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式耜略论     
<正> 340年前的元月八日,在桂林叠彩山,抗清名人瞿式耜绝命于清将孔有德的屠刀之下,以热血头颅谱写了一曲为国捐躯的悲壮之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养料.关于瞿式耜的忠烈及抗清功绩,学者已有论述,这里拟从时代与人物的关系着眼,探讨他面对历史潮流所作主体选择的动因及其意义,以此纪念这位历史先贤.一瞿式耜,字伯略,又字起田,号稼轩,江苏常熟五渠里人,明万历十八年八月初八日 ( 1590年9月6日)诞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四代甲科,鼎鼎名家”,四世祖至父亲四代均通过科举成为朝廷高级命官.式耜走的也是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幼时受父训,熟颂四书五经.14岁从名儒王季和学习,16岁即在拂水山房师事东林党魁钱谦益,接受东林党人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万历四十  相似文献   

2.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克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朱明王朝。未几,在当时叛国分子的引导和帮助下,清军进入北京。继而举兵南下,进行征服全中国的战争。此时,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除农民军坚决抗清外,在南中国曾先后建立了三个南明政权。在南明的官僚士大夫中,也出现了一些坚持抗清斗争的人物,瞿式耜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瞿式耜(1590—1651),字伯略,一字起田,号稼轩,江苏常熟人。他不仅是一位以“忠直清正”见称的政治家,而且是明末杰出的抗清将领。他受命于民族危难之际,积极创建了广西抗清根据地,领导了英勇壮烈的桂林保卫战,最后以身殉节。他的业绩深为后人所敬仰,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曾写下挽诗:“腾空匹练树旂常,一代衣冠结局伤。铜  相似文献   

4.
<正> 瞿式耜(公元1590—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和民族英雄。“千载做完人”是他一生始终坚持不渝的远大志向。公元1616年,瞿式耜赴京应考,中进士。第三年,受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令。任职期间,他积极整顿吏治,扫除奸役,平反冤狱,积储粮谷,还修葺了县中学宫和恩江书院,重修了恩江大桥。初步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因而受到永丰人民的称颂。公元1620年,父亲瞿汝说分巡江西,式耜以令甲回避,调任江陵。永丰人民纷纷挽留,“攀轩号泣,执香奔送者,自永丰至南昌,亘四百余里,遮道不可遏。”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地方官吏能如此受到人民的拥戴,确是少见的。次年四月,他又复任永丰县令达一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考察古代农业 ,首先要接触到的便是农业生产工具。耒耜是最古老的生产工具 ,它类似于现在的锹。耒耜可以用作耕地翻土 ,但上古时用于耕种的工具绝不是类似于锹之类的耒耜 ,而是用牲畜拉的木犁。只有使用木犁 ,才能进行大面积的耕作 ,史书上的许多记载才能得以解释。所以耜和犁都是中国古代农具 ,但作用不一 ,耜主挖 ,犁主趟 ,犁铧趟地是从耒耜挖地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7.
《优雅》2022,(4):14-19
自古以来,世人将峨眉山视为精神寄托.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纷纷驻足观望,各抒其情.在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见证了历史上的战役纷争;见证了宗教文化的兴起,成为许多朝圣者的必经之地;同时它也是贸易交流线路的重要停靠点之一.如今,昔日的建筑遗迹不复存在,记忆、传说仍在峨眉山的土地上空回响.2019年,保乐力加威士忌酒厂...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人间苍桑和盛衰变化而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古老而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的纽带——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它培养哺育了无数为祖国安危,民族兴亡而英勇奋斗、埋头苦干、拚命硬干的志士仁人,车载斗量,动以数百,丹青信史,不可胜记。 疾风知劲草,国乱识忠臣。历史经验证明:越是面临国土沦丧,民族分裂的存亡危急关头,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激励而不可动摇。就以封建社会几次大动荡、大分裂,如东汉末年直到隋的统一;北宋末年直到元朝覆亡;甲午战败直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明人山水美感体验与取向的主要方面,即耳目性情之愉悦、山川妙理之鉴识、心灵神思之飞扬、道德人生之体悟,阐述其中所蕴内与外、形与性、生理与心理兼顾并重的精深思想.明代山水美感论最具价值的部分在于将山水和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紧密联系起来,凸现了中华山水审美文化的精髓,即人与自然山川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阴差阳错。万没想到年少时即崇拜鲁迅,仰其为偶像,奉其为楷模,矢志长大要当一名鲁迅式杂文家的我,却在人生的大海里,几经风雨,被生活之浪冲到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孤岛上,一待就是二十几个春秋……  相似文献   

11.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借鉴了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经验,对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传统有所突破,具体表现为选景取材山水化、艺术旨趣以再现自然之美为主、文化精神也更多山水诗“清高玄远”的意味。王孟田园诗的突破与他们的隐居环境、审美意识和生活理想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艺术来表现自然,用自然来隐喻人生,从人生又回到自然和艺术,使艺术人生化,又隐含着人生的艺术化,从而创造出山水诗画独特的中国式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与儒、道、释思想曹治邦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这种艺术地再现自然美的诗歌品类,它将山水田园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意象的主体,千百年来,它不仅以独具风采的艺术魅力赢得广泛的审美效应,而且不断激发起人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缱绻之情。然...  相似文献   

14.
《风雨太平洋》是著名老作家杜埃积数十年之心血凝结而成的一部大气磅礴的宏篇巨著。他以三部百万字的篇幅,热情呕歌了菲律宾土地上华侨抗日游击支队(以下简称“华支”)依靠了菲律宾人民的支持,与菲律宾抗日游击军并肩在吕宋平原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尽管作品的第三部尚未附梓,但是读了这六十万字篇幅的第一、二部,已令人激动不已,仿如风雷滚荡于胸中,欲罢不能,于是夜以继日一气读完。作品究竟为何有如此魅力,现试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15.
黔墨技穷,仅仅寓指人想尽了办法,还是无以面对险恶的环境,陷入的困难么?  相似文献   

16.
在对以《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散文中的山水描写和以南朝梁吴均"三书"等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札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朝与南朝山水散文在观察点的选择和材料的组织方式上,在山水描写的表现手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不同。这些差异或不同的产生,与二者对前代文学继承的不同侧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时间与空间不可析离,而作为一种蕴涵审美意味的空间性体验,山水诗境必然与时间意识紧密关联。考察中古时期的诗作可知,不同的山水体验方式取决于人们不同的时间感知方式、对时间流逝的态度以及人们打量世界的眼光。中古时期的山水诗境中渗透着两种时间意识:一是绵延,一是空观,两者相互缠绕,互相对抗而又缺一不可。正是这种时间性悖论,使得诗人一方面要打破时迁物变的时间宰治,另一方面却免不了流露出昭光不再的感叹。也正是这种悖论,使得山水诗境既显得空灵静谧,同时又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唐锡光 《东岳论丛》2006,27(3):71-73
文化的积淀和传播都无法自外于资本的作用和影响。文化借助资本的力量得以更加广泛和快速地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资本依靠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内容创造财富的特质得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扩张,但是倘若文化将财富作为目的,或者将资本运作作为文化传承的唯一重要途径,倘若资本只看到文化的财富潜力而无视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无视从文化到达财富的复杂状况和潜在危机,则对文化和财富而言,都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张鹏飞 《船山学刊》2010,(3):185-188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夹杂大量清丽可喜之山水景致描写,实为卓绝一世的写景佳作,在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山水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本文从《水经注》之写景内容、写景艺术、《水经注》与山水游记散文三个方面探析《水经注》之山水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