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学界对林语堂的研究比过去有长足的进展。思想体系的研究成为林语堂研究的重中之重,创作道路与文学创作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林语堂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新时期中国文学研究发展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经学中 ,礼经学是一门显学。《皇清经解》收录的经学著作中 ,“三礼”学的占总数的 2 0 % ,而在《皇清经解续编》中 ,上升到 2 8% ,足见古人对礼学的重视。可是 ,进入 2 0世纪以来 ,特别是 50年代以后 ,由于学术视角、价值取向的转移 ,礼学遭到大陆学术界的冷落 ,几乎被人遗忘。只是在讨论孔子与荀子思想时 ,才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一些礼的问题。文革结束后 ,随着新时期学术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礼学日益受到重视 ,老一辈学者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如顾颉刚的《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1 979)、沈文倬的《略论礼…  相似文献   

3.
近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一般评估其一,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从内容方面看,除了涉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内容、任务、特征、规律、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外,还探索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运行机制及制度建设等领域。从深度方面看,既有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遇到的一般实际问题的理论分析,又有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种模式的深层透视,甚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量化标准。这些标准基本囊括了农村精神文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西方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 近年来,包括美国、英国和欧洲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展开了对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研究,涌现出很多极有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5.
踪凡 《学术论坛》2007,(1):150-153
王观国《学林》对汉赋的艺术结构、修辞手法、名物、异文、用字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引证之丰富,观点之独到,思维之缜密,语言之精炼,皆令人叹服。《学林》最能代表宋代学者研究汉赋的特点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年国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2 0 0 0多年来的汉赋研究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 :两汉是汉赋研究的奠基期。这时期的汉赋研究虽然零碎 ,不成系统 ,但涉及面很广 ,内容很丰富。其中尤以颂美讽谏说最为突出 ,体现出汉人经世致用的汉赋观和文学观。魏晋南北朝是汉赋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涌现出许多评赋、集赋、注赋的著作 ,凸现出《文选》与《文心雕龙》两座并峙的高峰。这时期的学者对汉赋的艺术美有了肯定性的认识和评价。唐宋元是汉赋研究的延续期 ,赋论观点无太大进展 ,但也出现了李善《文选注》与祝尧《古赋辨体》两部影响深远的力作。明清及近代是汉赋研究的总结期 (第二个高潮 ) ,汉赋的整理分类与评析论述都代表了古代汉赋研究的最高水平。现当代是汉赋研究的转型与鼎盛时期。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研究出现了新思想、新方法、新气象 ,但直到八九十年代才真正走上科学的道路 ,涌现出大批深入、细致、系统的汉赋研究专著。总之 ,每一时期的汉赋研究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而人们的汉赋观也在历史的推进中渐趋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8.
踪凡 《天府新论》2003,3(6):101-105
~~三曹的汉赋和古代汉赋研究的转捩@踪凡$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似文献   

9.
<正> 龚克昌同志著《汉赋研究》,新近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二十余年来有关汉赋研究的心血结晶。尤可珍视的是,这也是建国以来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汉赋的专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对汉赋毁誉不一。在汉赋风靡文坛的当时,踵武司马相如的大赋家扬雄就反戈一击,把作赋挖苦成“壮夫不为”的“童子雕虫篆刻”。此后汉赋命途多舛,对它的研究,既显冷落,又观点岐异,比起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以来,"以人为本"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以人为本"提出的缘由、"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提出的现实意义以及"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梳理,以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两岸经济关系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多种初级的经济合作机制与模式,但这些机制与模式主要是由市场与利益杠杆作用自发形成的,非两岸官方积极主导与合作建立。本文就近年来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合作机制与模式以及业内人士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评估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休闲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社会生活中休闲热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休闲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现状,在理论上对休闲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3.
踪凡 《阴山学刊》2006,19(3):19-26
龚克昌先生对汉赋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推翻了两千年来人们强加给汉赋的种种鄙薄之词,为新时期的汉赋研究揭开了序幕;(二)深入探讨汉赋的思想价值及艺术贡献,充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三)系统研究汉赋作家作品,梳理汉赋发展的历史流程;(四)校注、评析所有汉赋,为学术界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五)培养汉赋研究的有生力量,使赋学研究组织化、规范化、世界化,为新世纪的辞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汉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两千多年来,人们对汉赋的评论分歧是很大的。毁之者如西汉的扬雄,视汉赋如同“童子雕虫篆刻”,因而誓曰:“壮夫不为”(《法言·吾子》)。誉之者如南朝的沈约则说:“周室既衰,风流弥著。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簿云天,自兹以降,情志愈广。”(《宋书·谢灵运传论》)但对汉赋最推崇的莫如近代学者王国维,他视汉赋为汉代四百年文坛的总代表,并把它放在与唐诗、宋词、元曲并驾齐驱的地位。解放以后,人们对汉  相似文献   

15.
阮忠 《学术研究》2000,(4):118-124
本文对20世纪汉赋研究的发展阶段、主要特点、基本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预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以此作为20世纪汉赋研究的总结,并期望引起人们在迈入21世纪后对汉赋研究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刘勰论汉赋     
<正> 刘勰对汉赋有许多精采的评论,但也有许多不足和错误。一刘勰文艺思想的核心是“征圣”,“宗经”,这自然也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主要是他把经过圣人之手而流传下来的“五经”,看成是至高无上不可更易的圣典,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的指南,是真理的化身。这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的。尤其是这些所谓“经”书,又大都遭到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的歪曲和附会,如刘勰所说的“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文心雕龙·宗经》,以下引用此书,仅注篇名)的《诗经》,本是周代社会各阶级—包  相似文献   

17.
现存汉赋及其相关背景资料显示,汉赋实以儒家思想为主.其政治思想主张以史为鉴,王道天下;其教化思想主张以礼法治国;其圣贤王道思想主张以圣贤为榜样,将历史圣贤化.以儒家为统治思想全面影响了汉赋的创作,而汉赋的创作又对儒家思想产生影响.在儒家思想为主的态势下,道家、百家思想依然存在.老子为代表的玄学经扬雄发扬,出现新气象,而谶纬之学时有表现.  相似文献   

18.
汉赋渊源论     
我想,研究汉赋的起源,首先对汉赋应该有个粗略了解,这对于“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可以说是题中之义。汉赋,顾名思义,就是汉代的赋,有如说“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以其所处时代取名的。赋是一种综合性文体,它既有诗的严整、韵律,又有散文的叙事描写的某些特点,人们通常说它亦诗亦文,半诗半文,是文学的两栖类。我以为赋这种特殊的文体,更接近散文,可视为中国古代带诗的散文。这种文体产生于战国末期,到了汉代繁荣发达起来,蔚为文坛主流达四百余年。其间递嬗演变,形体风格各具面貌,初起则多为骚体(如贾谊的《吊屈原  相似文献   

19.
熊伟业 《天府新论》2008,(2):F0003-F0003
汉赋是两汉四百年间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不可忽略的文学史意义.但自从其出现之日起,就伴随着非常严厉的批评指摘.近三十年来,不少学者开始致力于汉赋各个方面的研究探索,已经在很多地方改变了汉赋的传统评价.  相似文献   

20.
汉赋起源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汉赋的起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或谓源于<诗>,或谓源于<楚辞>,或谓多源.我们认为,"赋者古诗之流"的说法,不过是汉人以经学眼光所作的赋学批评而已,事实上不是<诗>影响了赋,而是赋<诗>风气促成了汉赋的产生,这也是赋之得名的主要原因.<楚辞>原是楚文化熏染下的抒情诗,汉以后拟作甚多,加之又受汉赋影响,遂有骚体赋的出现,但在以屈原作品为主要代表的楚辞与汉大赋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至于汉赋多源说,实未揭示汉赋产生的源头究在何处.细案史料,汉赋直接源于战国纵横家的游说进谏之辞.从春秋时期公卿士大夫在特定的政治、外交场合赋<诗>言志,到战国时期士人的隐语讽谏和游说进谏,再到汉初枚乘的<七发>,汉赋的萌发、演进之迹皦然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