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客 《民族论坛》2009,(6):23-23
<正>讲到知青上山下乡的好处,当年知青热烈响应政府的号召,对国家而言,是解决了严重的就业问题;现时,"新知青"上山下乡,也是开拓了多元化就业门路,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来说,高校招生情况好,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就业工作也必须做得非常好,这一点对民办高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生存和发展。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涉外)作为国内卓有影响的民办高校,近年来招生情况都不错,学生就业工作也做得很好。近日,本刊记者就如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对该院副院长李志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王文 《民族论坛》2009,(3):24-24
<正>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2月以来,江华、麻阳、绥宁等民族地区纷纷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不仅招聘会免费,培训也是政府买单。据报道,江华瑶族自治县专门针对返乡农民工举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高校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存在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突出问题.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对培养西部建设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支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学校要增强实力,面向市场,为大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大学生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能力,主动争取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自卑、怯懦、自负、依赖和攀比等方面.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加强大学生择业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健康心理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援助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社会援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就业援助制度的对象、责任主体、主要途径等方面探讨对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援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而且就业问题已经超出高等教育本身而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就高校本身而言,就业质量与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招生规模、发展速度乃至生死存亡;就社会而言,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人才资源,能否合理开发利用,关乎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关乎发展和进步,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立体呈现青海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本研究从地方和毕业生两个方面来梳理大学生就业数据.地方层面,获取了海南州2003年至2015年近13年,黄南州2004年至2014年近11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的基本情况;毕业生层面,笔者从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意愿、就业行为、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服务等五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对以上两个层面的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研究提出毕业生要改变就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力,高校要重视就业服务、加强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心理应激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广西5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应激源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分别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在相同的就业心理应激源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意来自各方面的应激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芭蕉箐村隶属于昆明市东村乡石桥村委会,是云南大学设立的云南省10个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之一。它坐落于半山腰,海拔1800余米,共45户,131人,有张、杨、王、潘、龙五姓。全村皆属苗族大花苗支系,自称“阿卯”。它不仅延续着苗族传统的语言、社会结构、历史记忆,以及丰富的婚丧、建筑、服饰等民族文化,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信仰基督教的村寨,富民县东村乡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也坐落于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49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以期探讨青海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分别在性别、家庭收入、是否班干部、是否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中的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压力总分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之间互有预测性.说明建构社会支持的质量、平衡的社会支持网络、支持的利用度对缓解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其他地区或群体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起步较晚,进程缓慢.目前,西藏虽已对2006届至2009届毕业生按照新的就业制度实现就业,顺利完成了就业制度的过渡,但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依然艰难,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推进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从国家、政府方面来说,需要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从教育改革方面来说,需要技术的支撑和提升;从毕业生方面来说,应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张为波 《民族学刊》2014,5(1):82-87,124-126
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其既具有共性,又带有特性,更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发现当前成都地区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一定程度存在热衷大城市就业,沟通能力相对不足,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易受到不公对待等就业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传统择业观、汉语水平、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用人单位的不当认识有关。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注程度;学校应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应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升自身能力、转变择业观念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通过社区就业职业指导,使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开阔就业视野,鼓励他们从事社区服务业,定位恰当发挥特长,提高技能来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格桑卓玛 《民族学刊》2019,10(2):1-18, 96-100
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人口增长,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日臻优化,劳动力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机制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城镇失业率保持低位。大学生就业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和多种渠道并行的就业引导,实现了高比率的大学生就业。通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优化进城务工环境等措施有效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西藏就业60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西藏社会的不断进步,也承载着西藏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给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通过分析,提出对策希望大学生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得到更科学的、更合理的配置,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及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行将"入世".加入WTO,将激活我国的就业市场,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益最多,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大幅上升;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行业将更加快速发展,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加;我国原有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行业受到挑战,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下降.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对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应该主动从型式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单德朋 《民族学刊》2013,4(2):26-37,99-100
在劳动力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根据是否考虑就业规模的滞后效应分为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二是根据选区时间段的不同,进行纵向比较。结果显示:虽然产出的就业弹性统计显著,但弹性值在0.1左右,西部民族地区存在失业型增长的可能性;真实工资对就业并无显著负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政府预算支出、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就业影响不显著;FDI对就业作用在经历了最初的负效应之后,开始呈现正效应的趋势,但弹性值还较小。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失业型增长已经发生,但仅依赖宏观经济均衡不足以解决就业压力的挑战。实际上,在保持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同时,还应将战略转向就业密集型和推动型。这可以通过大量投资的持续增加和再定位来实现。这些投资无论是FDI,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指向就业推动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陆九天  肖韶峰  丘斌  陈灿平 《民族学刊》2022,13(2):35-49, 137
随着新一轮通用技术变革的深入,新业态、新模式层数不穷,数字就业形式正逐渐发展为新的就业选择,这给传统劳动力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扩大就业机会、缩小群体收入差距提供了契机。本文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出发,给出了数字技术对就业决策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第二期数据,通过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和机制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的数字就业效应差异,重点考察了少数民族人口在数字就业决策上的特殊表现。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数字技术对就业决策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引导作用,但在具体的影响大小上,少数民族人口的数字就业效应略低于汉族人口;适度的宗教活动更有利于少数民族人口从事数字就业活动;数字技术还能使得少数民族男女得到更好的就业分工;且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城乡和族群间的数字就业效应差距日益缩小,但目前仍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状态;此外,跨族群的社会资本积累和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本积累将更有利于少数民族人人口的数字就业决策。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缓慢,缺乏人才是制约民族地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民族院校理所应当承担起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新中国成立至今,全国先后建立了13所民族院校,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就业难度不断增加,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找出路、谋发展,已成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