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都是围绕着"交换"展开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交换,而国际营销则是从社会和交换障碍克服的角度来研究交换。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导致国际营销的兴起和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国际贸易与经济一体化关系密切,而国际营销与经济全球化联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间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安全即指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处于不受外国和国际威胁的一种状态,经济安全问题涉及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已成为各国制定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重心,对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改变了国际对抗的形式和我国安全力量的行动方式和目标,使国际贸易成了世界经济政治化的筹码。在与世界经济接轨过程中,中国应加强对经济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安全实践中,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际安全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国际政治权力是国际安全关系雏护和变革的动力,而国际安全机制构建则源于国家间利益与权力的互动.国际安全机制的性质类型影响其功能输出.由于机制的内在机理和国家自身的特性,主权国家对机制的参与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遵循"利益-权力"理性博弈的原则,参与选择中塑造新的安全机制体系,应坚持在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安全合作,尽量避免对抗和冲突,以求维持全球的稳定与和平.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关系的技术因素及其法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已进入经济全球化、通讯网络化、贸易电子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动力。在这一背景下考察近年来国际经济关系及其法律调整的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其中的技术含量在持续增长。全球电子商务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国际经济关系与科技发展的互动性。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制度之总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使国际经济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从而要求新的国际经济法,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国际外部性的内涵是一国经济主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主体而没有进行相应的补偿或没有取得相应的报酬。在当前现实中,国际外部性的外延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中的外部性、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外部性和国际公共资源中的外部性三种类型。研究国际外部性是外部性理论研究深化的需要,更是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全球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活跃背景下,区域旅游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西方人权与安全的悖论,经济诉求与安全诉求的冲突,国际经济格局的不平衡、国际政治秩序的不平等以及区域性民族、宗教和文化冲突是导致区域旅游安全问题凸显的主要社会缘起.区域旅游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问题在旅游领域的折射和延伸,要解决区域旅游安全问题必需要从解决国际社会问题入手,方能根除,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旅游业本身的问题和责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先导和前沿,辽宁在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中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但与此同时,经济安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首要任务。为确保辽宁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经济安全,提出人才资源是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必须积极遵守国际经济运行规则,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立有效的经济安全监控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相交叉、互相替代、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关系 ,通过揭示这些关系能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经济活动中直接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国际产业转移,隐含碳排放量受国际贸易和产业转移影响相对均衡,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国际经济直接碳排放强度高企的主要因素,而国际贸易则在历史时期一度显著降低中国国际经济隐含碳排放强度。当前中国国际经济碳排放量已趋于平稳,其隐含碳排放强度已趋近于中国总体碳排放强度。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了国际贸易和产业转移对碳排放影响和碳排放对国际贸易和产业转移反制影响的双向机制理论模型,基于国际与总量视角、国家与结构视角、个体与技术视角详细探讨了各类影响因素,并以中国国际经济循环隐含碳排放水平为因变量,选取代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典型数据为自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就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有不同的认识。为考察二者的关系,从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评述:(1)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产业绩效及宏观经济的影响;(2)环境规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环境规制对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和流向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环境规制通过多种要素、多个途径对经济产生影响,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最终影响是这些效应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1.
跟单汇票作为资金支付方式经常在国际贸易中使用,附随在汇票上的运输证券起到担保付款人承兑和付款的作用,充分保障了贸易出口方及时收回贸易货款。然而,我国票据法并未规定跟单汇票,学术界也没有对跟单汇票的法律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跟单汇票的构造和功能出发,研究汇票与运输证券的附随关系,跟单汇票流转中贸易标的物所有权归属问题,试图解释国际贸易中跟单汇票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全面开放服务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服务贸易中存在一类特殊的贸易种类,亦即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对于这一特殊的服务种类,学界鲜见对其进行关注,文章从其定义和内涵入手,对这两者的关系作一详细的梳理,以期对此课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般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区分为三种,即互相替代的关系、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互相融合的关系。对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贸易规模、贸易对象、贸易价格和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2021年新种子法修订后种子贸易格局,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和出口价格指数等评价种子国际竞争力,并探讨种子贸易格局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球大田作物类种子贸易呈逆差,少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花卉类种子贸易互补性较强;蔬菜类种子出口国的龙头种企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市场结构趋于垄断化,而种子出口市场寡占、竞争和分散三种态势并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种子国际竞争力较弱,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外生因素包括技术性贸易措施、税收制度、贸易规则等,内生因素包括农作物种子的品质性状、种粮比效益等。因此,为促进中国农作物种业国际化发展以及种子更好地“引进来”和“走出去”,应建立健全检疫监管体系、推动种子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强良种培育科技创新、监测管控种子进口价格以及鼓励跨国育种、海外制种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内和国际规模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战后的国际贸易中,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制造业产品的交易量巨大,这种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逊贸易模型产生了冲击和质疑。经济学家从多个角度寻求对这种现象的理论解释,并开始注意产品差别化及其对规模经济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对贸易理论的影响很小,并且解释现实的能力也很弱。因此,把差别化的生产资料作为研究的重点,在国际收益的框架下,建立模型以推出国际规模收益,并且运用这一模型得出了国际规模收益、传统的国内规模收益和要素禀赋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政府气候变化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候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气候变化、国际贸易以及政府气候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在阐述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文章论述了多边贸易体制与气候变化政策潜在的一致性与冲突性,并介绍了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气候变化政策类型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贸易发展的立场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在综合考虑国内外粮食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内部产业因素和受控可能性的基础上,构建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后发现:1992-2011年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状态多为贸易弱态和贸易劣态,总体处于基本安全和基本不安全状态,且口粮和饲料粮的贸易安全状态高于工业用粮;在粮食贸易安全变化趋势上,小麦贸易安全水平有小幅上升,而稻米贸易安全水平波幅减小且略有下降,玉米贸易安全水平围绕0值上下波动,大豆贸易安全水平呈“阶梯式”下降;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产业竞争力、国内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产业政策、受控可能性和国际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利用国外的直接投资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关系,而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线性关系不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替代效应,但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互补效应和相互促进关系,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今后,随着经济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将从互相促进的关系演变为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开放背景下,金融部门和国际贸易部门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发展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也日益融合。近20年来,很多国外学者从事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交叉学科研究,这也成为国内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已取得较多研究成果。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领域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一是金融发展影响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的渠道:二是国际贸易影响金融发展的渠道;三是国内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工的深入,贸易范围的扩大和技术变革的演进,"技术"日渐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引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研究者对技术因素的考察,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动关系的研究更是推动了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我国要想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直接投资获取技术外溢效益、进行自主创新是必经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