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500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员工资质过高感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员工的资质过高感正向影响建言行为;遵从权威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遵从权威越高,资质过高感对建言的影响越大;前摄型人格进一步调节了遵从权威对资质过高感与建言行为正向关系的调节作用,即前摄型人格越高,遵从权威对资质过高感与建言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2.
谢俊  储小平  汪林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31-38,58
效忠主管一直是华人组织经久不衰的议题,尽管已有文献认为员工效忠主管有助于提升其工作绩效,然而关于效忠主管通过怎样的具体机制来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却并未得到系统的阐释。本文以14家企业的360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效忠主管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研究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及员工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效忠主管对员工工作绩效、反馈寻求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在效忠主管与工作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另外,员工的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效忠主管与反馈寻求行为的正相关关系,即员工的权力距离越低,两者的正向相关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3.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领导排斥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研究运用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采用分层回归法探究领导排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效应和神经质的调节效应。369份两阶段追踪问卷数据表明:领导排斥显著负向预测员工创新绩效,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在领导排斥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神经质负向调节领导排斥与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负向调节反馈寻求行为在领导排斥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基于此,应加强对领导的监督管理与组织的文化建设,建立规范化员工反馈机制,并对高神经质员工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进一步提高员工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4.
反馈寻求行为对员工与组织均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过度的反馈寻求行为也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如何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之内便成为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目标设置理论与角色清晰度理论,通过443份有效样本,探究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向上级反馈寻求行为与向同事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前者为倒U型关系,后者为正向关系.员工目标承诺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反馈寻求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目标清晰度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目标承诺之间的关系,过程清晰度则负向调节员工目标承诺与员工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有助于为员工反馈寻求行为的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领导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导方式,在处理复杂的外部环境、优化组织决策与促进员工参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可以揭示分布式领导如何影响个性化工作协议并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选取武汉市7家互联网企业共321份员工样本采用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分布式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个性化工作协议发挥了中介作用,并且被前摄性人格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研究的拓展表明,它不仅仅能自上而下地对员工进行支持,还能自下而上地促使员工主动与组织协商,使得双方自愿签订"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工作协议,推进员工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文构建了包容型领导对一线员工服务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模型。通过对8家企业展开两阶段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184份有效上下级配对样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服务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绩效目标导向负向调节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究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授权型领导对心理资本有积极促进作用,心理资本在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力正向调节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在情绪智力对主效应的整体调节之下不显著。为此,要促进员工创新行为,需要选拔与培训授权型领导,鼓励领导者关注员工心理资本,将情绪智力相关测试结果作为招聘人员的参考依据,并纳入员工培训体系和职业生涯规划,切实提升员工情绪智力,提高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8.
精神性的觉醒和焕发往往带来创新绩效的突破,但其动力机制尚待探索。为此,以企业精神性因素、组织创新成分理论和创新交互理论为依托,探讨企业创新绩效的精神性动力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对363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对公司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动态环境不仅调节了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而且调节了公司企业家精神在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这种直接影响和中介效应随着动态环境的增强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仲理峰  孟杰  高蕾 《管理世界》2019,35(5):149-160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采用由202位下属及其领导构成的领导—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了道德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道德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社会交换有正向影响作用,社会交换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权力距离取向不仅调节了社会交换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社会交换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即员工的权力距离取向水平越高,道德领导通过社会交换对员工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道德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推动力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中国组织情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员工创新行为: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和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两者所产生的创新绩效存在巨大差异。然而,现有文献对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研究不足,理论研究已经无法适应实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两种不同性质的员工创新行为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丰富创新行为的研究内涵。本文以新兴的领导发展取向——分布式领导为切入点,引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分布式领导对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以408名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分布式领导对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分布式领导与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同时,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交互调节了分布式领导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为解构中国创新管理实践中纷杂多样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诠释,丰富了中国情境下的创新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conceptual paper, proactive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n the cluster context are discussed. The majority of cluster SMEs assume passive roles as network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However, a smaller fraction adopts proactive strategies to foreign expansion acting as leaders of networks. SMEs as network leaders are embedded in the source clusters and dependent on local networks that provide them with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We assert that this mutual dependence between a firm's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strategic options that SMEs adopt when going international. This paper contributes by synthesising and evaluating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SME-strategic options and by proposing the proactiv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SM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that are both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he feasibility of adopting a specific strategy means the suitability for this group of companies, consider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ach strategy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s of avoiding lock-in and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re competencies embedded in cluster networks. We address the research gap in evaluating the outcomes of SME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and in synthesising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cluster SMEs' strategic options.  相似文献   

12.
13.
不确定环境中,项目进度计划鲁棒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能否顺利实施。本文研究了具有随机活动工期的柔性资源约束下的前摄性项目调度优化问题,目标是在柔性资源和项目工期的约束下,借助对活动开始时间合理的进行安排进而得到拥有最大鲁棒性的进度计划。首先对研究问题进行界定;随后构建优化模型,并根据问题NP-hard属性和模型特点设计了双层嵌套禁忌搜索启发式算法,通过内外两层交互搜索寻找满意解;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本文研究进行说明,并分析关键参数对进度计划鲁棒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相对于资源无柔性情况下的项目进度计划而言,资源具备柔性后得到的项目进度计划的鲁棒性更高,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证项目稳定执行;同时,项目进度计划鲁棒性分别随着项目工期的延长、资源可用量的增加或资源柔性的提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Proactive management addresses problems in advance. It is advantageous over reactive management that does not respond to any issues until they grow to become obvious and critical problems. However, scarce studies to date investigate proactive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within existing studie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proactive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through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The investigation in this research adopts a mix of a literature review,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 series of interview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clear evidence for an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proactive management in today’s construction practice. Proactive management proves to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both problem avoidance/minimiz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is found to have a closer linkage with proactive management. 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 pro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culture i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5.
16.
潘楚林  田虹 《管理科学》2016,29(3):38-48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企业环境战略行为,但忽视了企业环境行为自我规范的作用以及管理者自身的道德动机、环境领导力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和领导力理论,探讨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伦理和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建立一个从“被动”环境行为自我规范到“主动”实施环境战略的中介和调节模型。通过对环保压力较大的227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和Mplus统计分析软件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利益相关者通过企业环境伦理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作用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伦理和前瞻型环境战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环境伦理正向影响前瞻型环境战略,且在利益相关者压力与前瞻型环境战略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管理者道德动机正向调节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伦理的影响;环境领导力正向调节企业环境伦理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竞争优势期望正向调节利益相关者压力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 研究结论丰富了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和领导力理论,扩展了对企业环境伦理和企业环境战略的研究,从管理者道德动机、环境领导力和竞争优势期望的视角为企业实施环境战略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案;激励企业管理者将环境问题视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而非威胁,积极应对来自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压力,提高环境领导力;为企业有效实施环境战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组织行为研究的新领域:积极行为研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欣  赵西萍  周密  徐海波 《管理学报》2011,(11):1719-1727
新的竞争时代呼唤新的员工行为。在对传统行为研究与管理实践进行评论的基础上,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领域——积极行为,从概念发展、分类问题、测量工具、理论基础、前因及后果研究等方面做了述评,对文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提出了若干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毛畅果  孙健敏 《管理学报》2013,10(5):708-714
采用配对问卷调查法,以北京55家企业的457名员工为对象,探讨了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遭遇会严重损害员工的人际公平感、程序公平感和情感承诺,显著降低工作绩效、增加越轨行为。此外,主动性人格一方面会增强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态度(公平感和情感承诺)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减弱不文明行为对员工行为(绩效和越轨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相对于低主动性员工,不文明行为对于高主动性员工的危害会更多地隐含于内在态度中,而非直接表现于外在行为上。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资源基础观出发,研究前瞻型环境战略对企业绿色形象的影响.提出前瞻型环境战略会通过影响绿色核心能力、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过程创新,进而对企业绿色形象产生积极影响,并创建了相关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前瞻型环境战略会提升企业绿色形象,绿色核心能力与绿色创新在前瞻型环境战略与企业绿色形象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另外,对比了提升企业绿色形象的不同路径,为企业构建高区分度的企业形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婧  赵紫锟 《管理学报》2011,(9):1378-1386
探讨了反应型和先动型市场导向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对227家制造型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反应型和先动型市场导向及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量表在我国制造业环境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②2种类型市场导向对2种程度的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先动型市场导向对组织创新和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③2种类型的创新都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④创新均衡对企业绩效的改善也有显著作用。此外,研究为我国制造企业在何种程度上采纳市场导向战略管理工具来改善组织创新和经营绩效,提供了管理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