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详细的史实深入探讨了西汉前期文人的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对今天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西汉,有大量的小农经济存在,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小农经济在西汉社会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则众说不一。在此,我们仅就自己所接触到的文献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并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请方家们指教。  相似文献   

3.
孟祥才 《江海学刊》2004,(2):120-125
西汉前期出现了持久、深入的对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反思。这一反思对“黄老之治”的形成和当国者对轻徭、薄赋、节俭、省刑等与民休息政策的选择起了直接的作用。历史反思能否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在于这种反思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必须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必须有当国者参与或直接影响其治国理念和政策选择 ,还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4.
陈静 《齐鲁学刊》2005,(2):43-47
西汉初年的"除挟书律"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它正式废止了西周以来延续了七八百年的官书垄断 传统,使得书籍可以自由收藏,自由复制,自由流通。在"除挟书律"后的一百来年间,先秦官书能够被人们公开收 藏并进而在公众间流通;司马迁写出了第一部以社会公众为读者的史书--《史记》,书籍著作领域出现了面向公 众传播的明确观念。  相似文献   

5.
西汉武帝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君主。他既是封建社会一位政治改革家,又是经济家。从公元前140年到公百前87年,在位54年间,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有较深远的影响。西汉中期之所以达“盛世之治”,这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识时济世的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 一、大规模的财政改革, 以充实基础 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是在高祖刘邦拨乱反正,“文景之治”的基础上而发挥他的文治武功。在政治上“强杆弱枝”之举  相似文献   

6.
西汉将军和将军幕府□余从荣西汉一代,中央政府始终面临着一对矛盾,即一方面要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又必须抵御少数部族的入侵。在古代社会,军权是政权的保证,这样,前者要求将政、军权集于皇帝一身;后者要求分权,将军权授予给领兵将领。然而西汉一代,内无叛将而...  相似文献   

7.
论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战国时代,秦、赵、燕三国都有各自的长城。秦并六国后,连接了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这时东段长城以北,主要是匈奴、丁零和东胡的游牧区,西段长城以西,主要是月氏、乌孙和西羌、氐的游牧区。到了西汉初期,在匈奴强大的压力下,月氏的大部分和乌孙相继被迫西迁,河两地区遂成为了匈奴的游牧区。当时在这个地区的游牧民族还有小月氏和西羌。小月氏是指月氏西迁时留下来的一小部分月氏人。西迁的月氏人被称为大月氏。  相似文献   

8.
9.
根据蔡邕的《独断》和刘勰的《文心雕龙》记载,西汉奏议被分为章、表、奏、议四类,但是例外的情况在《汉书》和其他文献资料中都可以找得到。本文对西汉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分类,并根据出土文献考察了其具体的格式,在古代文书和出土资料的基础上尽量恢复西汉奏议简牍运用和书写的原貌;对奏议的传递和处理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贾谊提出众建诸侯的建议为文帝所采纳,并对后来晁错和主父偃很有启发。消除边患是贾谊治国方略之一。对于匈奴侵扰,文帝和景帝采取和、战结合,武帝则是先和后战,不同做法与贾谊方案是一致的。重视经济是贾谊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这样思想主张得到实行,文景之治带来经济的发展。武帝时币制改革,事实上也是贾谊思想在政策方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公元前81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召开了历史上有名的盐铁会议。会上,以贤良、文学六十余人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和御史、丞相等为另一方,就西汉武帝一朝的内外政策之得失,特别是就“事四夷”战争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官营经济这两大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后来,桓宽把会议纪要整理成了《盐铁论》一书。后世,许多学者把这场辩论归之为“义利之争”,说它是“儒法之争”的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3.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三岔河口一带的直沽寨是天津最早的城市胚胎,海津镇的出现则确立了天津地区河海通津的重要地位。从金元时期开始,作为天津城市前身的直沽,经济、文化中心即在三岔河口沿河一带,天津设卫建城后这种情况未尝稍改,从而为天津确立了河海通津、南北交融的文化品格。开埠后,各国租界自海河上游向下发展,不但形成了天津城市发展夹河而立的总格局,也决定了“百年风云看天津”和东、西文化荟萃的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14.
吴敬华撰写的《天津崛起——关于天津发展战略的报告》一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同志批示":感谢敬华同志给我的这部著作,我会在工作中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和理论成果的。"《人民日报》记者王吉平说":我近日细读《天津崛起》一书,  相似文献   

15.
汪耀明 《殷都学刊》2013,34(2):30-33
西汉中期呈现出鼎盛气象.汉王朝既改良耕作技术,兴修水利,也实行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武帝采用推恩办法,又建立监察郡国制度,还削弱丞相权力.汉王朝用兵南方,出击匈奴,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有这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也使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一般说来,独尊儒学限制当时学术文化发展.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6.
<正> 以严酷苛暴为特征的酷吏的肆虐,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列出专章对他们的活动加以记述以来,其后的封建正史,除少数几部外,大多数都以专传的形式对他们的事迹予以论列,从而为我们研究这一历史现象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因为司马迁对酷吏的记载始自西汉,所以,我们也试图通过对西汉一代酷吏的剖析,探索一下酷吏的本质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认识西汉与匈奴的和亲?学术界看法不一。崔明德在《西汉与匈奴·乌孙的和亲》(刊子《烟台大学学报》1989年第三期)一文中详细论述了西汉与匈奴的全部和亲,认为汉匈和亲应分三个阶段:(1)西汉前期与匈奴的和亲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汉出于主动,匈奴处于被动,而“白登之围”成了汉匈和亲的契机。这一时期的和亲是当时的必然趋势。(2)  相似文献   

18.
天津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体系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旅游景点有“小而全”的特点,凡山、河、湖、海、长城、古寺、各种遗迹等等,天津一应俱有。不过,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辉煌的古代文化和秀丽的山河使神州大地一流的名胜古迹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天津缺少“中国之最”、“天下第一”式的景点。据此,我认为,天津的旅游特色应是人文旅游,特别是天津近现代史的沉淀与积存。这是我市旅游业树立自己风格的突破口,也应该是天津旅游业建立自己优势、提高天津旅游景点文化含量的方向。 一、天津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体系 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历史事件与历  相似文献   

19.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前身为天津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现有研究人员26名,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7名。设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3个研究室及民间宗教研究中心。历史所建所30余年来,重在研究天津地方史,曾多次承担国家和市级课题。目前承担了三项(?)补学科空白的国家“七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近代天津  相似文献   

20.
曾祥旭 《天府新论》2004,(5):137-140
西汉乐府署的设立是汉王朝“以经为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在于郊祀。两汉是经学的时代 ,经学要求以“雅乐”服务郊祀 ,但乐府的发展背离了经学家原定的设想 ,“以俗为雅” ,朝野世俗享乐文化弥漫。罢乐府是对上述事实的反动 ,正见得西汉末经学思想日渐巩固 ,然而 ,正是由于巩固的经学思想又把它自己置于难堪的境地 ,罢乐府后臣民“湛沔自若”的事实就是它的突出表现 ,也是经学理论缺乏自身反省精神所致。从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班固“百姓渐渍日久” ,朝廷应“制雅乐以相变”理论的高明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