依据我国经济社会矛盾与全球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所作出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以生产方式为理论逻辑基础,依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要求,科学阐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探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社会生产形式与劳动交换或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制度与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社会总生产或再生产各环节的系统性交革,其核心问题是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即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动力充沛、内部协调、循环通畅的社会再生产体系.从未来发展方式的态势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从体现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特征的包容性绿色发展中去拓展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广义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与各种历史类型再生产的统一。本文拟从生产力的角度根据功能结构分析法考察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各种类型,由此考察社会再生产各种类型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发展和更替,考察广义再生产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及其一般的实现条件。从经常的联系和不断更新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生产力的劳动就是各种类型的物质资料再生产,不同类型生产力的劳动所需的条件也就是各种类型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条件。由于社会总产品既包含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消费的生活资料。因此,我们的分析从各个阶段的社会总产品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